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客户,她急之所急,想之所想面对员工,她一腔柔情,十分信赖面对强势,她不怯不懦,有理有节面对问题,她不急不躁,有勇有谋听完她的经历,只觉其性也温和,其行也刚毅。  相似文献   

2.
格里塔·斯托达特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女作家.其诗歌具有悲伤迷人的怀旧情结,同时兼具忧郁理性的特质,这使得格里塔在作品创作中很少放纵自己的情感.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将女性所具有的细心谨慎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诗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将其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从其诗作《连衣裙》对其诗风作的简要欣赏,体会其创作意境.  相似文献   

3.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3,(34):73-73
河南越调表演大师申凤梅虽然离开了她毕生所钟爱的越调艺术,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越调事业,离开了她摸爬滚打的戏曲舞台,离开了喜欢她的一代又一代的戏迷观众,然而她却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越调艺术的经典剧目,留下了她所精心塑造出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留下了她用心血所创造出来的独树一帜的申派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可以是,这一切都是河南越调艺术的宝贵财富,是从事河南越调艺术的后来者所研究与学习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吉本芭娜娜(吉本真秀子)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积极的现实意义,解读她作品中对于人物的细腻描写,可以领悟她作品所表达出的对于人生的积极思考。对其《厨房》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光明和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80周年纪念日。红三十三军虽然仅存在了3年时间,但她所走过的悲壮历程,她所创造的辉煌史绩,她所书写的壮丽诗篇,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  相似文献   

6.
胡赳赳 《走向世界》2007,(24):90-90
苗苗想起了自己的过去。那时她在南方一所大学,她有一条花裙子她错误地估计了北方的天气,她认为她可以穿着那条花裙子穿越山川和河流,来到壮壮的身边。她为此做了长期的准备。她用了一个冬天收拾好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张璐 《走向世界》2010,(15):70-72
济南有一个五龙潭.相比趵突泉的显赫声名,她的名气似乎小得多,如在深闺.而在济南人眼中,五龙潭自有她的妙趣,她的平民化更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8.
为了生存,她和丈夫一起来到荒漠。28年,她种了将近6万棵树,硬是将仅有一棵树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千亩绿洲。她是沙漠里的绿色播种人。在她的倔强和执著面前,顽固的沙漠步步后退。这是她当选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时所得到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部181分钟的电影资料,真实还原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的城市风光、人文景象和外侨生活;一位已近8旬的德国老妇人,向人们诉说着她童年在青岛所留下的美好时光。青岛从未忘记过她,她也一直视青岛为自己的"家乡",正是这份浓浓情意,让她将父亲所留下的珍贵电影资料无偿捐献给青岛档案馆,填补了青岛上世纪三四十年影像上的空白。她曾深情地说:"我出生在这里,我是青岛人,所以我要把这部电影作为礼品送给青岛。"她便是吉泽拉·冯·戈尔达默尔。  相似文献   

10.
她是亿万富翁,却喜欢过荆钗布裙、粗茶淡饭的平民生活;她作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物理工程研究的科技人员,却放弃了多年积累的成果、荣誉与出国进修的机会,两手空空返回了贫瘠、落后的老家……她像她所偶遇的藏医药文化一样神秘;她也像她缔造的“奇正”一样传奇……  相似文献   

11.
偏爱五龙潭     
济南有一个五龙潭.相比趵突泉的显赫声名,她的名气似乎小得多,如在深闺.而在济南人眼中,五龙潭自有她的妙趣,她的平民化更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12.
哈佛的精神 2007年10月12日,在福斯特的就职演说中,她对大学精神的定义得到各方一致赞同.她说道:"那么,让我斗胆提出一个定义来吧.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生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春节,极度寒冷。吴英在看守所里度过了怎样一个年关。外人无从想象。她在看守所里还好吗?她依然满怀求生的斗志吗?她知道看守所外人们为她生的权利所展开的大讨论吗?这是否会最终为她带来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薛峰 《东北之窗》2011,(15):92-93
她同时被四所世界顶级音乐学院录取,她让数位世界级音乐大师一致竖起大拇指,她练琴11年已在国内外钢琴大赛中取得了18次第一名,她在国内外举办过22场音乐会,她就是来自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校的刘一卉,一位18岁的大连钢琴才女。  相似文献   

15.
她没有双臂,但她却一心想飞。她从穷山沟“飞”进了北京,又从四川“飞”进了青岛的一所大学校园;她本是一名学生,可她却常常坐上令人崇敬的大学讲台,成为中国第一个既是学生又是“讲师”的特殊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榆树下的欲望》中艾碧这一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反映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艾碧所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对生活的挣扎和努力以及对社会的反叛。根据艾碧在她人生三个不同阶段对生活的需求及所做出的不同的抉择来揭示其短暂的一生是对男权社会反叛的一生,其爱情悲剧的根源也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17.
银川行     
金秋10月,应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家民营企业老总之邀,我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参加其为拓展自己企业所举办的一个会议。说是民营企业“老总”只是一位年仅三十几岁,年轻貌美的回族女青年。她机敏聪睿,既有回族先辈精明擅商的拼搏精神,又有中华民族诚信友善浓浓情谊,故所经营的企业,从当初几万元起家,已发展成具有200万元固定资产的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在所经营的行业中口碑极好。谈到她取得的成绩,她那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流露出欣喜的目光;脸上挂着掩盖不住的笑靥,但嘴中却平静谦谦地说:“主要是政府政策好,再加上自己…  相似文献   

18.
马金萍同志长期以来工作在结核病防治的第一线,尽管任务艰巨,危险性大,但她20年如一日,踏实肯干,尽职尽责,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虽然她不是手执手术刀的临床医生,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却阻止了许多结核病人因病致困、因病返贫;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京漂女孩从“灰姑娘”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她只有中专学历,但几年的时间,她已是几百万人瞩目的网站业务主管。她的成功让人羡慕,但她为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却只有她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20.
十五年前,我刚刚跨过罗湖桥,来到香港定居的时候,在电视屏幕上第一次看到陈方安生女士。当时的感觉,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东方女性形象。她那身得体的衣着,那副美好的身材,那头黑的卷发,那张端端正正的面庞,那对亮晶晶的眼睛,那两片有棱有角的红唇,那两只迷人的梨涡,以及那灿烂的笑容,总之,她的一举手,一投足所显露出来的气质和魅力,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岁月流逝,人事沧桑,十几年来,港督换了一个又一个,港府高官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陈方安生就象其家乡黄山顶上的劲松,非但始终屹立不倒,反而节节上升。一九九六年,香港主权快将回归中国,陈方安生成为未来特区行政长官的大热门。然而,政坛之路并不是平坦的,许多人不免为陈太担心。陈太却泰然面对。她藉一个晚宴致辞的机会,引述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我不求必胜,但我矢志忠诚;我不一定永远成功,但定必言行如一,贯彻始终;我必将与正人君子并肩,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陈方安生引述林肯这段话,表明她并非争权夺位之人,她将会以大局为重,只要未来的行政长官是“正人君子”,她不在乎屈居人下。 陈太刚正硬朗的作风,令人敬畏;而她光明磊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