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居民个人财富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但财富占有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各个层面上,收入分配不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从而使我国从一个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转变成为世界上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这对进一步提高效率,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人们的正视并通过制度调整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一般是选择效率与公平目标来描述的.区域经济关系的纽带是区城间的投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收效率的大小关系,这一关系决定了效率与公平目标的一致性与冲突性.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的差异,在特定时期内,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是冲突的.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关键在于迅速提高落后地区的投资边际收效率和有效处理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是涉及人类经济社会基本取向的重要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观实现了从"效率优先论"到"公平与效率兼顾论"的认识转向。"兼顾论"契合了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之间动态均衡的理论主张,但从改革发展的实践看,以"兼顾论"代替"优先论"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经济社会的背景和条件不同,公平与效率也存在动态均衡关系,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调整,能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旧制度经济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兼顾公平规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虽然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内容和效率不完全相同。凯恩斯主义的兼顾公平规则有损财产所有权的排他性;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兼顾公平规则维护财产所有权的排他性,二者的产权特征不完全一样。兼顾公平规则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效率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如何理解社会公平以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公平或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对如何选择符合效率的公平原则提出建议。社会公平的本质是社会和谐而不是平等,由社会公平的本质可推出,社会公平的内涵至少包括正义的本质、正义的形式原则、正义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正义的机制等四个要素。公平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社会公平或正义原则应当是在强化“权利平等”和“按贡献分配”两大原则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偏向社会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是一个涵盖着多种内容和项目的有机体系,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两大原则,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应如何看待效率与社会公平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均衡,既要得到较高的效率,又要保证社会公平的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10.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面临的两难抉择.从效率的资源有效配置和公平的社会成员收入均等化的内涵看,市场根据效率原则向生产要素供给者提供报酬,收入就达不到均等化;而如果通过人为行政方法利用分配和再分配政策使收入均等化,则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因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等为投入,以"高校在校生数"等为产出,分析各地区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与公平共同提高"的原则,以效率和人均在校生数为控制变量,建立人均教育投入和政府教育投入占全部教育投入的比例的状态方程,并引入哈密顿函数,从而确定各区域人均在校生数、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投资效率等之间的长期均衡的优化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物权为切入口,确认物之归属的物权效率与物权公平的低层级统一,依靠物权二元结构的物权制度建立,使之转化为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趋向高层统一。物权制度的两个统一可应用于初次分配的对立统一。高层面统一是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作用,限制权利滥用,使权利社会化而导致收入分配均衡,这种均衡不是要素所有的配置结果。效率优先论是"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现,富人高效率的"蛋糕"不可能分给穷人。把握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统一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科学发展的杠杆点。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的界定及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经济具有内在的属性,其发展受历史、自然、政治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区域经济的属性问题并加以科学界定,有针对性地运用塞尔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国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生互动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而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和精神动力支撑.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用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持区域文化建设,用改革的思路推进区域文化创新,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最终使文化与经济获得互动互补、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地区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安徽省经济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经济类型区,而造成安徽省地区经济差异的主体部分正是这种不同经济类型区之间的差异,且地区间经济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并进一步找出了安徽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工业化水平、城市化、人力资本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率因素.为此,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以缩小这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为主,并主要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人力资本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率等方面制定其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效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的经济政策在我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效力,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波动特点:东部地区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较强;在获得与东部相近的经济增长率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动更为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紧缩经济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东、中部地区对利率调控较为敏感。我们将从经济发展机制、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力四个方面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法及Shorrocks转换矩阵对1978—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逐渐加大的趋势,其主要是由于新疆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同时,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根据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加大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并注意投资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加快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注重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扩张,不注重贸易结构和质量。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和服务结构中占比过大,外资企业出口额在我国出口额中占据半壁江山,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我国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自主品牌产品,才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效率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20032011年间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比较低,且未实现规模有效;综合效率值和技术效率值均呈现较大波动,效率值的每个上升阶段均与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制度改革重要举措相对应,说明改革对于提高规制效率确实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食品安全规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食品安全效率,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