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理论分析并建立实证模型,采用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对整体能源效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引致的模仿和竞争等间接技术效应对能源效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改善能源效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分区域进行研究表明,出口贸易的间接技术效应对能源效率影响上表现出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3.
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永昌 《国际贸易》1997,(11):14-17
出口贸易增长是以出口竞争优 势为依托的,而技术进步则是形成和强化出日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约束,尽管我国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对出口贸易发展的贡献还很有限。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出口增长主要靠体制改革对企业内部活力的激发和资源优势的调动来实现。不可否认资源优势是支持我国对外贸易长期高速增长的条件之一,但要实现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仅仅依靠劳动和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大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原则,建立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农产品流通速度指标、流通效益指标和流通规模指标三大类,共12项指标.通过因子模型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1998-2009年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三个显著变化阶段:农产品流通效率小幅度上升,但仍处于无效率状态;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幅度上升,开始进入效率有序状态;农产品流通效率较大幅度下降阶段.本研究对每个阶段的演进趋势进行解释,对重要指标进行分层分析.最后,预测出未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将保持小范围波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扩张的影响机理,提出转型背景下,我国的某些"特殊"制度因素刺激我国众多企业以代工或贴牌方式出口的扩张。利用我国1990-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扩张的重要内生激励因素之一。这样的出口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自主创新的开展与自主品牌的构建,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制度缺失下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是畸形且不可持续的,应尽快纠正由于制度缺失而导致的出口行为的"扭曲",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怀政  林杰 《商业研究》2012,(1):202-209
在国际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重构背景下,碳排放对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逐渐引起主流经济学的关注。本文基于1999-2008年中国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以期考察碳排放强度、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提出如何促进节能减排、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与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6—2006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及效率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本国自主创新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农业科技的投入明显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外商在农业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但还不明显。因此,要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需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力度,调整农业对外开放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在农业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贾广余 《中国市场》2012,(41):97-99
运用我国2005—2010年1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促进的区域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与相应地区出口额均有正向促进关系,但从作用系数来看,东部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三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源泉分析,特别将经济增长分解为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个部分,发现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要素投入,但是其贡献率趋势却逐渐下降,而依托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上升。同时发现目前资本效率下降以及技术效率增长率下降将会对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在指出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纪路宇  张弘 《商业时代》2021,(8):162-165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引导着生产、分配、消费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综合体现,流通效率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从企业效率、市场效率、渠道效率和信息效率等方面出发构建了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进行测算得到了京津冀地区1999-2019年的流...  相似文献   

11.
采用DEA作为评价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7-2016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其进行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研究发现:从时间上看,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水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水平不均衡,中下游地区水平较高但增速缓慢,上游地区相对滞后,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看来,技术进步的变动是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构建区域协调机制,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水平;加快流通技术创新及应用,促进农产品渠道转型升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推力”和新型城镇化形成的“拉力”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有显著作用,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和中部,而城镇化的“拉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4.
出口贸易会通过货币供给传导、总需求-总供给传导和价格传递效应等三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采用1989年~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内物价上涨形成了压力;东部地区因吸引劳动力资源流入、内需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导致总需求扩大,对物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因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利用PRODY指数和EXPY指数,测算和分析了世界及样本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是否存在收敛趋势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世界及样本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总体上均不断增长,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农产品整体出口技术附加值大多显著高于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世界各类别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是否存在绝对σ收敛不明确;全部样本国家和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均存在绝对σ收敛,样本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存在绝对σ发散;世界各类别农产品及全部样本国家、样本发达国家和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整体的出口技术附加值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绝对β收敛速度和条件β收敛速度均明显快于样本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杨春艳 《商业研究》2014,(6):83-89,165
理论上,技术进步可以是一个和贸易开放并行影响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中国非均衡贸易发展、技术进步与地区间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地区间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并不凸显。引导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成为贸易结构升级以及缩小工资差距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最终商品分类法,在手工计算获得我国分行业出口贸易额数据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0年行业收入波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比重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出口贸易和收入波动对高学历劳动力集聚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规模的提高和行业收入波动的降低会显著促进高学历劳动力向该行业集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行业开放程度和收入的稳定性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大,而当期收入的绝对水平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大,但是质量低,在近几十年的出口过程中,虽然出口量一直在增加,但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在下降,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出口农产品时需要共同面对的。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就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国外包会阻碍未超过发展门槛行业的技术进步,会促进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但跨国外包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对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艳  马占新 《中国物价》2014,(1):45-47,55
本文将技术效率作为TFP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测度经济增长质量,通过构造DEA-Malmquist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9—2010年多数年份存在着技术效率恶化现象,技术效率值在省份间存在着差异;就区域来说,西部和中部与东部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差距缩小的趋势不明显,西部和中部差异不明显,这与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协同效果一致。本文的结论也表明微观层面企业水平上的技术效率变化特征在宏观上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