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除有效和无效的以外,还有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既不能归入有效合同,也不能归入无效合同,这类合同的当事人,有权依法请求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可以撤销的合同有以下两种:一是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这主要是指:1、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如合同的性质,当事人的资格,标的物品的品种、数量、规格等有错误认识,从而形成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悖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2、这种错误认识对当事人作出判断、表示意思有重大影响。第二是显失公平的合同。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利…  相似文献   

2.
情势变更原则一般是指在合同有效订立后至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继续履行该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该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该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在合同法律领域的体现,其实质是法律对于合同严守原则的纠正和补充,以调节合同  相似文献   

3.
情势变更原则一般是指在合同有效订立后至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继续履行该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该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该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在合同法律领域的体现,其实质是法律对于合同严守原则的纠正和补充,以调节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冲突,促进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情势变更原则是体现国家在合同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时为实现社会实质公正而采取的一项原则……  相似文献   

4.
“显失公平民事行为”的主客观要件新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司法解释及学界对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定义存在诸多不足,在确定要件时,必须厘清市场均价与即时公平价的区别;另外,一方获利而另一方无重大损失,一方存在欺诈、胁迫、趁人之危的动机和行为等,均不是民法意义上的显失公平情形。  相似文献   

5.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双方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依法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乃至第三人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6.
破产撤销权和合同保全撤销权都是为了债权人利益设置的,其设置目的、设置原理有相同之处,但是合同保全撤销权是在债务人未丧失清偿能力的情况下设置,破产撤销权则是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情况下设置,二者在适用范围、可撤销行为的主观构成要件、可撤销行为的发生期间、撤销权的行使期间、撤销权的权利主体等诸多方面又存在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二者在以上方面的立法区别,以期更好的理解、适用和完善撤销权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预售合同备案与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1.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预售合同备案登记只是将办理登记备案作为预售人的一项强制性义务,而不是作为预购人为保护其不动产变动之债权请求权所享有的一种权利。登记本身既不产生新的债权债务,也不产生物权效力,因而对于预购人的保护相当有限,登记备案保护的似乎是商品房预售的一种管理秩序,而非合同当事人依约享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其次,对于商品房预售备案的法律效力,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十四条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第四十六条规定,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第五十条规定,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相似文献   

9.
按我国现行的《担保法》规定,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形式,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这种民事责任行为,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确立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是按法律规定和保证合同的约定履行,如果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是否还履行保证责任呢?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二款的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无效合同的民事行为没有履行的不再履行,正在履行的要停止履行,但是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因合同无效,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合同双方仍应根据其过错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仍应根据其订立合同时的过错承担保证责任,那么,保证人因哪些过错承担哪些保证责任呢?笔结合有关法律法规,谈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小企业》2006,(7):64-64
合同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依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权利。《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1.
郭守杰 《财会月刊》2011,(8):I0011-I0016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B.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一经撤销,则视同无效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无效 C.可撤销合同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13.
实施审计监督活动的机构和人员构成了审计主体,同时也是审计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之一。审计法律主体须履行审行义务,并享有相应的审计权利。本文侧重国家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主体的审计权利及其行使和审计义务及其履行谈些粗浅看法。 一、审计主体的审计权利及其行使 审计主体的审计权利是审计主体在审计工作中应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审计主体行使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相似文献   

15.
《财会月刊》2007,(6):64-70
<正>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16.
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是保险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分为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保险人解除合同必须受到严格限制。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规范保险人行使其合同解除权的行为,充分保障作为弱者一方的投保人的利益,有必要从法律上对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条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限制。  相似文献   

17.
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撤销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权的行为,得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债权人的撤销权与代位权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债的保全制度,这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它为维护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从而确保债务清偿提供了制度基础。撤销权行使的司法实践表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远比法律规定要复杂得多,因此,必须正确、深刻地理解法律,准确、灵活地运用法律。  相似文献   

18.
在保险合同关系中,投保人负有如实告知义务,但是实践中投保人时有故意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向保险人虚假陈述或隐瞒实情,构成对保险人的欺诈.对该欺诈情形,保险法从故意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角度,规定了保险人享有合同解除权.但是从整个法律体系来看,对于欺诈,民法以及合同法同时赋予了相对方以撤销权,而保险法作为民法的特殊法,并未明确规定保险人在投保人欺诈时是否享有合同撤销权.对于该问题,司法实践认识不一,理论研究也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应该行使政府采购合同撤销权,并从法律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相应理由,以及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撤销权的立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订立合同主体的资格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可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合同的主体,可以依法签订合同。作为合同主体的“自然人”比“公民”的范围要广,它不但包括本国人,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根据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所谓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有所不同,并由本国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