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攀西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利芳 《特区经济》2012,(3):225-228
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时间证明了,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与经济之间是有着特殊的关联。经济发展史沿着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而展开,即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转变,在转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同时历史也证明了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是同步的。攀西地区作为资源比较富裕的区域,产业主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研究攀西地区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的演进,对于攀西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和发展速度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和高知识密集度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类型和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的高度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高效发展。一、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绩效分析本文从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式、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3个方面,对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绩效的进行分析。1.从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方…  相似文献   

3.
基于SWOT分析的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地区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原因,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在推动力.当前苏北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后发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已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对于苏北这一江苏欠发达地区来说,抢抓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的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外力来培植产业基础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无疑是缩小苏南苏北地区差距,实现苏北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禹森 《现代日本经济》1997,(4):37-40,48
以克拉克法则为代表的产业结构传统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个社会 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劳动人口比重,还是从国民收入比率来看,均有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进而向第三次产业推移之势,而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国自两汉时期始就已拥有了相当繁荣的农业文化,经济发展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如此发达的农业经济,积数千年,何以迟迟不能转向工业化?相比之下,日本农业社会的繁荣程度远逊中国,但日本却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向了工业化,并实现了跳跃性发展,在此,我们力图通过对中日两国农业社会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的比较,来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现代化,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从甘肃省工业化总量、三大产业产值之比及就业人数之比、工业化内部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对外贸易结构五个方面判定甘肃省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迈向中期阶段,最后探讨了推动甘肃省工业化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凤翔 《北方经济》2006,(15):32-33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的实质是生产力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它决定经济系统内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的实质是生产力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它决定经济系统内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进也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视角,分析辽宁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两条线路。一方面,应该从资金、贸易、生产力这三条路径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通过需求结构、贸易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促进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应该从三大产业的综合推进,包括积极发展农业、加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二年以来,南朝鲜经济经历了三次大转换。六十年代初确立出口主导型开发战略,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七十年代初,产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进入八十年代,积极实行产业结构的新转换,集中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果说前两次转换出现了经济的第一次起飞,并创造了“汉江奇迹”,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地区,那末八十年代的经济转换经过产业大调整,迎来了第二次经济起飞,它将使南朝鲜经济由新兴工业地区跨入发达工业地区,经济结构从开发型转到发达国家型。因此,这次转换比前两次转换意义更为深远,因而也是个最困难的转换。本文仅就八十年代南朝鲜经济调整和经济展望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快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从我国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由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构成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状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依靠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增强技术要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之间构成状况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即升级,就是产业在结构协调化的基础上的高度化。协调化是指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的比例和发展速度要相互协调。高度化是指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值结构和资产结构的高度化。其中产值结构高度化是指低质量产品、中等质量产品、高质量产品的产值比重由前向后提高,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 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集中反映在该地区的分工发展的程度上.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根本上说,要提高自身的分工发展程度。社会劳动地地域分工,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差异的制约,几乎所有不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都重视研究本地的自然资源,其中不少地区还把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作为推进结构进步的出发点.这似乎顺理成章,无可指责。但是,重视当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国家政策、发展策略、区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渐渐升高.存在经济梯度差异。产业转移即生产力地域间的转移.既是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需要.又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强大拉力.本文从我国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特点、产业转移理论综述、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及职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障碍、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等七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面临中国加入WTO、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及西部大开发等新形势,农村产业结构如何演化就成为一个新问题。本文以苏南的常熟市为例,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市农村各产业在产值构成、劳动力构成等方面比例关系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与结构变化之间的关联效应,最后就该市农村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把握比较优势,以积极的姿态策应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明智之举。一、策应产业转移是加速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凸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接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向小城市及乡镇的产业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客观地讲,发达地区相当数量的产业项目,或者产业项目中的某一项、几项要素,在当…  相似文献   

16.
崔海红 《特区经济》2011,(6):191-193
从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例及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结构10多年来的变动趋势进行纵向分析,提取2000年发达地区美国、日本,2009年国内发达地区广州、上海以及河南省周边省份同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得出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就业结构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即将加入WTO,各地都在抓紧研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根据湖南的省情,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完成对先进地区的赶超。本文试图从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这是由农村、农业的地位所决定的。所谓非农化,实质上是指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地位的转换,是指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次产业为主的转换。湖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在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中,90%是农村,在6440万人口中,80%是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8.
<正> 1.甘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态,具有极其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1986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五个省辖市就占了60.39%;在工业产值中,这五个市占的比重高达74%。其中,兰州地区集中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1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9.7%,工业职工人数的40.38%,工业提供利税的57.4%。从产值结构看,70%是由工业提供的,显示工业发达的特征;但从就业人口看,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71%,显示出低收入经济的特征。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广大农牧区与生产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9.
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的量的比例关系、产业组织、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区域分布等。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不断演进。总量和结构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两个独立运用的经济现象。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中,总量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当产业结构处于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又能迅速吸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结构是指以某一产业为主导部门形成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组成和构造。是一个系统的产业结构。它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运动过程。一是产业结构系统内部的运动过程,如本系统内各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导致原来比例和关系发生变化等;二是以某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系统向以另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系统运动。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系统内部的运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本身向另一产业结构系统过渡。本文所考察的就是这种产业结构系统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