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经营者》2005,(1):42-42
<正>入选理由 2004年9月22日,万科集团在北京举行万科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万科集团最高管理层董事长王石率董事总经理郁亮、副总经理丁长峰和张纪文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王石正式宣布,万科已经完成了第一代管理层向第二代管理层交班的过程,万科成立的二十周年将是管理层更新换代的转折点, 以郁亮为核心的第二代管理层将全面替代以王石为核心的第一代管理层。在未来十年,新管理层将会更专注于地产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发展,以提高有质量的增长作为万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一直以来,在大众眼里,“王石”等同于“万科”的同名词。在发布会上,王石并没有否认淡出前台而走向幕后。他说,“万科进入2000年后很多管理层的决定已经源于整个管理团队,接下来他不会接触过多的管理操作”。但是,他也表示,仍然参与万科管理层事务。王石还表示,他对现在的管理层工作也是满意的,但同时也透露,“万科现在已经考虑如何培养第三代管理层,但这不是三五年可以完成的”。此次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郁亮成为万科第二代管理层的灵魂人物。“未来10年新管理层将全面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被认为是制造中国富豪的行业。面对李嘉诚(长江实业)、李兆基(恒基)、王石(深圳万科)。王健林(大连万达)等“老一辈“开创的地产神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后来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本不平静的地产界又开始风起云涌.然而“牛犊”良莠不齐,引得王石发感叹:“现在的房地产是阿猫阿狗都来做了。”  相似文献   

3.
还是在2000年时,王石等一干人倡导新住宅运动。关于居住的理念,地产巨头们似乎需要我等学人的帮衬,我就去了,也帮忙了。说起来,我对居住概念的肆意炒作、对天人合一诗意栖居、风水之类的批判性文字,是相当尖刻的,王石在其最近的新书中谈到了推进居住理念更新的上海某著名教授和建设部某学者型官员,他敏感地绕过了我的尖酸刻薄的问题。不过,在那一干作枭雄状的地产老板中。也就王石还算少数几个善主之一。关于居住,危邦不入,陋室可居,善哉。  相似文献   

4.
人物     
《房地产导刊》2008,(1):I0012-I0012
王石:“拐点说”并非指楼价将大跌,肖捷:明年将研究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刘士余:央行严格控制地产信贷管理,徐绍史;小产权房的业主权益将无法保障,任志强:反对地产市场“拐点论”,  相似文献   

5.
《东南置业》2008,(5):23-23
郑州“最牛”楼盘开盘挂“建设部”等贺幅;房交会美女裸秀促销楼盘;营销奇招:低胸女卖楼;王石蝉联地产高薪榜首;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定高580米  相似文献   

6.
回忆中国的地产史,人们总不忘提起一个名字:王石。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老板,在百姓心目中并无良好印象,王石是个例外。在地产界,王石被称为“地地道道的大王”。不仅是他的杰出成就、也不仅是他培养了一批中国地产精英。王石,是第一代深圳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王石在万科不遗余力建立了一个有超级影响力并合乎现代社会公平合理游戏规则的企业制度,致力于一个新型房地产企业制度与理念的建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在非公众的场合,王石提醒当时在座的同行,“拐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继王石抛出“拐点论”之后,从广东、到上海、到成都,再到北京,地产老大万科的降价风开始席卷全国。由万科刮起的这股降价风,究竟能不能影响周边房价,甚至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不过很明显已有开发商开始跟进。而根据万科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其1月份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仅为18.5亿元,不足去年12月份的三成。  相似文献   

8.
冯仑 《企业研究》2008,(3):22-31
在中国企业家的丛林中,王石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冯仑认为王石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成功还没有到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王石的成功是许多老板无法企及的。可以说王石是对冯仑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企业家,也是冯仑非常推崇的企业家。在中信出版社刚刚推出的《野蛮生长》一书中,冯仑用浓墨重彩勾划出他眼里的王石,大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况味。本刊选登此文,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纪事     
《物流时代》2012,(6):23-23
“欧洲之门”在沪举办发布会 4月26日,意大利“欧洲之门”物流地产项目发布会在上海举行,30多位项目代表参加了会议。该项目位于水城威尼斯,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万科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7,(10):64-64
“现在我参加季度工作会议,经常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了。”王石说。更加的社会化是王石的必然之路,那么“企业公民建设”这种“投资回报”期长的项目交给王石也确实合适。  相似文献   

