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主旋律,同时对金融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探究其金融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能够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理论参考。文章根据1984-2015年新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衡量金融发展质量的金融发展指数指标,并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金融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疆金融发展质量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质量每变动1%,经济增长变动1.7383%;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时滞性使得二者的发展模式较为符合"需求追随论";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而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变动的解释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相似文献   

3.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整体发展水平决定政策性金融和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水平。西方管理学理论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巴纳德认为,一个组织要生存发展,不仅要实现组织内部成员贡献与满足的平衡,还要实现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承担者,其自身如何发展,发展得如何,内部经营管理因素固然重要,但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具重大影响。一、政策性银行发展环境分析(一)经济发展水平对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影响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是政策性银行产生的历史前提。早在商品经济自由竞争阶段,银行就出…  相似文献   

4.
利息收回率是考核金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金融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反映金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目前,农发行系统收息率不理想,从地区之间比较来看,粮棉主产区利息收回率低于全国水平。其主要原因,一是粮棉顺价销售困难;二是财政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三是农发行自身收息意识淡薄。如何提高利息收回率是农发行面临的突出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第一,建立层次分明,垂直到底,上下联动的全行收息责任机制。农发行利息收入渠道不同于其他金融企业,不仅要从承贷主体经营收入中收取利息,更大部分是通过中央、地方财政拨补资金中收取。目前,农发行把收息任务多数压在县级支行的肩上,这不是  相似文献   

5.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北地区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就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西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2010—2016年下降、2016—2022年上升的“V”型趋势,其中2016年为拐点,最低值0.0128;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缓变化趋势,2011年为最高值0.0186,2018年为最低值0.0124。(2)绿色金融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向作用,且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滞后一期对经济生态化发展也存在影响。(3)控制变量中,财政支出占比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外贸依存度与公路通达强度对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呈现负向作用。文章基于外部性理论、资本信号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评价了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变化趋势与影响机理,并在实践层面丰富了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产生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西北地区应在完善金融市...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江苏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数据库,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22个量化指标测算出2011—2014年江苏省52个县(市)在金融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情况和金融发展质量3个维度的因子得分,进而构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评价体系,评估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整体趋势以及地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苏南、苏中和苏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未来发展以普惠金融为定位的中小金融机构、推广移动金融、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和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济货币化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反映了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通常用M2/GDP作为衡量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M2/GDP水平不断升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M2/GDP的持续上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探寻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农户金融素养亟需提升的现实,采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集,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金融素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金融素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缓解信息约束和促进社会互动是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农户金融素养的两条重要渠道;当农户进一步跨越“财富门槛”和消弭“知识鸿沟”与“数字鸿沟”后,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金融素养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上述结论在倾向得分匹配法、替换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是提升农户金融素养水平,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证实"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是导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益差别的本质原因"的假设,构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国30个省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验证了金融生态环境各指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对集体林改经济效益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效益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经济基础水平、金融发展状况、制度和文化等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对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取2014—2020年的青海省相关生态环境指标和绿色金融指标,利用熵值法量化指标,结合耦合度模型实证分析青海省生态环境与绿色金融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青海省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高水平的耦合度,较低的耦合协调水平,说明绿色金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由于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两者未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针对青海省生态环境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以金融资产总量、结构、经济货币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为衡量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这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金融原因,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区域各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型,选取代表性的指标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长短期之分,各个金融发展要素在长短期的作用不同。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最适合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这一精辟论述深刻阐明了金融在国家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做好金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金融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金融业必须积极融入新时代,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彰显新作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甘肃省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方法测度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从2005年的0.113提升到2016年的0.371,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仍处于中低阶段;甘肃省普惠金融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信息化水平、城镇化率、收入水平等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且都是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业技术经济》2021,(9):68-82
近年来,数字金融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数字金融普惠性的增强,其将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从具体业务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信贷业务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最大,支付业务次之,保险业务的推动作用最小。与此同时,传统金融竞争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传统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激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开放作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本文运用2000-2014年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技术检验经济开放进程中金融发展的边际效应。研究表明,伴随着资本形成,存在最优的金融效率与地区的经济开放进程相匹配,且在不同经济开放阶段最优金融效率是动态演化的。最后,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占比作为金融效率的测度指标,实证结果显示,金融效率的边际效应显著为负,且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阶梯"式的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增长中正规金融支持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鉴金融结构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效用分析,研究了1997—2006年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农业存贷款规模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说明当前正规金融仍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依赖因素;扩大对农业的贷款规模可以增加农业总产值,并较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但在乡镇企业正规金融支持上明显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产业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并成为当前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重点和"三农"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发展迅猛,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促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农业产业链巳成为当前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重点,成为"三农"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农业产业链金融实践与创新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对产业链金融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是随着农业产业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总量大幅上升;二是随着农业产业链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利益链接更加密切和合作内容目益丰富,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三是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改良的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测算方法,对湖南、湖北、河南中部三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中部三省湖南、湖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河南,但河南的普惠金融发展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湖南、湖北。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滞后一期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公路里程数对一省的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最大,且影响是正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也是正向的;而地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与政府调控政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都是负向的。为此,提出积极推广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加强农村金融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政府普惠金融调控政策有效性、合理利用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探索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对巩固云南省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具有深刻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从渗透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两个方面构建普惠金融指数,以度量云南省各州市普惠金融水平,然后用面板模型对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联系展开实证探究。研究发现:云南省普惠金融水平整体不高,且各州市间差距较大;整体上看普惠金融对云南省缓解贫困有着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为此,可以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创新机构种类等,以推动云南普惠金融与巩固脱贫攻坚工作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