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后,在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传媒影响力剧增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为获取利润,通过大众传媒重塑消费观和制造消费欲望等方式,操纵人们的消费心理,使消费由前工业社会的一种基于本能的自主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基于资本利益之上的被操纵、被控制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这种行为形成了一种以纯粹的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以及生活方式,这种消费以及生活方式被称为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部分,转型效果的优劣是每个城市乃至国家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动态规划和因子分析方法为工具,首先阐述了不同城市社会转型效果比较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应用SPSS软件对筛选对9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得出辽宁省各个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效果的排名,给资源型城市和国家提供一定的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厉以宁从经济学视角对中国社会转型所进行的探究独具特色。本文对厉以宁先生的转型发展理论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制度变革,其中集体经济制度持续时间最长,它使家庭财产范围缩小,家庭基本生产功能被集体组织取代,父母制约子女行为的能力下降.在这一前提下,家庭裂解变得相对容易.由此大大促进了农村家庭的核心化进程.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由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开始于8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非农就业逐渐成为其主要谋生方式.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家庭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动,但也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和"不协调".无论家庭还是公共机构,要努力适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从家庭内在制度和社会外在制度建设和完善着手,提升不同代际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使家庭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此间,尽管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但也存在和积累了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用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来分析,很难讲得通.被称之为中国经济"悖论".以下就三个典型悖论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转轨:内在特性、演进逻辑与前景展望——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所经历的坎坷,为我们系统研究和总结"中国式转轨"的内在特性与演进逻辑,提供了丰富而又真切的素材.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点,瞻前顾后的考虑中国经济转轨的内在规律以及未来改革中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以及最终实现经济转轨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基于此种考虑,本文基于中国式转轨的主观、客观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中国式转轨的客观特性以及主观政策驾驭转轨进程的内在逻辑,最后对中国式转轨进程的未来之路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所极力主张的“节欲论” ,还是备受凯恩斯主义学派推崇的“节俭悖论” ,都不能真正解决现代经济学所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 ,转变我们的“发展”思维模式 ,重新寻求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消费理念 ,或许会成为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结构、组织与制度:中国社会转型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总体上可以从结构、组织和制度三个视角进行分类和把握。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并且把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划分为社会转型的普遍解释基础、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解释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三个层次。研究的三个视野以制度为研究支点,向上可以连接到结构背景,向下可以引入具体的组织要素分析,从而搭建了一个社会转型研究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出信用作为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只有在以资本为基础的流通中才会历史地出现。当代资本的金融化是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体现,是资本在超越自身限制的过程中生成的。马克思认为资本在流通中面临三重限制:(1)消费;(2)现有等价物;(3)市场范围。金融在流通中的嵌入缘起于资本对这些限制的超越,信用基础的扩大使金融能够与技术和制度相互协调,打造新的运行机制,从而形塑了以金融规则为约束的制度安排。然而,流通中的限制根源于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资本的金融化并不能彻底解决流通中的限制,但其仍然具有相对强劲的发展趋势,因为金融的社会性能够跨越制度的属性组合资源,从形式上调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会导向一个虚拟化的经济模式,实质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芬兰生物学家格迪斯在1915年出版的著作《进化中的城市》中认为:"城市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同样,村落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机体。那么这个有机体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结构和生命逻辑?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并未予以关注。文章认为,"户"是村落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村落有机体的"细胞";"人"是居住在"细胞"空间中的细胞核,细胞核携带着遗传基因。在"人"的自我生产过程中,不断促使细胞分裂、繁殖,从而导致具有血缘纽带关系的机体组织的发育和生长,最终形成村落有机体;个体细胞的生长包括分裂、繁殖、死亡、再生、重组、侵入等多种生命形式。在结构上,村落有机体同样遵循细胞—组织—器官—有机体的生命结构。在机体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细胞功能开始分化,某些细胞(空间)发育成为村落有机体的"器官",以整体大于个体的方式增加有机体生存能力的原则,接替或整合个体细胞中的某项管理功能,从而实现群体细胞的控制,达到群体细胞协作的一致性;按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有机体包含"经济、政治、思想、血缘、伦理"五种关系,相对应的,文章认为,村落有机体具有"经济、政治、思想、血缘、伦理"五大器官,它们分别以"经济中心、行政... 相似文献
13.
利益关系作为调节社会各阶层的基础关系,对经济社会能否成功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引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协调应当有效兼顾当前改革和未来发展的两个目标,统筹平衡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需要,有效协调城乡、阶层、地区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凝聚发展能量,为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奠定基础。文章分析了当前社会利益协调的目标、存在的现实矛盾,探讨如何协调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弱可持续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弱可持续性的相对效率准则”。对2005-2013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4种类型的环境资本转化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不同步,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开放度和政府支出对可持续性的影响不显著,教育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可持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可持续性呈负相关关系。与此同时,在区域上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进行了有效的理论省察,并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本质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同时,它还作为一股社会力量、一个过程范畴、一种阶级属性和一种价值形式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由资本范畴不难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由资本逻辑管控着的社会,“是”与“应该”的矛盾贯穿这一社会始终.由于资本宰制所体现的逻辑落差,资本批判的张力得以凸显,资本拜物教得以“祛魅”,资本世界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作为批判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新范式和普遍接受的发展观,现已成为全球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主导思想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纲领,但其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距引人深思。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性分析,为深刻认识当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局限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工业文明的战略转型以及人类新文明的构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改革先行者,经济特区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1979—2020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和汕头5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中国早期经济特区发展效率,对各具特色及时代特征的5个经济特区40年来差异化发展以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新契机,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经济政策与市场波动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以Baker等(2016)的方法为蓝本重新构建了适合中国新闻媒体用语习惯的术语库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发现该指数是造成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然后将经济政策进一步细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三大类,并按行业计算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相对于特定政策类别的暴露程度,发现债券市场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且受影响的渠道较为集中;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股市波动的影响在微观层面显著而在宏观层面并不显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股市波动来说在控制了净出口和汇率变量时均有显著影响,但对于债券市场来说只在控制了净出口变量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产学研联盟的深入发展,对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研究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生成机制尚未得到系统的解释。运用嵌入理论发现,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生成过程本身是一个由关系嵌入而促进信任产生的动态过程。从关系密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关系持久性、关系互惠性嵌入等层面系统阐述了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赵淑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51-55
文章选用中国2012-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组织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组织资本对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构成要素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的作用路径,即创新资本对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对财务绩效具有抑制作用;流程资本对研究投入存在负向关系,印证了企业管理能力支撑的规模扩张会抑制前端性强的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