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5,(48):24-25
11月是经销商的备战期,他们一方面要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旺季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做好明年的规划。因此在这个月,经销商的求购项目表现出关注团购产品、关注明年走向的特点。11月份共有57家经销商通过致电和发短信的方式寻求团购产品,让本刊推荐礼盒装饮料和红酒,提供价位比较优惠的名酒货源。11月也可以称为“名酒需求月”,来电咨询名酒的经销商达到95家,  相似文献   

2.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3.
《糖烟酒周刊》2005,(3):B033-B035
面对众多白酒在终端的围追堵截,名酒劲旅五粮液、茅台一反保守的常态,公开表示加大对终端的力度。在2004年度销售大会上.五粮液再次强调“三个转变,四个贴近”。强调“经销商销售产品要从一般的批发、分销模式为主转变到以抓终端、抓直销上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五粮液还调整了返利政策以促使经销商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4.
2007九大悬念     
餐饮终端的功能在弱化,名烟名酒店在遍地开花,自带酒水有增无减。加价率上欲降弥涨。曾几何时,抢夺终端曾是各厂商开拓市场的主要手段与目的。但是.随着营销环境的不断变化,针对“核心消费者”公关、直分销模式的出现、对渠道进行创新并实施渠道嫁接、名烟名酒店的品牌化发展等,都在影响着新的营销模式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5.
范宽运 《糖烟酒周刊》2005,(32):A0004-A0004
鱼和熊掌岂可兼得?做名酒又想要丰厚利润是不可能的。名酒就意味着现金,可以迅速周转,自然不会产生太多利润。所以名酒不能和其他白酒产品比利润,要换一个角度来比。代理名酒除了能产生利润外,还可以起到带货、构建网络的作用,当然也可以打造经销商自己的品牌。名酒的这些功能在经销商发展初期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但随着经销商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50-A0051
2005年7月,锦上添花的中原市场促销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点燃了市场。河北市场不但有饮料、电动车等促销品来激励分销商,而且分布在几大重点市场的终端专卖店是锦上添花市场的一大亮点。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锦上添花的巨型广告牌在市中心的国际大酒店上方。而在市区的各大名酒专卖店、商场、中高档酒店。锦上添花也已经占据了显著位置,为这些一类终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7.
潘立强  汪泉 《糖烟酒周刊》2005,(30):B004-B005
在苏润名酒公司成立之前,裴维强先后供职于徐州市糖酒公司和可口可乐南京中萃公司。充分认识到了终端网络的重要性。1997年,裴维强辞职下海,成立了一洲酒水有限公司(苏润名酒有限公司的前身),重视终端网络。建立并维护终端网络,充分发挥终端网络优势,从而使苏润名酒成为徐州糖酒行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根来 《中国工商》2003,(9):81-89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产的终端,得终端者得天下。于是围绕这终端的争夺,群雄逐鹿,生生死死。曙光作为独资的私营企业,以水泥产业为基础,异军突起,游弋于各大国有和集体水泥集团之间,并逐步成为业内一代名企,自然具有善作终端的地方:一方面,他们有品牌信誉的“硬件终端”;另一方面,又有营销艺术和服务到位的“软件终端”。由此构成了曙光软硬结合的市场营销体系,对此笔者作如下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端一世界     
又说到终端。关于终端话题,媒介编辑部已经持续关注了四年。2010年媒介编辑部推出开篇之作《终端风暴》,笔者视点《灵魂深处爆发革命》随后响应;2012年再次从“新”入手,推出《新终端,创世纪》,笔者则回应《终端者,终极也》,再加上本期,算得上是“终端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6,(13):20-23
“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这句话看起来颇为费解,但却深入人心,它反映了酒水厂商对终端既怕且恨的心态。这里面真的只有怕和恨吗? 近日,笔者和南京、扬州以及无锡三地的多家经销商以及厂家沟通,希望对三地终端的竞争态势做一个全面的考察及思考。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说的终端如果不是特别指出,都是指的酒店,不包括商超等渠道,这个终端在当地又被习惯性地称为“场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何谓“终端接触点管理”? 随着新世纪全方位营销的理论发展与市场操作推进。终端接触点管理思想不断成熟,在本文中,笔者将其定义为“终端接触点管理是指在终端销售服务过程中,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方法,对消费者可以接触和感知到的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一切信息进行管理,达到品牌传播效果,并刺激购买的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表象:资本“核扩散” 如果说买断或OEM是名酒公司资本扩张的“加速器”,那么当这个“加速器”到达峰值并开始减速时,就意味着名酒公司的资本扩张陷入了瓶颈。毫无疑问,现在的名酒公司普遍遭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然而,名酒公司业绩增长的“政治任务”看上去是不允许倒车的.因而获利方式开始转向,越来越倚重于产品销售特别是主导产品的盈利水平。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向市场要效益,名酒公司不得不释放原先“核聚变”得来的庞大资本的能量。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资本“核扩散”。  相似文献   

13.
短短两三年的光景,名烟名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不少中心城市落户安家。从最初的零星点点到现在的渐成气候,名烟名酒店这一业态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有逐渐从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蔓延的趋势,成为烟酒销售不可忽视的终端。什么原因促使名烟名酒店这个“新生“终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随着名烟名酒店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名烟名酒店不  相似文献   

14.
就像一位名酒经销商所说的那样:传统名酒发力终端不一定能让市场全面开花,但回避终端一定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52年第一届名酒评选以来.“中国名酒”就成了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名酒到底有没有必要再评?如果再评,应该有什么新的评定标准?这些都需要行业及行业主管部门予以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尽管西凤的品牌力非常强大,但我们经销商不能仅仅依靠这一点,而是需要转变思想,努力夯实终端基础,配合厂家的运作思路,与名酒实现‘捆绑式’共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白酒的“渠道拦截品牌”营销模式?简言之,就是地方性白酒名牌(又称“二名酒”)从2004年开始的以“餐饮终端买断(包场/包促销等)”形式取得区域市场销量主导权的一场“集团性”运动。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7,(6):10-10
对于中国的17大名酒,双沟集团董事长赵凤琦先生有一个观点很形象,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老名酒是“三三制”:三分之一发展非常好,三分之一表现平平,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破铜烂铁”。那么同样,对于老名酒的“活力迸发”现象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言以概之。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所说的名酒活力迸发其实是“虚虚实实”:有的名酒在切切实实地增长,各方面都有提升,而有的则是虚热,所谓的增长还不透明,不能让人放心。  相似文献   

19.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7,(19):44-44
名酒名酒店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酒水销售的常规渠道。尤其以江苏、安徽、浙江、河南以及深圳等地市场较为突出。在温州,畅销多年的古井贡现在酒店终端很少发力了,现在走的是名烟名酒店加流通的模式,至今销售规模仍然可观。在深圳等地,名烟名酒店在与酒店的博弈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终端酒店在启动市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销量释放在名烟名酒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酒行业实在是过于纷繁复杂,名酒、区域品牌、买断品牌、光瓶酒、高档酒、年份酒、专卖店、烟酒店、终端操作……这些“种类各异”的元素堆在一起,简直弄得人晕头转向。更不妙的是太多的文章、太多的讨论都是拘泥于个案、区域市场以及单个企业的挖掘和讨论,这往往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读者对行业全局的把握越来越模糊,从而陷入一种“盲人摸象”式的体验。那么,如何从这一大堆元素中“剥茧抽丝”,理出一条线索来就成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