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尴尬的相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相声,经过了一个极度繁盛,然后风头被小品压倒,最后跟小品一起衰落的命运三部曲。显然,眼下虽然相声界拼死挣扎,一次次组织相声大赛,但十有八九,比不过电视台的选秀节目,这让相声的业内人  相似文献   

2.
"玉兰,开门吧!"在198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先生凭借小品《夜归》第一次被中国的老百姓所认识,在之后的春晚以及其它庆祝活动中更是频繁出现由他出演的相声、小品、绕口令等节目,从此大山成为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外国笑星。  相似文献   

3.
我们忘记了相声…… 如果赵忠祥和马季都被忘记,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会因为春晚而记住任何人?而人们对马季的遗忘,可能意味着对相声的遗忘。一边是小品的风风光光,一边是相声的无边落寞,本来它们都是人们在春节时候最期望的,除夕夜的十分钟本可以带给万千观众一年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我们忘记了相声…… 如果赵忠祥和马季都被忘记,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会因为春晚而记住任何人?而人们对马季的遗忘,可能意味着对相声的遗忘。一边是小品的风风光光,一边是相声的无边落寞,本来它们都是人们在春节时候最期望的,除夕夜的十分钟本可以带给万千观众一年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江翠莲 《魅力中国》2013,(10):204-204
很喜欢小品和相声,它们精当地运用语言艺术,给大家带来了数不清地欢笑。还记得赵本山和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吧,那句经典台词“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至今回想起来还让人捧腹;还有2011年春晚的相声《奋斗》里概括沙悟净的台词“师傅,大师兄说的对呀”“师傅,二师兄说得对呀”“师傅,大师兄和二师兄说得对呀”“大师兄,师傅让妖精抓走啦”  相似文献   

6.
顺口溜是老百姓的"众口相声";顺口溜是下里巴人的诗;顺口溜是大众心态的晴雨表;顺口溜是民间的"无线电台";顺口溜是人人争相传诵的小品。自从人类诞生语言那一刻起,就在想方设法进行"调侃",期冀从某种无可名状的情调中"侃"出生活浓郁的味道,"侃"出生活无穷尽的乐趣,这便繁衍出了"顺口溜"……  相似文献   

7.
乔春梅 《理论观察》2011,(3):170-170
众所周知.音乐是电视文艺晚会的经络和骨骼,从节目构成的比例上,除个别相声、小品等语言节目外,主要是音乐节目。器乐曲、歌曲、音乐剧、戏曲音乐等是依靠音乐的本体自律性特征来表情达意的。舞蹈节目则运用舞蹈语汇与音乐语汇的契合、同构来表情达意。在这里,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结构、节奏、情绪等所依附的骨架。  相似文献   

8.
李颖 《理论观察》2008,(3):173-174
语言艺术包括的总类很多,如:主持人、相声、小品、双簧、对口词、数来宝、快板书、三句半、二人转里的说口等等。这些艺术形式来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已成为发展农村群众文化,活跃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说,语言艺术所包含的艺术形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2):147-148
近年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低下媚俗的问题较普遍,有些小品、相声、歌曲,或二人转、独角戏等,其扮相、语言、动作和情节都充满了情色诱惑情境。语言粗俗肉麻、公开进行各种性暗示,煽动怪异的变态时尚,兜售腐朽没落的文化垃圾。在一些个别偏僻农村,农户办红白喜事往往约杂牌歌舞队表演“色情大戏”,甚至跳脱衣舞,围观者一片“欢呼”。  相似文献   

10.
杨军 《东北之窗》2008,(8):72-73
1987年国庆晚会上,赵本山与李静表演的小品《1+1=?》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个小品中包含着相当多的东北土话,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这是东北文化第一次打入关内。在此之后,从小品到影视,刮起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天津特色文化之一,津味相声已然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本文从相声团体规模、茶馆相声模式以及相声产业特色3个方面解读了津味相声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就此提出完善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说起赵津生,或许没有人会熟悉这个名字,但说起2010年春晚上与姜昆一起说相声的"余祸祸",大家就不会陌生了,一句"用我爸爸同事的话说"一夜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作为天津籍演员,天津人对这个一脸坏相,一张口就能把你逗乐的相声演员并不陌生,且十分喜欢.9月8日,赵津生应老朋友芙蓉馆·泰和居主人李涛的邀请,到济南进行了两天的表演,笔者也有幸对赵老师做了一次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3.
张伯鑫,1980年1月23日生于北京。满族。青年相声演员。出身于曲艺世家。祖父相声名家张喜林,外祖父是著名单弦大王荣剑尘的四弟子希世珍。父亲是快板演员,李派快板创始人李润杰的徒弟,母亲是马增惠的弟子,单弦演员。张伯鑫3岁学单弦,9岁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中获奖,12岁学快板,1997年获得全国首届快板书大赛一等奖,15岁转学相声,启蒙老师是赵小林、马桂荣。用他自己的话说:"学相声还好,干别的更没饭门儿了。"现为北京挚友相声俱乐部相声演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传统曲艺中的精华之一,来自市井民间的相声,到如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从30年代的撂地摊卖艺到进茶馆开“相声大会”,从建国后的广播相声进千家万户到电视相声送图像入门,相声在中国走过了它的蒙昧之初和黄金年代,也经历了近年来的青黄不接和盛况不再。  相似文献   

15.
郭德纲当年火时,门票只有10元,短短几个月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相声大腕。各种褒奖蜂拥而至,诸如“相声界的草根英雄”、“让相声回到剧场的人”、“挑战电视相声的斗士”等等,总归给他戴上了一顶“来自平民”的帽子。  相似文献   

16.
李敬辉 《东北之窗》2010,(15):64-65
发源于北京的相声.明清以来人们称它为“像声”或“象声”。清代李振《百戏竹枝词》一书记载:“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那时的“象声”偏重于声音模拟。而现代意义上的“相声”则出现在清末。那时奉天(沈阳)就已有说相声的了。沈阳相声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7.
戏剧小品从戏剧学院教学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进入社会大舞台将近三十年了.现在,戏剧小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舞台艺术门类,而且产生了许多子品种,如戏曲小品、话剧小品、哑剧小品、曲艺小品、杂技小品、歌舞小品、音乐剧小品等等.回顾这些戏剧小品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优秀传统而风行一时的.在戏曲不景气的当今,戏曲因为观众娱乐样式的多样化,自身的传统包袱太多,赶不上现代观众思想观念的飞速前进,以及在急于求成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写实化倾向和为现实服务等诸多因素,(其实,这些都可以视为一个必要或必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春晚经济的中国神话一直在演绎,名气一日千里、身价瞬间暴增的例子早被小沈阳、刘谦等证明。而这一次的神话,最有可能是"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近日,郭德纲参加央视春晚节目终审的消息让"纲丝"没异常兴奋。据知情人透露,郭德纲与搭档于谦被央视春晚剧组安排说了一段有关理想的话题。尽管从观众反馈上看,当晚郭德纲与于谦的相声包袱抖得没有以前"响",但显然秉承着开放办春晚的哈文并不打算放弃他。  相似文献   

19.
相声语言的地方气息最强,侯宝林从小生活在天津北京这些地方,深谙北京语音和词汇,形成了他相声语言的地方风格。  相似文献   

20.
郭德纲当年火时,门票只有10元,短短几个月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相声大腕。各种褒奖蜂拥而至,诸如“相声界的草根英雄”、“让相声回到剧场的人”、“挑战电视相声的斗士”等等,总归给他戴上了一顶“来自平民”的帽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