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发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圈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本文通过对三个地区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对三个地区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北京房地产》2007,(7):56-56
近年来,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发展布局,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加上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该区域成长的催化,一直蓄势待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已经迅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之后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处于作  相似文献   

3.
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出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圈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珠三角、长三角还有环渤海这三个经济圈从土地的面积来讲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居住着三分之一的人口,但创造了全国GDP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被国家列入重要区域发展规划,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该都市圈健康快速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圈隆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将有助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的加速崛起。本文从区域金融发展及金  相似文献   

5.
黄金走廊     
自2003年起,城市间的高速铁路工程成为国内各大经济圈关注的焦点,长三角与珠三角争速,广东的城际高速铁路与沪宁高铁相继动工。广珠城铁可以让珠三角内任何一个地级市和香港之间的行驶时间将缩短到一小时之内。而沪宁高速铁路的开建,无疑会大大提升长三角的竞争力。当初预言珠三角将先于长三角建成“一小时经济圈”,  相似文献   

6.
经济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中国具有这种意义的经济圈,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外,还有环渤海地区。如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杨开忠教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对长三角、环渤海及泛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挖掘长三角与其他主要经济圈的物流业用人需求差异。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较发达,而从快递业、批发业、连锁零售业、运输业的从业人数、业务量、门店数等统计数据可知,长三角与其他经济圈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4,(84):34-37
珠三角和长三角一直以来是很多人眼中的一对“冤家”,随着“泛珠三角”美好经济圈蓝图的浮面,会不会对长三角形成“威胁”而导致其坐立不安呢?  相似文献   

9.
"住宅开发+商业开发与持有"均衡互补型的综合服务商模式能够平滑宏观调控的周期波动,而招商地产已经抢得先机。招商地产董事长林少斌扩张版图:自2004年开始走出蛇口,进军全国,经过近年的努力,已初步完成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核心的全国性布局。其中一线城市土地储备占39%,二、三线城市占61%。  相似文献   

10.
王晓秒 《物流技术》2012,(19):48-50
首先概括了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的整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战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保障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策略,以促进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然 《价值工程》2021,40(27):48-50
铁路物流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为了解决长三角、环渤海与珠三角区域内部分城市中存在铁路物流效率不高的现象.通过选择铁路运输业从业者数量、铁路物流货运量、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服务业增加值等因素作为其投入产出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与对2014~2018年三大经济圈中各个城市铁路物流行业的效率情况进行了测算并以2018年铁路物流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基础的技术目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铁路效率领先于珠三角,并且珠三角地区中省市存在铁路物流资源投入浪费,建议珠三角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精准定位限制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物流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分析 东部地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这 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主体.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以上.通过对它们的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我们发现.从主导产业来看.三大经济区域具有同构现象。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两省主导产业雷同,它们的优势产业都有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服装及纤维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作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分析得出.由于区域内产业雷同.会导致产业内部争夺原材料和各种资源性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竞争加剧.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因为就每个省区的主导产业而言.它们的规模足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同时,造成对电力等各类能源在该区域的极度紧张,在区域内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首先概括了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的整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战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保障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策略,以促进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物流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沈珏 《楼市》2006,(12)
立志扎根杭州2005年初,万科提出了重点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王石也曾表示:“未来长三角地区项目将成为万科主要收益来源,大约会占总额50%。”去年3月,万科与南都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包括万科持有浙江南都20%股份,这次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关键是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已是各界的共识。本文试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重点就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地区一般指京、津、冀、鲁、辽“三省两市”,广义上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作为推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的实力比较微弱,2003年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总量相当于长三角的45.3%,比珠三角低10%。在中国经济总量中,长三角占17%,珠三角占9%,而京津冀地区仅占8%。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拟找出问题所在,并依此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童焱 《房地产导刊》2005,(21):28-28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青岛,有着“名牌城市”之称,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山东半岛都市群的龙头,无论是城市竞争力,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消费者投资和收入预期,都是其中最好的一极。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邹毅  刘力 《北京房地产》2008,(12):104-105
京津高速铁路连接了我国东部沿海的3个区域: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圈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共经过7个省市的20个城市。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导刊》2013,(12):42-42
未来20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而目前展现在中国人面前的“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三大都市群的崛起将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广州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多年来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房地产稳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