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抓好粮食收购巩固粮食企业主渠道基础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努力掌握粮源,是粮食企业的首要任务。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粮食企业也要搞好优质服务,做好耐心的宣传解释工作等。鼓励和发动农民把粮食交给国家,尽量使粮源掌握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手中,在平抑市场粮价、军需民用、救灾供应等方面,确保国家随时调得动、用得上。二、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粮食从我区种植优质粮食品种情况看还存在两个缺陷亟需解决:一是生产中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目前由川内选出的优质稻品种及省外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比杂交水稻低15…  相似文献   

2.
为了真正做好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的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责,必须对新阶段粮食流通的各项主要制度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和我省制定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要求,从我省贯彻实施条例一周年来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将各项主要制度设立的宗旨、主要要求和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注意事项归纳总结于后。一、关于粮食收购许可制度条例第九条规定“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的经营者,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这是对粮食收购设定行政许可的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绩效远没有人们期望的那么明显,改革的政策效应也在减退,一些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本文试图从当前粮改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粮改的政策取向与选择作些探讨。一、当前粮改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粮食总量过剩,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滞后,导致粮价持续下跌,库存积压,亏损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短缺,我国粮食政策一直鼓励通过扩大播种面积和高产措施来实现增产目标。但从1995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总量供过于求。与此同时,粮食生产结构与粮食消费…  相似文献   

4.
陈粮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从1990年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以来,储备规模迅速发展。这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市场和粮价基本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专储粮周转期较长,因而出现的粮食品质陈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陈粮数量逐年增多,仅江西省就有24亿公斤。如不尽快推陈储新,将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笔者对某个国家粮食储备库调查显示,其存粮存在3大突出问题:一是陈粮多。储藏稻谷4950万公厅中3年以上陈粮占43%;二是粮食保管时间长。有的保管时间长达8年;三是粮食品质劣变。据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对该库早稻和晚稻品质的检测(见表…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现阶段仍存在十大问题,亟需解决:(一)、粮食储备调节的局限性(二)粮食储备的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三)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不够明确或出现目标错位(四)粮食储备主体多元化,调节决策分散(五)粮食储备制度与收购制度存在政策性矛盾(六)粮食储备布局不尽合理,难以实现规模储存效益(七)轮换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储备粮的安全储存(八)粮食内外贸体制分离,制约了储备粮调控效率和经营效益(九)粮食储备吞吐时机不当,价格不合理(十)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过大随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储备作为粮食流通最…  相似文献   

6.
加强与健全中国粮食质量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粮食的质量,即粮食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卫生指标、工艺品质、储藏品质等,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我们非常重视粮食的产量和人均拥有量,这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应如此。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转变,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粮食的质量在粮食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建设胡继连所谓粮食平准储备,即以稳定粮食市场为目的的粮食储备。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本文拟对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的建设问题作些分析。一、粮食平准储...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存在不少问题。为了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我国加入WTO的需要,笔者建议把目前付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利费补贴改为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一、目前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一)政策不配套,超支严重。从1999年4月起,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中央对地方包干,主要用于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超储利费补贴和销售奖励。如有结余,补助处理陈化粮的差价损失,或用于消化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账。包干指标在1998年拨补超储利费的基础上,按当年最高库存3个月数量计算,超储补贴作为核定数。省对地方采取分级配套…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曹宝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进程中,中国传统的粮食储备系统由于组织和制度的缺陷,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功能和效率。1990年开始实施的“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由于新旧体制的交织,也由于粮食发展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具有改革...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粮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食品安全和粮食质量涉及多个部门监督管理,如何落实职能,分工协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内容。笔者就开展粮食质量监管中涉及的有关问题作简略综述,供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工作中参考。一、分段监管与品种监管相结合的粮食质量监管模式粮食质量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条例》颁发后,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工作的决…  相似文献   

