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报业》2010,(4):20-22
4月8日,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以下简称错旨导意见》),并就甜旨导意见》的发布回答了记者提问。甜旨导意见》主要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梦 《市场周刊》2011,(2):20-23
出版传媒业上市潮涌 2010年4月,国家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鼓励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文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化企业要迸发活力必须突破金融困境。当前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比较薄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还不够。对此,一是要促成文化产业与社会资本联姻,实现政府与市场、资本与产业的平衡,推进理念、模式和机制"三步"创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二是要多措并举迈向文化金融前沿,融入知识产权证券化进程,政策引导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推动文化新三板资本平台建立,将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4.
《市场周刊》2012,(1):14-19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第一个金融和文化密切结合的文件。文化产业正迎来一轮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纣旨导意见》)。这是继去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新闻出版总署为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大发展制定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在始旨导意,见》发布之际,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其出台的背景、意义以及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目标措施、重点任务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6.
声音     
《市场周刊》2010,(12):10-10
苏州:金融“输血”文化产业 为推动苏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对接.近日.苏州市召开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会上公布了《苏州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谢岚 《商业科技》2014,(31):125-125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合作需求逐渐扩大,尤其是自《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出台以来,文化金融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将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国际实践,提出解决办法和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苏州文化产业在金融业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融资渠道呈现多样化。但同时仍然存在文化资源分散等缺陷导致的文化企业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较高;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缺乏行业投资经验,多元化融资渠道不够顺畅;相关金融配套措施不到位,总体投资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更好融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措施,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融资创新,丰富融资资本类型;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对文化产业资金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郭磊 《对外经贸》2016,(11):66-67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动力。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以及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因素制约,文化企业发展中面临比其他类型企业更严重的融资约束,银行信贷不适合轻资产的文化企业,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大,金融配套体系不完善。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路径:完善间接融资制度,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机制,完善融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在体制改革和政策推进的作用下,外部融资环境正逐步优化,但文化产业自身运行特点使文化企业在获取融资资源时受到较大制约,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及企业共同努力,完善文化产业融资制度,开展金融创新,完备金融服务,增强文化企业内生融资能力,为文化产业壮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即使是发达地区文化资源分配也不均衡。由于黑龙江省在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点,从而决定了黑龙江省金融的发展需要结合本省文化产业自身的路径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发展现状,指出黑龙江省的文化体系构建及金融支持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基于金融支持视角,提出加大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强文化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以推动文化金融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邢星 《商》2014,(35):247-247
十八大之后,中央对文化产业给予政策、金融等一系列的支持。以往,文化企业融资难,缺乏融资渠道,融资平台。但如今,随着中央对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地,文化领域涌现了新的资本融通方式,例如像文化产业基金、文化融资租赁等,本文主要以上两种新资本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南通作为省内文化大市,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金融在加大对南通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支持力度低,专属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文化无形资产交易市场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方面。南通市应从政府、银行、企业、资本市场四个方面建立主导机制,并以法规制度、中介服务、人才支撑为配套机制,构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辽宁县域文化产业进行分析,认为辽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辽宁县域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融资渠道狭窄;文化产业相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辽宁县域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最后针对辽宁县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四点建议:重点发展文化服务业,突出文化内涵;加强对县域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完善法律监管机制,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辽宁的"一县一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化金融可以理解为由文化产业而催生出的一系列金融、资本服务,文化金融主要为文化产业所服务。南京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目前仍旧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小微型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相对狭隘、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过程困难,而市面上常见文化创业金融产品的种类停滞不前,这些综合因素都影响了南京文化金融的再度创新。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政府创建了全新的金融文化产业服务链,启用至今能够有效地调节社会各类资本力量的参与,进一步改善了南京金融创新的历史大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振家 《光彩》2012,(6):8-9
《意见》分八个方面总计29条具体措施,从财税、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国务院近日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八个方面总计29条具体措施,从财税、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其中减税、建立国家  相似文献   

17.
郑悦  刘敏 《中国物价》2015,(3):53-55,65
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小微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小微文化企业面临小微和文化企业的双重身份带来的双重压力,在融资上困难重重。为破解此难题,应从以下方面着力:构建协同网络,统筹"一行三会"监管,完善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优化投融资主体,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创新投融资方式,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大信息透明度,搭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日前,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范围内文化企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受种种羁绊而略显逊色。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从文化企业层面,通过分析文化产业融资困境,力求提出可行的融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正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和2004年7月1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实施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40号)(以下简称“两个《通知》”)都设专章规定事转企单位的社会保障问题,其中涉及养老保险的规定占全部社会保障规定的4/5,这充分说明转企单位的养老保险问题成为转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