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民融资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的有效手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贷款"。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鼓励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从2010年起探索和实践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机制、管理模式和配套政策,打破了农贷资金"五户联保"等旧有的资金贷款模式,实现了银行、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互利双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是目前的热门课题,作者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剖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些做法、模式、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论文对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事关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 ,是今后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做一法律思考 ,以便为制定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提供参考。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种类2 0 0 2年 8月 2 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自 2 0 0 3年 3月 1日起施行 )第 3条第 2款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 ,不…  相似文献   

3.
代玉凤 《山西农经》2022,(11):84-86
文章以大安镇为例,分析了农村承包经营权实施情况,探讨了农村承包经营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轮换市场的政策建议,讨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以及土地流转的因素。结合土地流转较为有效的区域案例,总结了适当推进土地流转的几种路径,揭示了国家在建立和完善将土地投放市场时要考虑的矛盾和困境,为科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难点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存在的难点二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变迁、建立与完善市场流转机制、慎重对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难点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难点二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与完善市场流转机制.、慎重对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群众监督严重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不强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群众监督,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合理地修改相关法律并提高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土地流转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二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大力扶持创建土地合作社;五是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营管理》2004,(3):13-14
《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一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了不少配套制度与规章。现将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12月18日发布的《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全文刊登,供各地学习参考。同时,我们希望各地也能及时将已出台的配套规章制度寄给本刊,本刊将根据需要予以刊登,以推动各地更好地做好有关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9.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然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既说明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同时也说明土地所有权既不能在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间流转,也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因此要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就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同时农村土地流转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去制约和保障,才能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合理确定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假设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法,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模型,测算耕地发展权价值大小,进而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结果:(1)巴彦县耕地总面积约1/5可以满足该区域的自身粮食需求,其余约4/5为耕地盈余面积,耕地发展权总价值最高为303.72亿元;(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限制区域耕地转为他用,国家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3)对无法完成耕地“占一补一”,委托区域代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地区,应购买区域耕地发展权;(4)对确需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区域耕地,国家或用地单位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研究结论:耕地保护补偿实质是向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耕地发展权权力的价值。在满足区域自身粮食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以耕地发展权价值为载体,应建立集粮食安全补偿、区域性差别补偿以及因建设占用耕地等补偿为一体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辨析农业绿色转型约束下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化规律及空间收敛特征,为保障区域农业绿色转型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分析法,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由2005年的0.978波动增加至2020年的1.066,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层面效率值呈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依次递减趋势;(2)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收敛水平为0.043,局部收敛水平呈现江西、湖北、湖南依次递减格局,均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和空间正向溢出效应;(3)地区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家庭农业经济贡献度和财政支农力度与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复种指数和种植结构呈显著负相关;(4)促进耕地绿色利用转型应顺应耕地绿色空间关联规律,加快推广耕地绿色生产技术,推进耕地绿色综合整治和强化耕地绿色环境规制。研究结论:完善和推广农业绿色转型模式,应当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进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的耕地利用转型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分析因预期征地导致的设施农用地流转双方为竞相获取附着物补偿费而引发的冲突及磨合机理,为解决农地流转冲突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联盟村设施农用地流转市场特征:受预期征地影响、地权主体和定着物产权主体分离、卖方市场特征和信用租赁特征;(2)设施农用地转出方为预期征地做准备,通过低价购买方式与转入方进行地上定着物交易,从而攫取附着物补偿费;(3)转入方在“不出售”策略占优时选择低价交易出售地上定着物的实质是相关制度法规的缺失,导致流转双方权利模糊不清,致使农户出现权利行使偏差,造成强势产权对劣势产权的侵蚀。研究结论:需尽快构建设施农用地地上空间权利,当然,需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地上定着物所有权的关系,清晰界定两种权利在土地空间权利占有中的权能,逐步建立起产权相对明晰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究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将风险感知理论与风险态度理论相结合,探讨两者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风险感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风险态度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具有较小风险规避程度的农户,即使感知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较大风险时,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可能性也将增加。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实践中,关注风险感知因素和风险态度因素将有助于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与哈尔滨市规模、经济等指标不同但产业结构相近城市作为指标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城市合理的用地规模.从而可以对当前城市用地规模加以调整,实现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吕成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2):36-43
研究目的:探求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宪法依据的规范内涵。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发现,作为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宪法依据,“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既没有专门为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提供宪法依据的立法意图,也没有限制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立法意图。该规定的立法目的是同时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提供一个制度框架,以此框架建构的法秩序均具备形式合宪性。研究结论:应在具备形式合宪性基础上建构具备实质合宪性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法秩序。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土地使用权转让法律规制的困境,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研究方法: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与原理论证。研究结果:(1)刑法在规制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时需援引行政法的规定,在行政法规制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滥用,与民商法在违法性认定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冲突;(2)基于文义解释、合宪分析和原理论证方法,不仅能准确界定刑法中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的具体范围,而且能消解不同部门法在违法性认定上的冲突。研究结论:《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和《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应作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企均用地规模的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及空间差异,并探讨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对工业企均用地规模的影响。研究方法:空间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江苏省工业企均用地规模为1.08 hm2/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态势。(2)工业企均用地规模在土地权属和企业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国有土地上的工业企均用地规模为1.37 hm2/家,远高于集体土地上的工业企均用地规模0.66 hm2/家;企业规模越大,工业企均用地规模越大。(3)江苏省各行业工业企均用地规模存在明显差异。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企均用地规模分别为3.57 hm2/家和0.98 hm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企均用地规模分别为4.28 hm2/家和1.02 hm2/家。(4)土地权属、企业规模和行业特征与工业企均用地规模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政策强度对工业企均用地规模起显著的控制作用。研究结论:工业用地供应需考虑区域差异,针对不同企业特征和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方式与标准,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标准约束,控制国有土地、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用地供应的宗地规模。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究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市场与政府协同的必要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需要市场与政府的协同,来解决流转双方交易动机错位问题、优化流转环境和促进流转的稳定。研究结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经营权、债权的物权化提供法定依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与优化城镇化环境并举;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减轻流转中的财政负担;把流转信息平台构建作为政府扶持的重要切入点;培育多元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土地整治综合运行机制;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发挥村组织在市场与政府协同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