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通过创新平台投入大量政策资源刺激创新,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在该发展模式下,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后,集群会更加依赖政策资源还是能够摆脱对政策资源的依赖?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将产业集群竞争力分为创新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之间的关系。以10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DEA三阶段分析法,对政策资源依赖进行量化;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规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的关系特征存在差异,且受地域和行业影响。具体地,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创新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的相关性不显著,市场竞争力在部分地区、行业与政策资源依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制定合理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政策、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是工业企业的生命线。引进先进技术,并使引进的技术内化,加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真正活力。近代章华毛绒纺织公司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章华毛绒纺织公司的技术引进包括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机器设备引进具有的先进性、配套性和渐进性特征,以及引进技术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增强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内化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使企业扭亏为盈,获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韩国和巴西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趋势明显分化,对比发现,工业地位变化对经济发展走势产生重要作用,而工业地位差异变化源于工业竞争力差距拉大,工业结构变迁是导致韩国和巴西工业发展分化的内在原因。两国工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差异主要表现在,政府作用机制差异导致工业竞争力不同,产业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工业发展持续性不同,利用外资方式差异导致自主发展能力不同,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差异导致技术水平不同,收入分配差异导致需求结构变化对工业升级带动作用不同。目前,我国相比巴西工业增长存在较大动力和潜力,相比韩国我国工业持续发展面临更大的结构性跨越。工业升级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工业结构与要素结构、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经济增长与社会分配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均已改变,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发展战略遇到了巨大挑战。本文力图从本土市场效应的角度,探讨市场分割状态下国内市场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以便寻求中国制造业出口战略的调整方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越依赖本地市场的企业或行业,在本地市场规模越大时,出口竞争力越大,这验证了"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这也表明了国内市场对我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加速化,使得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的竞争力正从工业经济时代的成本质量管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效率管理转变。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是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其价值链重构有赖于技术进步和软创新等中介变量。创新驱动蕴含着人力资本等与创新相关的资本类型和形式,对经济的影响正超越传统生产要素,它所要维持的是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力,表现为硬驱动和软驱动两方面。硬驱动与传统观念上的技术进步相对应,软驱动则在制度、政策等柔性层面辅助于技术进步,两者共同推动了价值链重构。行业技术进步对价值链的推动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企业单个技术进步则依赖于自身努力,体现为价值链分配中向高端的转移。软驱动对价值链高端两侧的影响呈不对称性特征,从而导致了“跷跷板”效应。  相似文献   

7.
黄丽秋  王媛玉 《经济师》2014,(10):46-47
随着政府对住宅和商业地产宏观调控的加大,工业地产已经成为房地产投资与开发的热点。我国工业地产起步较晚,目前已具有一定规模,然而在十余年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存在于市场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之中的问题和缺陷也逐渐显露。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从创新投融资体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专业化程度及转变政府职能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决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工业地产本土竞争力,推动工业地产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对华技术转移的加强和深入,在增强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一方面带来了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垄断局面,中国本土企业产生依赖心理,导致本土研发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对促进和改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中国需要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华技术转移效应进行冷静思考,以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并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李峰  李锦秀 《时代经贸》2009,(12):39-39,38
海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不高,工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过于依赖旅游产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创新科技、发掘人才为核心,以突出产业优势为特点,以产业升级为手段,以生态经济建设为目标,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海南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等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的依赖区域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依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6,(5):14-26
与经济发展的一般阶段划分相呼应,并且参照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本文做出中国农业发展总体上已经完成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阶段,正处在解决农业生产方式问题的第三个阶段的判断。本文揭示,一方面,由于土地经营规模的制约,农业出现了资本报酬递减现象,显现出作为一个产业缺乏自立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农业产业特殊论为代表的传统观念禁锢了农业发展的政策思路,使中国农业开始走向过度依赖补贴和保护的道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任务迟迟不能破题。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对不利于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传统观念予以澄清,从经验上揭示中国农业因规模不经济而面临的困境,从政策上建议通过改革,破除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妨碍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考察美国产业创新政策可以发现, 美国产业发展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美国政府精心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径, 并通过各种法案支持和引导产业创新沿着政府规划道路发展。 其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以强化创新主体和加强 “产学研政” 合作等。 为了使上述产业创新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些辅助性政策, 包括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与鼓励军民融合。 美国产业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的启示包括:逐步从政府直接投资模式向间接支持和激励模式转变; 紧紧围绕提升工业国际竞争力打造产业政策, 避免过度金融化; 努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重视对产业创新政策的动态调整; 紧抓重点领域, 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瑞典国家技术发展局,是主管瑞典应用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政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制订应用研究和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通过对新产品、新方法和新系统的支持,提高瑞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除此以外,还肩负对瑞典社会上的个人发明者给予资助和咨询,使发明者研究成果转变为商品。近年来,瑞典加强了对社会上的个人发明和创新活动的支持,并在组织形式上又有进一步改进。在瑞典国家技术发展局里,在各专业执行部门中都设有技术市场及项目跟踪,在制造和产品发展部,专门设有产品和发明、发展处,促进发明处,使发明和创新工作做得活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动态的观点探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层级结构、功能及层次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还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小生境中创新的产生、社会技术体制对创新的选择和社会技术地景对创新的选择三个阶段。而后分别从企业、区域与国家三个层级进一步考察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改进和扩散的演化过程,指出层级间个人或集体行为有机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根据不同层次影响创新因素的特征进行有效政策定位,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彬 《经济师》2014,(6):90-91
我国以发展外向型工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成效在亚洲区域生产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尽管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技术依赖和贸易趋同劣势,我国制造业仍然保持竞争力。亚洲区域生产网络进入到了全面创新阶段。而我国长期在国际分割生产中过度依赖国外技术问题并没有得以较好解决,单纯依靠传统的转型思路并非完全适合我国外向型工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情。为稳固和提升我国在亚洲区域生产网络中制造业地位,有必要从问题根源上深刻反思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技术引进的现状与方式.指出引进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消化吸收、扩散创新以实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由此论证了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机制、文章最后介绍日本“引进技术网络”的经验,并提出我国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扩散创新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更为显著,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提升,推进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增强在某种程度上会推进这一转变过程,实现工业发展的两个转型,增强区域工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贺俊  陶思宇 《经济纵横》2019,(10):64-7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最初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技术支援到依靠归国科学家和自力更生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再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国工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企业主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为主要的技术来源,再到后来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竞争,特别是民营企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逐渐形成了内生、自主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当然,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仍然任重道远,针对技术标准、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和复杂生产装备等仍受制于人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日本、韩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日本和韩国为扶植汽车工业自主发展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及汽车企业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所采取的策略,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牛君 《时代经贸》2010,(22):67-68
德国联邦政府在近些年来在技术政策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尝试,而政府对区域聚集企业的扶持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一个政策创新。本文通过概括和评价德国近些年来在聚集效应方面的政策而提出中国政府应在创新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实施基于区域聚集的技术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