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金融学》     
《银行家》2014,(12)
正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教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述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既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2014,(11)
正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教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述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皇冕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  相似文献   

3.
《金融学》     
《银行家》2014,(8)
正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教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述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既有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  相似文献   

4.
《金融学》     
《银行家》2014,(10)
正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教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选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既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可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银行家》2022,(2):87-87
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教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注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 "金融运行" "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述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既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可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2012,(2):22+38+66
《金融资源配置论》作者:杨涤定价:45.00元本书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深入研究了金融的产权结构、所有制结构、业务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内在发展规律,强调了社会经济环境对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本书是一部金融学的基础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7.
黄达,中国金融学主要奠基人,自1950年起即开始讲授货币银行学,至今已愈六十载。六十载辛勤耕耘,六十载锐意进取,黄达教授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货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金融学奠基人、中国金融学发展领航者、中国金融学泰斗,是新中国金融学教材与课程体系的主要奠基者与引领者,新中国经济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2011年6月1日,黄达教授获第一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为恭贺黄达教授获此殊荣,《银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金融学科,对传统金融学提出了挑战。其主要理论有价值函数,过度交易和交易不足,羊群效应等等。中国目前的市场远不是一个理性市场,因此,行为金融学在中国将大有用武之地,我国的许多金融问题都可以用行为金融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国际金融研究》2013,(4):96-96
12年前,中国金融教育界在西宁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议,对我国金融学科的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我国金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在现代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业界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教育的未来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继往开来,在传承过去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国金融教育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为此,第四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将以"中国金融教育的未来:创新与发展"为题,诚邀全国各院校金融学科的专家同行汇聚一堂,共同探索,分享真知灼见。"中国金融教育论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于2010年创立的论坛。自成立以来,协作组已先后在乌鲁木齐、昆明和北京成功举办了三届论坛,参与单位包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访辽宁大学教授白钦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革军 《中国金融》2012,(12):10-13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首先,祝贺您获得中国闽都教育基金会首届"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您一直致力于经济学、金融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您的教研经历中,您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先综述了国内外法和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具体阐述了法和金融学的研究意义和最新进展.接着区分了法和金融学研究的两条路线,即考虑法律对金融行为的影响和考虑金融法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然后指出当前法和金融学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法和金融学研究的方向给出相关建议.最后,结合当前中国金融的实际,给出一些急需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融英语课程是培养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今很多高校内的金融英语教学却成为金融学人才培养中的软肋。本文分析了金融英语授课中现存的普遍问题,并在"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下提出对现有教学内容、教材、师资等进行优化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并最终实现金融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从现代金融理论、心理学、人类学、决策学等理论出发解释金融市场"特异性"。本文在介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法与金融学属于法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其核心的观点论证了立法、执法和司法与金融领域之间的关系。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此本文从法与金融学理论出发,探讨了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已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也是金融学热门交叉学科,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视角为入手点,阐述了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特征。并对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6.
熊剑 《海南金融》2009,(5):16-18
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其试图探讨从投资者心理到市场的反应、再从市场表现到投资者心理这样一个交互过程的规律和机理,从而对人的行为和市场效率做出解释和指导。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方面和联系实际对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发展进行审视,最后提出中国应该走经典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融工程是金融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也代表了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金融工程,将是中国实现金融赶超的重大机遇。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运用的最主要方面。金融风险迫使我们利用金融工程去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际问题。从金融自由化条件上看,我国金融工程大发展的条件尚不具备,但加强金融工程的研究和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2021,(1):53-53
本书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机理和主要矛盾,试图建立中国金融稳定理论和分析框架。书中既简要概括了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历程,又融合了现代金融理论和西方金融发展历史,金融事实素材丰富,理论推导简洁清晰,是关于中国金融改革问题分析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中国金融学教育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将于2012年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编辑部联合举办,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20.
书讯     
《金融博览》2016,(4):96
作者:黄隽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3月本书将艺术品金融定位为金融学的一个新兴领域,从金融学的视角下看艺术品市场,在借鉴国内外学术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微观数据,采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的特质和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和丰富艺术品金融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