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励冒险和创新 处于变革时期的企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需要积极主动,为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出谋划策.转变与变革往往使人们有一种不安全和不稳定的感觉,员工和管理者都易于堕入徘徊等待的状态,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工作.  相似文献   

2.
鼓励冒险和创新。处于变革时期的企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需要积极主动,为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出谋划策。转变与变革往往使人们有一种不安全和不稳定的感觉,员工和管理者都易于堕入徘徊等待的状态,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波 《新前程》2007,(10):I0016-I0022
为达成企业目标.管理者需要员工能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的变化灵活进行调整,帮助企业获得成功。但是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又难免为员工“不知道做什么来帮助企业成功.知道了又不愿做.愿意做又不能做”  相似文献   

4.
管理诊断     
答: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革”时代,管理者应当善于管理变革的阻力。 从员工个人角度出发,以下原因都可能导致他们不愿变革:威胁到个人的既得利益;担心变革后失去工作,导致不安全感和恐惧;对变革的目的、意义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失去支持变革的热情;变革本身可能存在不适当之处,致使有些员工认为当前的变革是根本错误的;员工性格使然,趋于保守的员工更倾向于不接受变革。 抵制组织变革的阻力并不可怕,导致失败的结果是因为没有有效地管理变革的阻力。在消除变革的阻力时,做到下面几点是相当有效的: 作为领导,全盘考虑变革是相当重要的。并且确信变革是因为不得不变。不要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实施变革,反倒弄巧成拙。在变革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地安排好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员工在变革过程中感到莫名其妙。 通过各种手段告诉员工变革迫在眉捷,使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员工知道变革的重要性。变革对个人和组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告诉他们变革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以及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弥补其损失。  相似文献   

5.
好的经理不担心失去那些花时间培养的员工,并认为这恰恰是作为领导者的价值所在. 管理者若能成为员工的教练,其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更自信,工作热情更高,实现更佳绩效表现.如此优势之下,你必定认为管理者都愿意使用教练技术来对待他们的下属.事实上,许多管理者并未对员工施与应当的教练辅导.管理者不愿当教练的原因有三个:  相似文献   

