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策略:有序促进土地流转,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开拓农业人力资源市场,推动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推动新型家庭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培育委托代理制经营主体;建立更加科学的政策体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2.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根本途径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作为率先发展的地区,江苏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以探索对于全国有一定领先意义和示范作用的经验。本文在土地流转制度、农业政策扶持、合作社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到田、或确权到股、或确权到利"的建议,是源于江苏实践、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与完善上的大胆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以来,农业部紧紧围绕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这条主线,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政府推动和创新实践中稳步构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工作的推进。黑龙江垦区是国家农业部的直属垦区,垦区农牧场是国有企业单位,职工家庭农场以及辖区的土地性质等与农村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就垦区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如何明确定位,实事求是,推进完善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发挥"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进行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却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要素。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土地流转困难、资金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认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基础上,探索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及保证实现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正>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增加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和增进他们的福祉,就要在稳定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需要进一步稳定完善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项改革把农户确立为农业经营的主体,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发展较快的趋势,整体发展前景较好。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中仍暴露出如下问题,如土地流转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金融困境、政府扶持方式有待改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足,等等。现阶段,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路径,是要破解其发展困境。加速推进农地流转工作、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金融困境、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常熟市地处长三角沿江开发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常熟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地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知多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常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迅速发  相似文献   

9.
<正>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化解"谁来种地"难题,是各地在通往农业现代化路上必须突破的紧迫任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突破要素瓶颈,强化扶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育成长,应准确把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和组织属性,正确处理承包经营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任务,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健全配套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工作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是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和今后发展任务作出的综合判断。要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实地调查,科学分析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他们与普通农户相比所面临的土地流转期限短且价格逐年上涨、生产经营资金缺口大且贷款难等特殊困难,并提出了加快土地确权颁证并完善土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增加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和增进他们的福祉,就要在稳定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1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需要进一步稳定完善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项改革把农户确立为农业经营的主体,赋  相似文献   

14.
农业规模化经营离不开有效的土地制度、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主体、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文章对农业规模化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已有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认为后续研究应针对各地区农业资源禀赋特点,探讨建立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供给机制和产权流转机制,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融资困境,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最终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即组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土地流转难,规模化进程缓慢;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人才缺口较大;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等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保障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土地规模、资金、人才、科技和政策等需求,以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经营制度先后历经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营、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四个阶段。现阶段农业经营制度正面临从双层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的挑战,存在小农户分得太散、集体经济组织统得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经营"非农化"和种植"非粮化"等问题。为此,需结合传统小农户发展转型的历史要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趋势,推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制度向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制度转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将重点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符合条件的涉农投资项目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和实施;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努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引导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形成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对流转达到一定期限的农户,加大政府奖励和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些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府功能"错位"问题,如地方政府把自己变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以"运动"的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象搞开发区一样大搞加工企业,更有甚者开始"号召"农民只种某种产品等等。结果是: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反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笔者认为,政府应转换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一、在制度上,稳定农业产业化主体的收入预期,调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一)落实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长期使用权是在不违背农业集体所有制中集体的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又能落实农户的所有权利益,稳定农户的收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竞争型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也存在农民合作社功能难以发挥、农业企业缺乏带动力、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缺乏完整安全的农业融资途径、缺乏农业后继人才等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农业企业、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  相似文献   

20.
从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土地流转承包情况、经营方式及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农村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推动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政策激励机制缺乏、农资价格过高、信贷渠道不畅、销售仍存市场风险、粮食晾晒和仓储问题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当依托项目资金与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