11.
粮食储存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流通体制虽然经过10多年的改革,但粮食流通中储存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储存成本上升的现象依然突出,这是导致粮食行业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1 粮食储存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粮改以来,粮食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政企分开难落实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但实际上并未分开,企业的经营活动及人事权仍然要受粮食局的束缚。财政部门给粮食局拨的经费不够用,就向下属的粮食收诸企业摊派,收储企业领导怕丢乌纱帽谁也不敢抵制。收储企业发不起工资,只有卖粮食,挪用销货款。农发行就把挪用的资金列挤占挪用(按15%计收利息)科目,这又导致收储企业亏损增加。二、顺价销售难实现顺价销售难度大。一是1998年1999年受灾后,执行国家政策收购了部分芽麦,品质差,销不出;二是粮食品种不对路,市场不接…  相似文献   

13.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仍然存在着粮食企业执行政策与自我发展,粮食顺价不顺销与粮食库存,仓储设施老化、仓容严重不足与宏观调控,粮食结构老化与粮食消费结构新型化等矛盾,对此,应主要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市场化程度;加强管理力度,确保粮食顺价销售等方面采取措施,真正实现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一、粮食储备的认识误区(一)可以避开市场经济搞粮食储备由于粮食储备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加之在我国粮食储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所以很容易产生这种认识。它把粮食储备等同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分割开来,认为搞国家粮食储备可以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强调粮食的特殊性,否定粮食基本的商品属性,背离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粮食储备管理。(二)粮食储备越多越好这…  相似文献   

15.
粮食发展新阶段及其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粮食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 )告别短缺 ,出现较大数量剩余 现阶段 ,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 50 0 0亿公斤的水平 ,正常年景下 ,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农业和粮食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全国粮食已“告别短缺” ,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出现较大数量剩余 ,或者说是出现了粮食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从粮食结构上分析 ,粮食供过于求 ,供求结构矛盾严重。按照一般消费规律 ,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日趋优质化、多样化 ;但直到上世纪末 ,我国生产结构转变迟缓 ,越来越趋于老化、趋于同化。消…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来,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建设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屡次经历了艰难的路径选择。梳理其发展历程不仅是对历史成就的回顾,也是对进一步改革方向的探索。本文首先介绍了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粮食购销体制的运行情况,接着详细梳理了改革开放后其演变的3大时期和细分的6个阶段,最后从制度变迁中的主体权责转移视角分析其演进历程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中国粮食购销体制中存在的主体权责扭曲与制度刚性,是其1978年后改革屡次反复的关键因素;②粮食购销体制中存在的主体权责扭曲可分为系统性扭曲和个体扭曲,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困境主要由政府和种粮农民的个体权责扭曲造成;③政府对粮食安全概念中个别生产性指标的过度关注,是其采取刚性政策的原因之一,并导致了粮食购销体制中的主体权责扭曲。降低对与粮食增产相关的粮食安全指标的关注、完成由价格支持政策到直接补贴政策的过渡、适当增加农民承担价格风险的责任,是中国粮食购销体制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粮食仓库是保持粮食数量,稳定粮食质量的容具,在整个粮食经济链条中,起着连产达销的桥梁作用。我国粮食仓库的建设发展是较快的,不但在数量上有巨大的增长,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很大的提高。但近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粮食仓库遇到了一定困难,尤其是国家为掌握更多的粮食,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8.
粮食储备制度是我国粮食结束“统购统销”时代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继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之后,省级以及省级以下地方也于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相继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截止2002年末,省级粮食储备已基本按计划组织实施,全国绝大部分的市县也先后建立起粮食风险基金以及同级粮食储备。至此,中央、省级和省级以下粮食储备体系已显端倪。虽然,与中央储备相比,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下半年开始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粮食供需形势发生转变的信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部山东督导组带着宣传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领导有关指示的任务在山东省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粮食银行”这一特殊事物,它在调控粮食供求关系中,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市场,为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杠杆作用。我们有理由认为,“粮食银行”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它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促进了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对它进行探讨、摸索、规范及审慎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粮食流通制度是在我国特定的粮食供需形势下形成和发展的 ,在市场经济制度在农业经济中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发挥作用的今天 ,含有计划经济成份的粮食流通制度在实施中显示出诸多的不协调 ,与市场发生冲突 ,本文在对现行粮食流通制度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