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沟油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地沟油的管理成为各省、市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无锡市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运用TOC理论找出无锡市地沟油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地沟油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公安机关破获了特大“地沟油”案件,此次案件令人惊心,而这暴露出来的食用油监管机制的种种问题让消费者们担心,到底谁来监管“地沟油”。  相似文献   

3.
近日,浙江等六省市警方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破获了一起制售地沟油的案件。警方在案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地沟油,部分小作坊将劣质、过期、腐败了的动物皮、肉、内脏经过简单的加工提炼后生产出油脂。经过行动,警方摧毁制售地沟油窝点13处,查获油品3200余吨。(2012年4月4日《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管理渐入正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起地沟油,人们必是皱起眉头。地沟油是质量、卫生极差,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通俗地讲,地沟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氨、尿素豆芽等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接连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食品安全已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大患",这些现像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一则"炸大蒜鉴别地沟油"的帖子在微博、微信圈中疯传。帖子称"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大蒜即可鉴别地沟油,因大蒜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如果大蒜变红色,说明所使用的油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即为地沟油"。那么,网传大蒜鉴别地沟油的方法是否靠谱?昨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科技大学化学专业讲师李伟,他告诉记者,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黄曲霉毒素与大蒜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变色,且普通食用油、花生等放得时间久了也会有黄曲霉毒素。"李伟说,地沟油分三类:一是将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产出的油;二是劣质猪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地沟油”令人心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泔水和下水道污物经过加工提炼的油脂被称为“地沟油”,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但一旦流入食品市场,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危害,因此我国许多地区对“地沟油”的生产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期频频发生“地沟油”流入食品市场的案件,执法部门进行了严厉打击。但呼和浩特市目前仍有一些“地沟油”炼制点在进行生产,而且执照齐全,由呼市环卫研究所指定,有合法经营权,业主声称他们炼制的“地沟油”都是用来作工业原料的。呼市环保局虽然于1999年10月下发了“废油脂监督管理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人的餐桌上没有地沟油,因为厨余废油不但不会立即被排入下水道,还会经过一系列处理再生成为生物燃料、肥皂和润滑油等产品,这得益于加拿大从废油的源头到终端所建立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和监管系统。政府为保证地沟油能再生利用,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环保机构也会从中担当中介和科普的角色。如此成熟的产业链条让这些地沟油得以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对于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地沟油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监管治理地沟油已迫在眉睫。论文综述了地沟油的国内外治理现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监管部门与地沟油使用者的博弈行为,最终对于地沟油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距离公安部破获跨省地沟油大案近一个月时间后,卫生部日前再次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称之前征集到的5种方法都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断手段。这样的现状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思考,为什么现有的食用油标准无法检测出地沟油。如果以现有的食用油标准能将地沟油鉴定为合格,那么到底是地沟油检测更难还是标准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结合地沟油谈食品商品质量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价值工程》2011,30(19):114-114
随着近日新闻媒体对于地沟油的有关报道,地沟油又一次浮出了水面。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地沟油严重危害着身体健康,所以本文试图结合地沟油来讨论一下食品商品的质量要求,并阐述一下如何对食用油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家庭食材的DIY迅速流行。为保证食用油的安全,不少消费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如:自己榨油。家用榨油机销售走俏 网络上,家用榨油机销量一路飘红,不少商家也顺势打出“告别地沟油”的广告语。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组织大四学生进行了对于武汉地沟油状况的调查,调查到的情况触目惊心: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只需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手电筒,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咖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  相似文献   

14.
7月中旬,一队西装笔挺的荷兰人来中国采购2,000吨地沟油,这让为地沟油问题直犯愁的13亿中国人看傻了眼。又一个"中国制造"诞生了,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地沟油的这一飞跃直接从华夏下水道冲上了荷兰云霄。老外处理地沟油很在行人们总以为地沟油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5.
沈翀  冯国栋 《乡镇论坛》2010,(15):22-22
<正>废油回流触目惊心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组织大四学生进行了对于武汉地沟油状况的调查,调查到的情况触目惊心: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只需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手电筒,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  相似文献   

16.
套用那句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的地沟油还在‘上桌’,人家的地沟油已经‘上天’".荷兰航空将在华购2000吨地沟油造飞行用油的消息,深深刺痛了对地沟油谈之色变的国民神经.有网友不无讽刺地调侃道:"不让地沟油上桌,那就让它们上天吧.能实现大规模推广,何愁地沟油消踪匿迹?"  相似文献   

17.
锐声音     
刘清珺:统一地沟油检测方法 针对"地沟油"能通过质检的现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表示,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性方法,国家质检部门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性检测方法,方便鉴别筛查"地沟油"。有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表示,正讨论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防止流入餐饮市场,地沟油可加工成肥皂、橡胶、洗涤剂等几十种化工产品,技术很成熟,主要困境是原料收集难。  相似文献   

18.
日前,年仅14岁的美国华裔女孩林心瑜成了家喻户晓"世界名人"。小心瑜将原本被废弃的厨房剩余油脂转化成采暖用的生物燃油,造福众多贫困家庭。如此创举,不仅让她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接见,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某媒体评选的"青年奇才"殊荣。在国外,地沟油变废为宝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加拿大餐桌上从不见"地沟油",因为厨余废油不会被排入下水道,而是在地面经过严格  相似文献   

19.
热点微评     
对地沟油判"死刑"近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通知,对生产、销售"地沟油"的7种情况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根据通知,涉及"地沟油"犯罪的,最高可判死刑。涉"地沟油"犯罪判缓刑的,须同时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缓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近日,上海向明中学高二学生林立旖发明了简易鉴别地沟油方法:地沟油因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普通植物油要零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温度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此科研结论一出,网友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