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克服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为各级政府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明显具有过渡性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收入制度改革滞后.财政收入机制在其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针对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完善我国的财政收入管理制度.稳步推进税制改革.真正建立起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8):6-10
步入“过剩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应加快构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机制。长期稳定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是:(1)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以“需求”、“供给”双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系。(2)培育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12):16-16
近几年来,广州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从2001年的246.19亿元增至2005年的371.3亿元,年均增长10.82%(同口径增长16.45%)。全口径财政收入(含预算内、外收入,不含社保基金收入)从2001年的411.8亿元增至2004年的547.21亿元,年均增长9.94%(同口径增长14.19%)。广州地区组织的一般预算收入(含中央库、省库和市库收入)从2001年的876.37亿元增至2005年的1,501.77亿元,年均增长14.41%。为继续做大财政“蛋糕”,确保“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我市的主要思路和举措是:一、积极扩大招商引资。总的思路是做大三产,做强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以来,国家财政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和突破口,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财政收入长期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家财力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2013年各地在提高财政收入增速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由于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国家正在进行结构性减税,加之,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因为政府将在改善民生和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加大投入。对此,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非常重要,本文就怎么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闰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对此,笔者认为银行支持水利建设应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江西省会昌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和改革创新的原则,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合力兴水,强化防汛保安、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北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谋划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财政与经济相关理论角度,以聊城市为例,对地方财政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及其比例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影响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相关因素.笔者认为,要实现地方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地方财政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稳定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有了较大增长,对实现粮食产量的"八连增和全国第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水利投入机制不完善、供给难以匹配需求的现实,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滞后,制约着现代化大农业战略的推进。从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各级财政状况看,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金融投融资为辅助的水利投入机制对于解决水利供需矛盾很必要。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县级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规模持续扩大;但在财政收入扩大的背后,仍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危害经济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县级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中收入失真问题,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危害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以财政支农资金绩效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条件已经成熟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实力和国家财力大大增强,全国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2万亿元突破到2006年的3.9万亿元,每年均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的增幅,按照经济一般发展规律,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