6.
善于倾听     
张中国 《公司》2001,(11):46-46
管理工作与一般工作相似,它是一种亲自实践的艺术。管理者不仅要在自己的领导阶层做出科学的筹划、分析和决策,而最主要的是要经常“深入基层,到处走走”,沟通与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如果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不善于与下属进行沟通,而是只靠各种渠道信息之反馈来进行决策──比如他走到下属中间,发出一通指示后又离开了,员工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他的意思,那么产生的后果是助长了员工们的不理解,以至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正常发挥。他们不愿意在难以理解的领导手下工作,更没有人喜欢与不善于与人…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资源之一,保留住人才,避免人力资源流失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管理者应以4P风格理论为基础,学会识别员工风格,了解四种不同类型的员工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留人策略,恰好迎合其需求,才能有效地留住员工,使他们愿意与企业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德里 《质量春秋》2007,(12):44-45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听到一些企业管理者抱怨自己的员工不够敬业。目前。中国企业员工与发达国家企业员工相比.其敬业度普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为什么会不敬业?很多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态度存在问题。但笔者认为,员工的态度固然是一方面.可同时.企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员工的不敬业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因素,对员工的敬业度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有的温和稳重,以理性分析见长;有的有胆有识,敢于承担风险;有的铿锵有力,不怒自威。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有很高的管理素质,能将自己的特色转化为资本,能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作出果敢的决策……他们就是凭借这些过人的能力和智慧树立起管理者的威信。 威信是管理者从内在思想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它能散发出一种自然魅力,是一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的力量.所以说威信决定影响力。自保险市场开放以来,保险市场竞争主体不断增多,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有的保险公司处于成熟上升时期,需要管理者强势硬朗.从专业和制度的角度去树立威信,有的保险公司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需要管理者敏感果断,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去打造成信。 本期智库,我们采访了三位保险公司的管理者,看看他们是如何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他们有怎样的智慧使员工心服口服,从而使员工全心全意地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激励的能力。1、激励员工。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员工,要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做”,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如果我们用激励的方式而非命令式的向员工安排工作,更能使员工体会到自己的工作的成就感。激励的方式并不会使你的管理权力被消弱。相反,你会更加容易地安排工作,并能使员工更加愿意服从你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企业管理者,你或许希望员工上班8小时能干出10小时的活,业务员能在节假日积极拜访客户,员工能最大限度的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然而,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并非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每个员工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个体人,然后才是一个从事工作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他们更愿意在工作上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喜欢在事事被安排、时时被监督的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明智 《河北企业》2006,(12):54-55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在经历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选择变革之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他们是变革的中心和主角,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态度决定了企业变革的方向和格局。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创意、分析和判断来创造价值和财富。具体说,知识型员丁包括专业人士、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以及中高级经理。因此,在企业变革的过程巾,如何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成为变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组织变革时谁来疏解员工的心理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西超 《中外管理》2006,(1):106-107
管理者不应该忘记:人往往有一种非常强烈地捍卫自己已知和熟悉事物的愿望。当组织处于变革中时,麾下的员工更是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科技》2010,(26):81-81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常会有老总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企业里的一些员工给我的印象特别好:工作认真努力,原则性强……可是为什么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都不喜欢他们呢?并且在工作进行当中大家特别不愿意与这些人合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企业管理逐步由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走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企业要走向人本管理,第一步是学会尊重。不少的管理层常常感叹:现在企业中的快乐员工越来越少,却不知道根本原因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缺乏应有的尊重。员工们很努力地工作,却总是得不到老板或主管们的认同。在这种工作环境下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要办好一个企业,固然必须摆平自上而下的利益关系,让处于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人,在发挥自己在企业中作用的同时,有一个相应的回报。但是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取得相互尊重,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快乐同样是企业管理的大事。从…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推荐理由:很多企业家都希望能够找到使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捷径,为此很多企业都通过不断地变革来保持企业的活力。但在实施变革过程中,企业往往偏重策略本身或组织是否有效,以及员工是否了解,却忽略了他们是否认同和支持.也不知道员工是否具备了执行变革的能力和思维,更忽略了主管是否具备了带领部署实施改变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晓庄 《中外管理》2011,(2):123-123
当一个员工的过失引发企业问题时,许多管理者都在抱怨员工素质和责任心等个人因素。但是,管理者是否认真检讨过公司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呢?正像一位管理者曾说: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制度。不是某些“害群之马”毁掉了企业,而是企业不良的土壤培养出了这样的员工。企业不仅没有理由痛恨这样的员工,还应该向他们道歉:因为是公司管理上的漏洞,使他变成了“坏员工”。  相似文献   

18.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管理中的成功企业都在想办法从简单地累积个人所获知识的同时,转向保证使员工所获取的知识有益于整个集体。而在许多公司中主要依靠数据库来存储既有的知识。但是,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员工在与其他员工的相互影响中学得最多;在寻求信息时,他们更愿意去请教他们信任的同事,而不是查找数据库。 经理人员必须懂得知识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迁移到公司之内,并以特有的方式告诉人们如何真正找到信息并解决问题。比如,要把掌握在个人、网络和关  相似文献   

19.
在东方文化背景中,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人们往往是“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当管理者的公民行为缺失时,就很难得到员工公民行为的积极回应. 如果员工主动要求加班,作为“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在管理理论中可称之为公民行为,原本值得欣喜,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从富士康、三星电子等相关工厂相继传出员工“愿意加班”的消息,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有劳工维权组织认为,员工的极低工资导致他们别无选择.员工为了挣加班费而加班,在“被愿意”的背后,是管理者自己在实施不正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让管理者和员工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比培训学习和目睹问题更能激起员工改变的愿望,更能养育员工改善变革之心。对比不同企业的精益改善后我们发现,不同的企业员工参与程度不同,所收获的改善成果也不同。员工的参与程度是员工改善变革之心的外在表现。因此,如何培养员工改善变革之心十分重要,是精益改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