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和“抓大放小”中,常常因对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不同认识而影响改革的进程。党的十五大依据邓小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给国有经济比较准确的定位。我体会,其要点有四。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三,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第四,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  相似文献   

2.
靳远文 《现代企业》2005,(8):35-35,3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理论,称为“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要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控制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具体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相似文献   

3.
居占杰 《经济界》2001,(1):59-62
我国国有经济以其资本总量大,涉及行业多、地域分布广为特点,构成中国现代经济的主体,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为了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一、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当前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第一,产业布局面面俱到,配置重点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竞争性行业的非国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传统计划经济承接下来的国有经济面面俱到的配…  相似文献   

4.
国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提法和新部署,与依靠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密切相关。国有经济主要依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三者具有明显制度形态导向的域观特征。本文基于域观经济理论,阐明了党拓展优化完善“政府-市场”的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党引领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历程与实践逻辑。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离不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因此,本文综合梳理了三者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其中,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历程具体包括:1949—1977年国有经济起步阶段,主要学习苏联模式做大国有经济;1978—2012年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阶段,引入市场机制做强做优国有经济;2013年至今国有经济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索中国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存在逻辑顺序,不仅表现为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先后顺序,还表现为其实现要依靠全面做强做优做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5.
王彦 《现代企业》2008,(8):35-35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攻克的堡垒和继续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国有经济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把握。国有经济的质主要通过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分布领域来体现,国有经济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占据国民经济的命脉部门和关键领域,起着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的量即国有经济的规模。国有经济的规模不能太小,否则,就难以保证它在质的方面的优势;但也不能太大,否则,它就会损害市场机制的功能。国有经济应保持在适度的规模上。本文从世界国有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展开分析,并从中获得一些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毛有丰 《经济界》2001,(2):40-41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对了攻坚阶段。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个《决定》还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问题进行了原则性的阐述,并且明确提出了要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那么什么叫国有经济控制力?现状如何?国有经济控制力与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是什么关系?怎么样通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来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这些问题需要研究和回答。事实上,经济理论界、学术界和一些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时说,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再次强调,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这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工作重点已经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化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国际保守主义掀起的非国有化浪潮和国内国有企业改革迟迟不到位而形成的某种困境,使不少人对国有经济存在的价值表示疑义,主张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参照系,在产业部门实行大规模退却,以适应所谓市场经济的需要。这类流行思潮忽略由现代科技所推动的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内在趋势,轻视国有经济的主导功能及与此相联系的产业配置要求,很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分析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基本功能,然后阐述搞好国有经济的基本制度要素,中心说明国有经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在市场经济中重新释放其主导能量。一、国有经济的基本功能按照现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是近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焦点之一,也成为中国经济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当1996年第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出现净赤字(亏损)时,人们不得不对中国国有经济效益滑坡的严重性更加忧虑不安。与此同时,对国有经济发展趋向的不同意见也日益尖锐。国有经济到底向何处去,又成为一个社会焦点。对此本文试图从国有经济的微观经济效益滑坡和宏观经济地位变化来分析如何全面、辩证地评价认识国有经济的经济效益,以此为国有经济的发展趋向提供一种分析思路。一、国有经济微观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1.
搞好国有经济,认识要统一。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和长春讲话的重要性,在于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讲清楚了为什么必须搞好国有经济以及怎样搞好国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与公有制相结合的。始终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它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我们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重组,不是不要国有经济,而是要去其枝节,壮其主干;不是削减国有资本的绝对量,而是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急需发展的领域,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业,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有经济安全从战略上、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态势。国有经济安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资产安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扩张能力是国有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能否预防和抑制国有资产的直接流失及其收益流失,是国有经济安全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对国有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从微观财务角度对资产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新定位具有很大差距。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经济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增长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闲置与浪费。因此,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出发,有必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改组。将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中。同时,也应转变国有经济的管理方式,即从国家管理国有企业转变为经营国有资本。经过改组,国有企业在总体数量上可能下降,但国有资产将大大增值,国有资产质量将大大…  相似文献   

15.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企,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研究的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这个战略方针,就是要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对国企进行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实际,认真解决好国有经济“进”和“退”的问题。一、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武器,解放思想,消除疑虑,敢于解决好国企的进退问题。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布局太散、效益太差,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湘潭为例,长期以来,形成了“三为主”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本存量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国有经济的症结所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需要借助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现有国有经济按照产业结构集中化和企业规模经济化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保证重点  相似文献   

17.
放活国有小企业,搞好国有经济广西体改委副主任刘清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而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则是推动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首选的突破口。对国有经济进行结...  相似文献   

18.
既然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摆在中国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那中国怎么加快改革呢? 国有经济重组产权多元化 首先,必须走一条国有经济重组的道路。这就是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决定,只有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才能适应这个变化。我们都知道,国有经济在中国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但除了特殊行业以外,纯粹的国有企业将不再存在,多数国有企业将转变成混合所有制、多元投资为主体的企业。重要的骨干企业是国家控股的,这样一种多元投资主体的建立,即意味着国有经济将长期存在,因为重要的企业是国家控股,一般的是国家参股。此…  相似文献   

19.
《重庆财会》2003,(6):46-48
第一条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作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核心部分的国有经济的改革进展不大,是造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棘手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企业效率低下,经济增长乏力,财政赤字庞大,失业问题严重,很大程度上都与国有经济这一改革瓶颈的制约有关。而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可以说,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头等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无法在下个世纪实现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