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贵刊已经陪伴我走过两年的时间,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把杂志捧在手中的那份感动。因为它.我渴望创业的激情与日俱增,因为它,我寻求超越自我的那份执着始终保持理性。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但我知道,我内心是躁动的,一个个科研人员创业成功的案例时刻在挑拨着我的神经,让我兴奋而迷茫。阅读贵州是我准备进行创业的积累,其中一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编读交流     
《大众商务》2005,(1S):60-60
我是《大众商务》的忠实读,期期都买。觉得里面那些商人成功的经验及在成功道路的艰辛很值得我学习,我现在是一名大专生,很早就对经商感兴趣,我想如果以后有可能的话我也会踏入商界,所以从现在起我就开始涉读商务及财经类报刊杂志,其中《大众商务》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相似文献   

3.
罗西  柳艳 《新智慧》2005,(10):27-28
几个升迁无望的人 朱彤(男,32岁):我是进入公司后,才知道有个王副总经理是我老乡。开始那阵子,他常热情地邀我到家里吃饭。可半年过去之后,我发现公司里的同事对我总是不冷不热的。有人背后说我是通过那位老乡开后门进入公司的。最要命的是,这位老乡大哥在公司里声誉不好。而我此前一点也不了解,就这样我不明不白地形象大损。终于有一天,王副总另攀高枝去了,我成了孤家寡人。我现在非常苦恼,我错在了哪里?就因为无意间站错了队,背上就贴了一张“不得升迁”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张焱 《大众商务》2003,(8):38-38
那是在我从事销售工作六个月的时候,我做的是保健品营销,当时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工作难度极大,我几乎就要放弃了,因为我的销售额在公司是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学经济的,也没学过MBA课程或者金融,但是我创办过好几个公司。每次,都是我拿着项目去找投资人,但是先后遇到过很多问题,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教训,我的这些看法,主要是站在项目持有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变化中的关系,成长中的人脉王丽,药业集团售后服务部经理我和燕子是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她是我的顶头上司也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女强人。同事私下告诉我,燕子的学历低,所以对学历高的女同事有些敌视,让我小心。一次,燕子在应酬中喝多了,我送她回家,一路上听她讲了不少事。她把我当朋友看,我很惊讶也有些高兴。虽然知道了她的很多“秘密”,但我一直对别人守口如瓶。  相似文献   

7.
郭梓林 《新智慧》2005,(14):41-41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职务是销售总监,董事会还应承了一定的期权。临行前,他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准备大展宏图,并邀请我抽空去看他。不久。他又告诉我,他要离开那家新公司了,理由是那个企业的化氛围实在太差,而他不适应权力斗争。我感到有点儿惊讶,便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他说:“我在家里等着原来的公司找我回去,因为我在那里的业绩很好,而且我走时他们是极力挽留的。”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郭梓林 《新智慧》2005,(5):41-41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职务是销售总监,董事会还应承了一定的期权。临行前。他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准备大展宏图,并邀请我抽空去看他。不久,他又告诉我,他要离开那家新公司了,理由是那个企业的文化氖围实在太差。而他不适应权力斗争。我感到有点儿惊讶,使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他说:“我在家里等着原采的公司找我回去,因为我在那里的业绩很好,而且我走时他们是极力挽留的。”  相似文献   

10.
6年前,我怀着美好的创业心孑身来上海的。在我的观念里,上海是个花花世界,是创业者的乐园!尽管我很多条件都不具备,但我想碰碰运气,希望出现奇迹。  相似文献   

11.
上一回提到王小姐要向我介绍一位特殊朋友时,特意说“肯定是我的知音”。说来也是她有心,因为两天前,当我们进入Damai Laut休闲度假村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一个高尔夫球场,我的“高而呼”引起了王小姐的注意,根据她的说法,我的这种表现,说明我对高尔夫肯定是“有识之士”,要不然哪会如此兴奋?我当即表示:只是初学者,但是很喜欢,说者也有意,听者更有心,她竟然像我肚子里的虫子一样知道了我的那点心思:在异国他乡看到如此美妙的场地,谁不想一试身手?  相似文献   

12.
阿晨  可心 《新智慧》2006,(6):70-70
曾经有一个女同事是我的竞争对手。为占据赢家位置,我干劲特别足,上司也常夸我有悟性。不过每当我有个新创意提出来,都会被对手抢白,说这里不新鲜了,那里是“炒冷饭”,我实在不明白,自己的素材就那么落伍吗?  相似文献   

13.
我以前是做生意的,因为一次失误把赚下的15万亏了个精光,后来靠朋友借的3000元做治风湿的“武当神贴”起家,厂家把我取得的成绩宣传了一通,很多业务人员加我QQ、给我写邮件、给我短信、给我电话咨询,问我快速成功的销售方法,有什么很快的方法搞定客户等等。我依靠“武当神贴”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我想对销售新人谈一下我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是怎样东山再起的。  相似文献   

14.
丁丁 《新智慧》2007,(12):84
我的“婚姻存在”是出嫁那天,妈妈递到我手上的。当时,我以为会是一大笔钱,打开一看,发现只有1000元。我用失望的眼神看着妈妈,妈妈却笑着说:“这是我特意为你们办理的‘婚姻存折’,以后每逢值得纪念的日子,都可以存一笔钱,等到老的时候,里面除了钱,还有无限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徐敏 《全国商情》2007,(11):48-50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知遇之恩     
一冰  罗平 《新智慧》2007,(7):29-29
2003年,我辞去公职,来到深圳。原以为深圳遍地都是机会,可等我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人才济济,工作根本不好找。为了节省费用,我经常步行赶到各类人才市场发送应聘资料,最后我不得不停掉手机,只留下了一个电子邮箱作为联系方式。然后我每天都上网查一下邮件,可两个月过去了,我的邮箱仍然是空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繁华背后     
临近春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小朱到车站接我,只见他西装笔挺,满面春风,从一辆崭新的马自达轿车里出来,我甚是奇怪,车不会是偷来的吧,这厮才比我早工作一年,哪有钱买车。  相似文献   

18.
吴欧  罗罗 《新智慧》2007,(5):57-57
工作忙或者累的时候,我会找小时工过来帮我收拾一下屋子。有人因此说我是“地主婆”,我知道这当然是开玩笑,他的意思是说我为什么不自己做家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范伟军老师好:我是西南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看了你们编辑部出版的那本《千方百计离成功近一点》后,我燃起创业激情。我大学的专业的应用化学,但我以后并不想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我想自己创业从事服务行业,但考虑到自己社会知识很缺乏,也没有什么资金。可创业这一直是我的梦想,希望你们能多给我一点建议,非常感谢!敬听回音!  相似文献   

20.
马子亮  子能 《新智慧》2006,(7):57-57
我高大英俊,站在哪里都威风凛凛,人们很是羡慕我,我也以此而自豪。因为我干工作卖力气,且文笔又好,所以,局长便任命我为代理秘书,并言明三个月后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