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暖通空调课程基于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混合式教学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提高了教学效率;基于平台的大数据结果有目的性的教学改进,可以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课堂”让沟通零距离,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沟通,大大缩短了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既强调会计专业理论更注重会计实践动手能力。原始凭证是会计实际核算中最重要的会计资料,实现原始凭证在会计日常教学中运用,是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根本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较快地适应会计专业的基础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职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这一目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原有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测量岗位的需要,因此我们对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重新统筹优化课程的教育内容,合理整合课时安排,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环节,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满足岗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需要,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极端功利的高职教育,造就的是“单向度”的人;通识教育与人格教育有机相溶,寓人格教育于智慧、技能教育之中,在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最低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健全学生人格,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正确的高职教育目标是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推进教学顺利进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有力保障。高职韩语教学课程改革应深刻分析"90后"学生特点,教材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是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现状,高职韩语教学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与职业化素养的培养,更好地为专业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要强化实施和管理,确保顶岗实习效果;要善于总结和勇于创新。落实工学结合,实施顶岗实习,使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已由学科型教育改革成能力体系型教育,力求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一、专业能力教学方法“教师边讲边展示边指导,学生边听边记边练习”是专业能力教学的核心。专业能力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是关键,应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直至“要学好”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启发、点拨学生,使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思考研究和探索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运用好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树立“以学为本”、“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强调学生学习上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教师要讲,讲的过程中必须渗透着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考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果把学生当成演员,那么教师就是导演,若要把戏演好,导演就必须不断提高演员的演技,充分挖掘演员的良好潜质。2.力求生动直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目前,教学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具体形象的描述、恰当巧妙的比喻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生动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实施"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企业深度融合,将课堂搬到景区、酒店,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全方位提高职业能力,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市场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大学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市场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使课程设计成为学生提高“市场能力”的平台,指导教师的工作是关键。指导教师在指导工作中要精心指导,注意学生角色转换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市场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以学生“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代表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实践与理论进展表明,“双师型”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内涵结构研究对理论深化和实践应用十分重要。采用修正式德尔菲法和SPSS 20软件对专家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双师型”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内涵结构钻石模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道德、能力、理念4个维度,含32个细分项。“双师型”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教学知识、丰富的职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专业道德,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其中,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专业道德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持续发展;理论教学能力中的理论并不是抽象的书本理论,而是面向工作世界、反映职业实践活动的“真实”理论;实践指导能力强调掌握行业领先的实践技术技能,能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完整演示并指导学生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普通高校注重学习“陈述性知识”,高职院校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工作岗位,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及项目化教学,注重“过程性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以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训练》为例,从课程项目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教学评价、教师培训等角度进行应用研究,为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课程开发、项目化教学、教材编写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课程改革视野下发展教师教学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深刻的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沟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论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统一化、灌输化、教条化走向新课程的选择化、互动化、创新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个人学习”、“注入学习”、“认识学习”走向新课程的“合作学习”、“对话学习”、“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发展教师教学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赏“问”为指导思想、以教“问”为教学目标、以“激”问为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发展主动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依据,文章提出实施“语言知识VS语言技能”模式、“大学英语VS职业英语”模式、“整体教学VS分层教学”模式、“课本内容VS生活实践”模式等,以活化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职业需求、能力需求和交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以及高职计算机数学的特点,其教学采用拓展学生解题思维、注重过程教学、排出学生思维障碍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达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观上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实现学生多重性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任务教学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40%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都是采取这种教学法组织教学。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夏纪梅教授多年来一直运用“任务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发掘学生潜能,并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出路。该教学法若能被应用于高职高专“商务口语”教学课程,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互动启发式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营造思维活跃的“教”与“学”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学习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及个性发展, 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克服现行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 的弊端,应该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将MOOC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到“计量经济学”课程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设计计量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和对本校学习者的调查问卷,建立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混合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习者的专业、是否学过“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生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课程信息量和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慕课资料易用性越高,教学效果良好的概率越高。因此,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应进一步丰富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完善网络教学硬件设施,提升学习平台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