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扩大内需,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外需萎缩问题而提出的应急办法,而且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的举措。扩大内需,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分析我国现实国情,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拓展内需空间,是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核心策略。虽然我国的城镇化起点低、起步晚,但是发展空间比较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地位。目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矿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矿业城市转型提出的要求以及矿业城市实现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强城乡规划的引导,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江苏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战略转型、科学规划、提高质量的要求,打造江苏城市空间新格局是合理构建城镇体系,使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4.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型城镇化可提升消费层次和水平,激发投资需求、带动民间资本投资,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培育新型农民。总体看,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扩大全社会的生产性和生活性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发展中小城市、推动产品结构转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措施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5.
陈厚丞  周艺玮 《时代经贸》2013,(14):151-151
城镇化是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错误理解城镇化的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与走节约型城镇化道路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6.
范明智  徐冬先 《经济师》2015,(2):208-20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资源富集、土地广袤,城镇化建设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积极推进黑龙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是深远的。文章探索适合黑龙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为有效地推进黑龙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服务,从而拉动黑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流通产业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转变的关键,通过集聚与扩散影响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通过构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基于1978—2012年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门槛;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依次超越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的城镇化第三、第二和第一门槛值;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存在显著空间区域特征,且经济效应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提出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平台,促进城镇化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程芳 《经济》2021,(1):134-135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表明,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迈上新的征程.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陈厚丞  周艺玮 《时代经贸》2013,(13):151-151
城镇化是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错误理解城镇化的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与走节约型城镇化道路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0.
徐成  李玉双 《时代经贸》2014,(4):324-324
新型城镇化作为区域发展的必然阶段,对扩大内需,推进增长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文件指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这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明确了轨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城镇化面临比较复杂的状况,其中,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不相适应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显著性,致使以民生改善水平为标志的城镇化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文章提出应回归城镇化的目的——改善民生,剖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民生改善问题,探寻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这是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方面从完善和加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工作人手来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另一方面提出要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下,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功不可没.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的年度数据,并进行一系列检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映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互动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并作脉冲反应测试.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城镇化发展对当地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短期具有累积效应,而长期趋于稳定.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短期行为,通过长期效应保证居民消费增加,有效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应是根本摆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转型走新路的城镇化。该文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导向,满足于出台一些战术性的政策措施,必须直面现实,客观审视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明显存在不科学的种种病态,通过查病治病的深层研究,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想和核心要求,统筹推进改革创新,特别是要下功夫从阻碍转型的要害环节上攻坚突破,促使城镇化实实在在地转型。只有这样,才有名实相符、健康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才能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未来经济成长的强劲引擎。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提高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力量,由农村过渡到城市,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但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带来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如地区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这些因素都可造成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探究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并从这些众多的因素中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改变原有发展条件、创造新的条件以促进城镇化高质量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联动作用,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是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缺乏金融支持等原因造成的。扩大内需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文章认为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应从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包括体制困境、结构困境,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生态环境等困境。解决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是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原则——以人为本。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开始实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军红 《经济》2013,(5):51-55
四问:建设目标是什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提前完成规划任务。《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中称,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将形成40万亿的投资规模,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动  相似文献   

19.
吴艳君 《经济导刊》2013,(12):63-66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第二、三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化的内需动力产生严重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城镇化积极稳妥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完善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化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提前完成规划任务。《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中称,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将形成40万亿的投资规模,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近期,一系列智慧城市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