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布坎南后期学术上的重要理论贡献。宪法经济学的知识传统来源于公共选择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维克赛尔财政理论。宪法经济学以规则的选择为研究对象,以个人主义、理性选择和交换视角为方法论,以"一致同意"和集体政治决策的双层结构为理论基础,以契约理论为政治哲学。文章认为,宪法经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缺陷并存,对我国的经济改革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国富 《特区经济》2006,65(12):286-289
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宪法,对宪法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阐述和梳理。本文对宪法的本质、公共选择规则、政府的权力及其约束、言论自由的经济逻辑和宪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宪法所蕴含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3.
浅析宪法文化之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构和弘扬宪法文化的前提是明晰宪法文化的构成。文章从宪法文化构成内涵谈起,将宪法文化构成分为四部分,并指出各部分涵义及在宪法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从完整性和层次型两大标准入手,论证其划分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建构和弘扬宪法文化的前提是明晰宪法文化的构成.文章从宪法文化构成内涵谈起,将宪法文化构成分为四部分,并指出各部分涵义及在宪法文化体系中的地住与作用,最后从完整性和层次型两大标准入手,论证其划分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吕普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123-130
在分析立宪改革的过程中,立宪政治经济学采取的是有限的契约主义视角、契约式立宪改革立场和个人主义分析模型。宪政规则的重要性是立宪改革的前提条件,规则的基本社会功能、个人选择的时间维度以及规则与公正之间的关联都可以为这种重要性提供论证。就规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为宪政规则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理由,而既定规则下的社会困境则提出了变革宪政规则的迫切要求。然而,制度选择与市场选择的逻辑差异证明不能将市场自然秩序原理延伸应用于宪政规则的选择中,宪政规则不会像市场秩序那样实现自然变革。在进行立宪选择时,必须将立宪改革限定在文化规则的范围之下,立宪改革是在立宪层次上对具有前瞻性、普适性和持久性的宪政规则的变革,而不是直接改变分配结果。立宪改革不仅要设计对政府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的宪政规则,而且还要保有公民变革这种宪政规则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丁海军 《魅力中国》2009,(20):42-42
行政国家的出现导致行政权的日益扩张,使得给付行政与福利行政成为当今行政的最大特点。行政法在控制行政权力与为民众提供给付行政方面离不开宪法的指导,宪法是行政法的根基,而行政法也是宪法实现具体化的主要途径,这是二者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7.
邓肄 《理论观察》2012,(4):46-47
宪法解释权的产生,源于宪法适用主体的多元性。由于宪法适用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存在各完法适用主体对宪法理解的不尽一致。为消除对宪法解释的不一致,保障宪法权威,维护宪法秩序.就必须赋予一个专门机关以宪法解释权,由它对宪法进行最后的权威解释。宪法解释权的本质是一种终极性的裁判权,而不是对于宪法解释的垄断权,因此它并非宪法适用的前提,宪法解释权的授予,不应以民意为归属,而应以智慧为考量。  相似文献   

8.
陈华 《理论观察》2013,(12):56-57
宪法观念作为一个国家宪法实施的构成要素,有其独特的生成机制与实践价值,是事关宪政建设成败的深层次因素.因此,将宪法观念作为审视我国当前在宪法实践方面遇到种种问题的思路,不失为一个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如今,经济学数学化已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大趋势,理性看待经济学数学化十分必要。本文分别从学科教育和社会背景角度简述了经济学数学化的具体表现;辩证分析了经济学数学化的好处,如利于学术交流、将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也同时存在弊端,如抽象的数学语言不利于解释经济现象、存在不可数学化的经济因素和数学化束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根据经济学数学化的利与弊提出使经济学数学化更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珩 《北方经济》2014,(12):32-33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中,再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根据现行宪法第5条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  相似文献   

11.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具体而言,它是指人们关于宪法的知识、思想、观点的认知、评价及感受等的总称。宪法意识包括宪法至上意识、权利意识、守法意识、监督意识等方面。在当下,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宣传普及等方式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2.
刘姗 《魅力中国》2014,(2):371-371
随着我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传统文化糟粕的双重侵蚀下,腐败现象日益猖獗。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浅析当今社会腐败现象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一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宪法与法治建设和时代与社会现实休戚相关,社会转型下的宪法变革,不会引发新旧社会之间更替而产生的宪法质变,它是在同质社会发生结构变化和体制转型情况下,宪法规范、宪法结构、宪法实施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发生的较大局部性变化。宪法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首要前提是具有正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学研究中,就需要考虑到我国国情与经济学原理的结合,从而深入分析我国的经济问题。而这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本土化,从而使经济学具备中国特色,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其经济结构依然存在突出问题,所以就需要顺应发展趋势,实现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  相似文献   

15.
实验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什么是实验经济学?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个人,其中之一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1962,1976)。他获奖的原因是他在实验经济学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人们誉他为实验经济学之父。是他打开了使用严格的受控实验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大门。他的先驱性工作称作“风洞实验”,实际上是先在实验室里实现新的市场设计,然后再到实践  相似文献   

16.
何佳 《辽宁经济》2007,(12):46-47
一、宪政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相关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宪政经济学,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和它相关的概念。首先是"宪法"。古汉语文献中能看到"宪"、"宪法"等词汇,如《尚书》中所谓"监于先王成宪",《国语》所谓"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等,但这些词的含义与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在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中往往把广告视为可以将需求曲线右移的一个工具,但这仅仅是分析"商品供给方出钱做广告"的情形.如果现在把它扩展到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方出钱做广告,则会使供给曲线右移.  相似文献   

18.
李文卉 《中国经贸》2014,(17):140-141
网购作为一种新型运营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本文将通过建立单次博弈模型以及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对网购行为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并针对市场现存的不足,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介绍了用法经济学原理分析公司法规定的意义及主要的经济学原理,指出对法律规则意义、作用的判断,经济学分析主要着眼于效率和经济机制,与法学重视公平有所不同,但基于长期效果的分析其结论往往殊途同归与法学家一致。公司法强制性规定较多,经济学家认为利用企业理论中的控制权概念可以给予解释。本文对公司法中有关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责界定、公司中大小股东关系、对外投资限制等规则,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及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思想起源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比较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经济学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采用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归纳和演化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注重于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和个体理性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在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上,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划清界限,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