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企业经济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是施工企业迫在眉捷的事情。如何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呢?企业的活力在哪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企业活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深化企业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建立起社会主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经营机制。一、社会主义企业行为机制必须符合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改革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我们的国营企业远未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企业制度和运营机制,企业缺乏提高经济效益的激励机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缓慢。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大改革的份量。如下对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企业改革的策略与原则企业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企业活力大大增強。总结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企业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企业改革决不能削弱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二是企业改革应和发展结合起来,要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尽量避免短期行为,三是企业改革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改革措施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九五”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大中型铁路施工企业,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阶段,建筑市场很不完善,竞  相似文献   

5.
“三自我”就是自我积累、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赵总理在“七五”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6.
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进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成效。”因此,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是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二是以利益关系调整为基本线索。城市经济改革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分成和奖金制起步的。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固然取得了伟大成绩,但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活力并不强,人们期望的利益关系新局面也并未出现。其实,上述两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的,企业活力受制于利  相似文献   

8.
引言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正确扼要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关系中竞争问题。所谓企业活力,是指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负盈亏,增加利润的能力,适应市场变化,自我改选和发展的能力;开发智力,开发新产品以及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其中,  相似文献   

9.
施工企业在完善内部改革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现就企业实行中国式股份制的专题予以初步的探讨。从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不当倾斜的困惑──企业分配不公问题探幽四川煤矿建设第九工程处刘焱华一、形形色色的“倾斜”透视1.包赢不包亏的“政策倾斜”。回眸10年的改革历程,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可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以增强企业活力,塑造独立...  相似文献   

11.
一、股份制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 建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2年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基本明确,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与这个总目标相适应,国有制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体制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按照这个目标,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12.
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尽管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影响和制约企业活力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二是企业自身的素质。企业活力增强与否,关键不在于外部条件。而在于企业自身的素质,即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刘兰华  袁东 《冶金财会》2003,(10):39-40,2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84年以来,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几年的实践,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鞍钢)更加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鞍钢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如何实施全品质管理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一、实施全品质管理的必要性1.实施全品质管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我国政府把实施质量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由放权让利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两个大的阶段。从放权让利到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一个时期以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5.
1979年后,为了搞好企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措施对于增强企业的动力、活力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强化自我约束却收效甚微。本文拟通过分析企业自我约束软化的原因,探讨强化企业自我约束的对策。1企业自我约束软化的原因分析以往的分析普遍认为,我国企业不能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16.
按事业部制改革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探讨何小民国家在“七五”~“九五”计划期间都把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摆在首要地位。经过一系列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现在正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本质性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充满生机活力,健康向前发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追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有效措施,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  相似文献   

18.
企业活力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在技术日益进步的形势下自我发展的能力,而自我发展的能力主要靠企业本身技术进步来求得。其二是在复杂的、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的环境里不断提高应变的能力。两者相比,前者是根本。因为企业坚持了技术进步,就会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它对于搞活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严重困难。因此,“八五”期间,乃至整个90年代,继续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