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提高稚鳖成活率是人工养鳖的重要一环,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稚鳖的暂养。 孵化出的稚鳖要经过7天暂养后再入稚鳖池养殖。首先对出壳的稚鳖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后再放入暂养盆中。一般水深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稚鳖150只,从第三天开始投喂一些水蚤、熟蛋黄、蚯蚓等,也可喂专用稚鳖配合饲料,每天投喂量,鲜活饲料为稚鳖总重  相似文献   

2.
稚鳖敏感期培育技术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谢文星稚鳖敏感期,即孵出后前三个月,此时稚鳖体质比较嫩弱,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生长得最为缓慢,死亡率高,此阶段培育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经济效益,是人工养殖最关键的环节。我所从1986年开始,对敏感期稚鳖进行...  相似文献   

3.
提高黄沙鳖稚鳖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沙鳖稚鳖由于个体小,体质嫩弱,应变能力差,是多种鳖病的易发阶段,是养殖中的难点。以下谈谈提高稚鳖成活率之几点技术要点,供广大黄沙鳖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推鳖是人工养殖成鳖的种苗,是发展养鳖业的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十来年随着国内养鳖热的升温,稚鳖一直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至1995年8月底9月初涨至最高点。一只刚孵出的体重仅为3~5克的小稚鳖售价竞高达33元。价越高,买的人却越多,不少孵鳖场前往往是门庭若市。那么时隔一年,稚鳖为何一下子由“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嫁不出去的丑女”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稚鳖的高额利润刺激了孵鳖业的盲止发展。人工孵化稚鳖无需温室,投资少,孵化设备简单,只要有沙坑,沙盆即可进行生产。同时孵化技术简便,…  相似文献   

5.
<正>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因稚鳖体弱幼嫩,个体小,对外界抵抗力弱,特别是对水温要求甚严,常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稚鳖大批死亡。因此,稚鳖的培育必须抓住以下关键技术: 1.稚鳖池的建造 建在室内或塑料棚内,面积5—10m~2为宜,池深0.5m,池底铺5—  相似文献   

6.
<正> 1、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且前常用消毒办法有:5%食盐水或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寒冷,水温低,自然水温对越冬期间的稚幼鳖继续生长不利。但如果采取暖棚增温的措施,则可使稚幼鳖在越冬期间继续生长。一、搭建拱型增温塑棚使用木桩和木条将养殖稚幼鳖的池塘搭  相似文献   

8.
<正>预防天敌和防病治病是养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提高鳖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一、鳖的天敌和预防1、鳖的天敌鳖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鼠、蛇、猫、蛙、蚂蚁及一些肉食性鱼类等。老鼠常成群结队窜入池中袭击稚鳖和幼鳖,繁殖季节还会危害鳖卵;蛇会挖掘卵穴,吞食鳖卵和稚鳖;  相似文献   

9.
<正>北方地区稚鳖暂养季节,气温昼夜温差较大,加之稚鳖暂养时间较长,所以易受病害侵袭,稚鳖暂养成活率一般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 甲鱼爱德华氏病一般发生在稚幼鳖阶段,尤其是控温养鳖的温室内稚幼鳖极易暴发此病。具体表现为鳖腹甲尾部发红,行动迟缓,摄食减少甚至停食。病鳖频繁冒出水面透气,且时间较正常出  相似文献   

11.
<正> 由于鳖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养殖中按不同大小规格分级饲养十分必要,同一池中鳖的规格要基本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养鳖生产一般可分为稚鳖、二龄幼鳖、三龄幼鳖、成鳖和亲鳖五个阶段饲养。稚鳖阶段体质嫩弱,活动能力差,抗病力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易受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造成大批死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各地采用的常规方法养鳖,一般需3年才能养成商品鳖。两头控温养鳖新法,结果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养鳖成商品鳖 现将两头控温快速高效养鳖新法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 两头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冬眠和提早结束休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期的目的 ,一般8月上、中旬投放稚鳖,9月中旬水温低于27℃时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一、体表症状不同.“白点病”在稚鳖的背甲、腹甲、裙边、四肢,早期往往出现只有针尖或芝麻大小的“白点”,如不留心注意,常不易发现,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变大,呈疫痂状,用手指挤可挤出脓性内容物,进而形成一个小洞(实质上就是稚鳖穿孔病)。“白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背部、颈部、尾部和裙边出现白斑,表皮坏死,在于净的水体中,鳖体皮肤有白斑,但不形成小卒洞。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鳖养殖周期一般都在二年以上,稚、幼鳖当年生长期短、个体小,其越冬一般都在保温棚内完成。由于棚内水泥池面积小、水温高、空气池水交换量少、水质易变,而苗体幼小、抗应激弱等不利因素影响稚、幼鳖的生长,甚至引起疾病频发,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温棚内池塘水质管理至关重要。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鳖养殖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水质调控技术,供稚、幼鳖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特种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江苏盐都县林牧渔业局宋长太①鳖的运输。鳖的运输要点是尽量防止堆压,防止相互厮咬,要保持鳖的甲壳湿润。起捕鳖应及时起运,运输温度最好控制在5~18℃之间。稚鳖运输工具大都采用木箱或塑料箱,成鳖和亲鳖则多采用塑料箱运输。②蟹的运输。...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电话:0515-8553433)胥加和,从2001年开始,在承租的18只、面积1296m2水泥池中,进行稚鳖繁殖和幼鳖培育,2003年繁育稚鳖5万只,销售4.9万只,创产值28.74万元,获纯得11.07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鳖种培育专家。胥加和从事鳖种培育已有十余年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鳖价很高时,鳖种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孰料到了1997年一落千丈,原来20多元一只的稚鳖仅卖2—3元,在无情的市场冲击下,许多鳖种场处于保本甚至亏本经营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胥加和徘徊了一段时间,三年前当他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野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中华鳖人工养殖全过程中,稚鳖的运输方法是很重要的一环。运输方法正确,稚鳖成活率高,可以大大降低中华鳖的成本,才能使养鳖生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目前商品鳖市场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格外重要。 作者从事养鳖生产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 2001年7月下旬,杭加湖地区一鳖场的稚鳖先是食欲减退,日摄食量比平时减少1/5左右,继而发病并死亡。尤以该场的4号稚鳖池为甚,7月20日死亡1只,7月21日死亡5只,7  相似文献   

19.
<正> 杭州甲鱼人工养殖已走过10多个春秋,过去甲鱼苗种制约养鳖业的发展,现在由于甲鱼苗种价格下跌促进了养鳖业的发展。当前许多养殖场正在分析预测1999年甲鱼养殖形势。杭州市养鳖协会秘书处根据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对甲鱼蛋、稚鳖、商品鳖价格作如下分析,供养殖单位参考。 一、甲鱼蛋、稚鳖价格有上涨的可能。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甲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鳖苗种供求将起变化;二是国家宏观打击非法走私入境甲鱼苗种的力度加大,苗种数量减  相似文献   

20.
<正>稚鳖培育的水质调控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培育过程中存在水体偏小、水质不稳定等不利因素,水质调控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稚鳖的生长、产量、品质和养殖效益。一、稚鳖培育水质的要求1.理化指标的要求:水源无污染,水色咖啡色或者红棕色为宜。pH7.0-8.0,亚硝酸盐低于0.15mg/L,氨氮低于5mg/L,硫化氢低于0.5mg/L,溶解氧3-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