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正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2-55
当代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理论自觉自信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表征。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极其重要、意义巨大。为此,应实施行之有效的理论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贸工业》2019,(28)
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面提出的重要指示。1938年,毛泽东首先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以及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科学真理,具有绝对发展科学思想。然而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许多磨难,文化自信力逐渐缺失。如何处理好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成为社会学家与当代中国关注的热点。就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的关联、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对以文化自信为前提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力量所在、生命所系.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仰教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做到真懂、真信、真... 相似文献
4.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首当其冲的素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是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由之路;加强理论学习、制定相应的准入制度、强化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作用、利用网络载体等也是可以采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个人成长成才、完善自身的“生存智慧”,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伟大而崇高使命、实现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旗帜和灵魂。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信仰危机十分令人担忧,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应有职责。 相似文献
6.
7.
汪盛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11
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深切,需要进一步加以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切实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为此,需要通过强化知识教育、拓展比较教育、增加实践教育等具体教学形式,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9.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引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被动到主动,由认知到力行。从文化现象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自觉地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有信仰的存在。信仰对于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生态的文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信仰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信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当前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信仰危机的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之一,缺乏文化自信不仅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破坏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同时也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进程。文章指出,增强文化自信,从文化角度去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我国又有了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教师的信仰也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信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才会在正确引领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积极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以及国人全方位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从制度这一方面出发,来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创建符合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人类强大的内在精神支柱,在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量所在。通过调查研究,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并结合社会、家庭、学校以及网络提出对策和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关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国家和民族兴旺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现代商贸工业》2015,(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信仰关乎到能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遇到了信仰弱化乃至危机的难题,这给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大学生信仰培育中有不少好的经验,但也存在着课堂教学的知识与信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信仰培育的主体与客体等接轨问题。要使大学生信仰培育取得有效成果,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方式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培育的具体方式上,要积极构建希望培育、自信培育、能力培育、效用培育四大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发展的根源在于我们党的道路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将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并由此而要求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