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经济增加值:国企绩效评价体系宜引入的重要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亚坤 《现代财经》2004,24(4):42-44
科学、公正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贯彻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重要一环;也将为国有资产流通转让提供重要的定价依据。针对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借鉴EVA理念,提出价值导向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制度框架:希望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充分协调国家所有者与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利益,引导国有企业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样思考,持续地为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企业股东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国国企改革的进展 ,只有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才能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直至最终搞好国企。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硬指标的优势,还需要比拼软实力——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宝贵财富,企业文化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经营的成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引起我国企业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最近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与具有优势资源的国企不同,它们的竞争环境也更为恶劣,因此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自然更加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反观之国有企业,习惯了体制上的优势因素,竞争的压力小,往往容易忽略企业的文化建设。一旦垄断优势被打破,那么国有企业势必进入衰退区间,因此推动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主体是与公司所有权相联系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基础.根据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和德鲁克的企业目标理论,我们能够得出结论:1<公司治理主体W<利益相关者的集合U.从西方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安排的实践来看,国企治理主体的安排并没有趋向于同一种模式.这是因为企业制度是"嵌入"在制度环境当中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主体的安排必须符合中国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使命,包括国家、经营者、员工和全体公民在内的所有者共同治理是其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管理人员激励方面得到应用。国有企业EVA应用的总体思路就是: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应用EVA方法,以此作为对企业管理人员重要的评价激励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引入EVA经济增加值理念,修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以及开展EVA红利银行和EVA股票期权计划,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下的委托代理问题,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国企家族化现象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家族化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几乎被忽视的问题。国企家族化的实质是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改制不彻底、监督制度的缺陷、外部监控机制的缺乏都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其源头和温床则是目前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遏止国企家族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逾二十年,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但政府控制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理人员的人事权(既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6、1997和1998年连续3年的调查报告表明了这一点.按理说,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应该具有对国企经理人员的任免权,但问题在于这种权力的行使没有纳入到企业组织内部,不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这种内部治理机制来实现的,因而不可避免存在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8.
李善山 《经济师》2002,(12):154-155
由于经济转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致使我国国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股权过分集中 ,董事会运作不规范 ,内部滥用剩余控制权等现象。为此 ,现行的国企改制过程中需要针对所有者、经营者、职工三方面的利益 ,建立健全相应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 ,制约和维护所有者、经营者、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相应制度创新 ,使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王涛 《生产力研究》2005,(1):154-156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理论中的一个新分支 ,对各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 ,指出其存在的缺陷 ,提出股东优先的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 ,说明应重视股东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 ,认为国企改革必须改变国企经营者控制下的治理结构现状 ,重塑企业价值追求 ,恢复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共同治理中的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罗小友 《新经济》2013,(17):39-40
本文从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出发,着重从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取向以及其与国企党建互促共融的关系、探索国企党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充分发挥国企党建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来促进和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加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国企改革和发展,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不但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重大影响,而且最终将影响建立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将影响着国企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2.
现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症结在于“股东至上”逻辑下国企单边治理结构模式存在着内生缺陷。因此,克服缺陷、矫正失衡的思路设计必须是:引入共同治理机制,以替代单边治理模式,变“股东至上”逻辑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国企分类监管:一项弥补国有产权监督缺位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龙 《当代财经》2001,(3):22-25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许多经验和教训,建立国企分类监管制度是一条国企改革的新思路,旨在真正落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李健 《现代经济信息》2012,(12):83-84,94
2009年12月2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84次委主任办公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要求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的相关办法,旨在突出企业价值创造,不断提升股东回报和投资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做强主业和控制风险的考核,引导企业关注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央企业全面实行EVA指标考核,部分省市如北京、湖南、湖北、山东、辽宁、厦门等国资监管部门陆续修订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将EVA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国企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开始实施,这标志着从中央到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逐步进入以价值管理为主的新阶段。本文主要阐述EVA的定义,并从国资引入EVA指标考核的优劣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国之大敌,国企腐败更是腐败的重灾区,其腐败金额之高,涉及面之广让人触目惊心。如何从经济制度建设的角度约束此类腐败行为,以维护国家正常经济秩序和保障民众福祉,已经成为当前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从"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寻租理论以及新经济学理论四个角度来探讨国企腐败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企腐败制度建设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治理,内部要建立"精英职业经理人"制度,外部要建立人大常委会主导的收支预算审计制度,以确保在不降低国企运行效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抑制腐败。  相似文献   

16.
王世伟 《技术经济》2003,22(3):12-14
<正> 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弊端 1、所有者缺位。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确保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从产权上讲国有企业是国家(包括各级政府)所有,这在法律上讲应该是明确的。问题表现在:①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来体现这个所有权。  相似文献   

17.
罗昆  李亚超 《财经研究》2022,(12):78-91
国有企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组织治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文章以沪深两市2015-2019年发放的内部治理问询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国企党组织治理对监管问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企党组织治理能有效降低收到内部治理问询函的概率和次数,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实现的。文章排除了国有企业俘获交易所官员和交易所弱化对国有企业监管问询这两种替代性解释。异质性分析发现,国企党组织治理可以减少股东会治理问题、董事会治理问题和经理层治理问题等类型的监管问询。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党组织治理减少监管问询的作用在讨论前置实施后和高管晋升预期高的样本中更加显著,且收到内部治理问询函会导致公司累积超额收益率下降。文章的研究丰富了监管问询的相关研究,拓展了中国式监管问询的治理因素。同时,文章检验了国企党组织治理的积极作用,为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乾 《经济论坛》2002,(5):20-22
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虽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上述两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建立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已成为国企改革和国企经营创新的核心课题和首要目标。本文试图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据对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差异及其整合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构建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属性来说,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模式下,中国国有企业应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公益性企业,其特点采取国有独资形态,不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家是公务员. 另一类是营利性企业,由于其与一般现代公司无异,其特点是采取国资控股或参股形态,以追求营利为目的,企业家来自职业经理人.营利性国企按照商业原则运营的公司,主要受民商事法律调整,而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应当属于营利性国企的范畴. 在对国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监管,形成更加完善的国资监管体系,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政府所有者职能与公共管理者职能分开是国企分类监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次,以优秀企业文化激活和提升国有企业软实力成为管理界的热点。分析了国有企业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升国企的凝聚力、执行力、变革力和创新力,以期从整体上提升企业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