11.
言论     
《房地产导刊》2006,(16):10-10
汪光焘:住房价格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孟晓苏:地产正在转型“大嘴”应该闭嘴;潘石屹:富裕家庭抢走了政府的“救济粮”;聂梅生:房地产调控效果年底会见分晓;王石:反思房改新政 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易宪容:加息影响深远 谨防政策被利用。  相似文献   

12.
《新前程》2009,(5):93-93
《王石管理日志》是一部新书,王石的故事却是很多关注万科的读者所熟知的。因而,刚开始拿到书时,笔者并没有“抢先”的快感——一个天天被媒体关注的人还能有什么可支撑一本厚厚的书?然而,昨日无意一看,却是一看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3.
镜头前的王石,会配合摄影师做鬼脸,甚至摆出一个衣服慢慢脱光,随风抛出的姿势。但他的鬼脸,从来不会超过两秒钟。这让旁观者深为摄影师伤脑筋。这是不是说明他内心的尊严感?王石很简洁地肯定了:“那当然,我要一直对你们做鬼脸,我就是演员了。我和你们不是很熟。我当然有放松的一面。你们媒体不就想说,你看王石也有这一面啊,我当然有。但要老笑,我不就是个成功的演员吗?”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虽然此话有失偏颇,却也有一定道理:见多才能识广,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懂得休闲是何其重要。当下,许多地产老总已经很懂得休闲之于工作的重要了。王石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何仁 《政策与管理》2008,(11):51-51
没厘头,地产大佬王石因万科第次捐款200万元与网民争执了一番。事后王石表示歉意,没必要因此无谓之争分散了人们对抗震救灾的注意力。但不少网民还是不依不饶,觉得王石的答复过于理性,有些“冷血”。其实企业捐款本应该是自愿的事,捐多捐少量力而行。但大灾当前,国家正逢多事之秋,企业作为社会一分子,  相似文献   

16.
苏阿莹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女人的天性使然,要她以“我看广州地产20年”为题写一段话,对于“地产”这样个普遍给人印象是”刚性”的话题,她居然用了许多诸如“建筑的风格宛然的影像”“美丽的光晕在无穷的诱惑着我们地产人”之类的句子,让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她这个北方人对广州地产产生的依恋。  相似文献   

17.
商战如戏的“地产大舞台”上,我们每年都可以目睹一个个风云人物担纲不同类型的主角,并依旧受到媒体的追捧。地产名人,好似地产有生命的“名片”,上面的内容在不断地刷新。人们在关注名人的时候,更关注他们目前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在地产界,想获取这方面的信息绝非易事。记者曾经问及过不少业内人士,能否说出地产名人“最近在做什么?”,即便是消息灵通人士,回答寥寥,即便有几个说王石可能去“开会”、老潘(潘石屹)大概在忙“找地”等等,也不过仅仅是一些猜测。  相似文献   

18.
1967年8月12日,从上海传来毛泽东的批示,使林彪和“中央文革”陷于一片惊惶之中:毛泽东看了《红旗》杂志的“八一”社论,写了“大毒草”三个字!毛泽东批示:“还我长城!”  相似文献   

19.
回忆中国的地产史,人们总不忘提起一个名字:王石。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老板,在百姓心目中并无良好印象,王石是个例外。在地产界,王石被称为“地地道道的大王”。不仅是他的杰出成就,也不仅是他培养了一批中国地产精英。王石,是第一代深圳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王石在万科不遗余力建立了一个有超级影响力并合乎现代社会公平合理游戏规则的企业制度,致力于一个新型房地产企业制度与理念的建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民营企业的“富二代”要接班,仅仅从家庭来看我是不大看好。东西方的文化差别就在此。企业的传承是靠文化不是靠血缘。第一代的机遇来自于五湖四海,而在第二代上,现在已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选择平台。我自己姊妹八个搞家族企业最有条件,可是万科没一个我的血亲。”——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日前在一次题为“假定善意——王石与您一起探讨企业价值”的演讲中作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