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2006,(18):43-43
经历风风雨雨,《中国金融》杂志迎来了发刊600期的特殊日子。衷心地向《中国金融》杂志致以热烈祝贺! 《中国金融》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金融专业期刊。五十多年来.它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努力反映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面向社会”的方针,坚持为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各个时期的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以较强的政策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在金融界、出版界、学术界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良好的声誉.为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为推动先进金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2006,(18):50-60
回顾600期《中国金融》杂志,从1950年创刊时肩负“密切配合国家金融工作,正确地解释国家金融政策”的使命,到1979年重新复刊时“传达贯彻党的经济工作,重点是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经验”的主要任务,再到当前全面向现代财经金融媒体转型中“坚持刊物权威导向和政策立刊”的定位,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金融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国家金融政策,刊登了各个时期金融系统领导同志的大量署名文章。再读这些在当时对宣讲和解读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权威性文章,用心追寻其间一些规律性的线索,我们或可重新梳理起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金融政策变迁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2006,(18):46-46
《中国金融》杂志已经创刊56年了。在这56年里,《中国金融》杂志始终坚持弘扬先进金融文化的正确舆论导向,坚持面向金融、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政策性、权威性的办刊方针,忠实报道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探讨金融政策,深入研究金融问题,较好地发挥了金融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赖小民 《中国金融》2006,(18):42-42
《中国金融》杂志从1950年10月创刊至今,已走过了56载风雨历程。56年来,贵刊始终坚持“面向金融、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不断弘扬先进的金融文化,牢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传导金融政策,积极探讨金融前沿理论,敏锐反映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刊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较高实践价值的文章,充分发挥了金融新闻出版的主力军作用,在金融界、出版界、学术界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5.
6.
《中国金融》2006,(18):48-48
欣悉《中国金融》杂志出版600期,我们谨向贵刊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国金融》杂志作为我国金融界具有较强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的刊物,以经济金融宏观政策与实践问题为报道重点,发挥了金融新闻出版主渠道的作用,使广大读者受益匪浅,受到国内金融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电脑》2002,(12):81-81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已走过13年历程、《中国信用卡》杂志创办已8年、‘金网在线'网站开通4年,杂志社已确立行业宣传的核心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程卫在今年的杂志社特约编辑工作会议上作了上述总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2006,(18):89-97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金融》杂志不仅见证和记载了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壮大的完整过程,同时也对各个时期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理论探讨。温习这些理论篇章,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住中国金融界50多年来的观念嬗变及其社会原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金融体系的裂变、通货膨胀所引发的忧思、对金融改革开放步骤的设想、对新世纪全球经济失衡的关注,这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理论问题在《中国金融》杂志上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之笔一一得到了深入分析。我们摘编了部分重要理论文章,也许其中的一些话题在今天仍会激起读者的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0.
《金融知识国民读本》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编写、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专门面向普通百姓全面介绍金融知识的、权威的普及性出版物。它的出版发行,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质做出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向该书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组织编写该书的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2006,(18):107-108
1950年 10月《中国金融》杂志创刊,迈出了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的第一步。由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交流金融实际工作经验。首任主编为杨培新。  相似文献   

12.
孔凡胜 《西南金融》2005,(10):53-53
《西南金融》2005年度通联工作会议于9月3日在成都银厂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辖内(川贵云藏)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及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通联组组长、通讯员代表,四川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川一级分行、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省邮政储汇局等单位的通讯员,共80余人。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毕志勇处长也光临会议指导,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王芳 《金卡工程》2009,13(1):125-125
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带来危机与挑战的同时,给经济新闻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报道机遇。经济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功能也进一步显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树立,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的特点是经济领先,其他领域依次推进。当经济领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时,“文化产业”这4个字也于2000年正式写进中央文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已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中国文化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2006,(18):47-47
600期这个数字,首先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金融》杂志悠远的历史,也不由得让人回想起从新中国金融业的诞生到现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但无论处于任何时代,《中国金融》杂志求真、务实的精神与作风令人钦佩,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及金融改革的大潮中,仍能够坚持不懈准确地介绍国家的金融政策,客观地分析与论述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为实践指明了前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培新 《中国金融》2006,(18):34-34
《中国金融》杂志创办于1950年,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最难得的是“中国金融”杂志不仅历史长,而且还与时俱进。不仅保持政策性、指导性的特点,而且增添了知识性的内容;还介绍了蒙代尔、斯蒂格利茨等一批国外学术专家的观点。我衷心祝福这份刊物越办越好,为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18.
印刷精美的<中国城市金融>期刊放在桌上.看到她,作为投身其中,以<中国城市金融>期刊为自己事业的我来说,不禁百感交集.岁月如梭,不觉间<中国城市金融>已经出版200期了,摆在一起是厚厚的一排.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她是斗转星移的见证,也是国有银行前进发展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马永伟 《中国金融》2006,(18):24-25
殷介炎在任人民银行副行长期间,曾分管中国金融出版社工作,在《中国金融》600期之际,他欣然为刊物题词:保持格调,积淀文化。他对本刊记者说,一本好的刊物,不仅仅记录和反映了历史,还厚积了文化。《中国金融》杂志就是这样的刊物。在创刊的五十多年时间里,通过600期刊物,对新中国金融事业进行全景式记录和反映的同时,也积累了灿烂的金融文化;反过来,文化也强化了刊物的感染力、感召力、凝聚力。他希望,今后的《中国金融》杂志文化特色会越来越鲜明,文化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普切尔 《中国金融》2007,(15):10-11
《中国金融》杂志约我介绍一下我在中国的工作,我很感荣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