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既是现代职业教育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企业走向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我国校企合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对目前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采取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方法,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督导等措施,使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提出了依托职教集团,整合校企、校际优质资源,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部以及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研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合作办学,以解决职业教育资金短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动因以及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层次,阐述了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存在企业缺乏热情、职业院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上。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应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成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合作互补机制,与企业联合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建立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合作动因、合理分配权益、完善评价体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来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校企利益分配机制等问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建设策略是:寻求利益平衡点,实现"多赢";建立"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合作力度;多路并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高效率的创新机制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合作长效进展;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对保险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影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性的因素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师资培养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在校企合作进行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做了分析和构建。旨在通过走校企产学研合作之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期望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并探索一种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校企合作的内部和外部运行机制入手,分析利益驱动下校企合作的基础背景,并对利益驱动下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仅要体现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责,而且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作用。构建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需要校企合作管理组织、校企合作决策体系、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法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经费保障机制、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内涵等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高职院校的职能、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及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并就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工作中的定位及如何实施产学研的途径进行了归纳。企业、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核心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双重二元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供求体系的构成。基于动态博弈论的方法,由建立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下的两方博弈模型,到引入非正规金融机构,构建并分析了抵押担保机制度下三方博弈模型,再引入政府干预机制建立四方博弈模型。通过建立农村金融主体四方合作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参与主体各方合作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研究发现,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的且符合约束条件的政府干预机制、抵押担保机制以及信用惩戒机制,逐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各经济主体合作、竞争机制,从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是中国各行业中创新能力建设的领头羊,其创新能力与效率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首先梳理并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动影响要素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考察了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整体创新效率偏低。从创新效率的行业分布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资源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创新效率更高一些。从创新效率的影响要素看,企业的经营规模、利润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创新激励制度都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但是,企业的知识存量、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等要素都发生"失灵",表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尚面临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各区域的创新效率,并且重点考察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效率在样本期内处在较低的水平,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学研合作和政府支持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有稳健的正向影响,体现出创新体系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网络关系的积极作用。对不同创新效率水平样本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创新主体的构成和联结关系是造成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结合西方环境安全理论,探讨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日本的环境治理以及中日环境合作的地区化动力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组织中合作结点的数目与地位--限制性进入机制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机制是企业网络化协作的基础和实现协同效应的保证.Jones等人结合交易费用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限制性进入机制,以此作为维系网络组织有序运作的条件之一.但现实中存在着大量正反两方面的论据,经验并不完全支持该主张.从网络组织治理边界的视角对合作结点的数目与地位进行分析,可认为限制性进入不宜作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关天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区地方法协立法应该成为建设关天经济区重要的法制基础。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关天经济区协作立法正遇到立法体制上的缺陷、立法实践中的不足、立法理论上的争议等困境。它们都极大地阻碍了关天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有效发展。文章通过对关天经济区立法现状、立法原则、立法模式、立法事项等分析,得出结论,必须从建立统一的地方协作立法体系,建立经济区内各地的执法协作机制,建立经济区内各地的司法协作制度,建立经济区利益补偿和共享制度,完善协作立法信息交流与公开制度等五方面来构建关天经济区地方立法协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生俱来,它在阻碍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合作的效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相应地也提出了一些理论,其中机制设计理论的效用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借鉴这一理论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问题,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寻找实现激励相容的约束条件,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即收益与成本共担的一种新型分成制度。  相似文献   

19.
政策网络治理是政策网络理论与治理理论研究相结合形成的新的治理流派,是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框架和新模式,代表着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深刻变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政策网络治理模式下的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但在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这些问题,文章在政府合作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了对策设计,以期提高区域合作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