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能够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卖粮,激发农民卖粮积极性,科学调剂粮食价格,提高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粮食储备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推进粮食经济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一国家粮食储备局。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现阶段粮食储备体系包括四个部分:①战略储备(“506”);②备荒储备(“甲子粮”);③后备储备(专项储备);④周转储备(商品储备)。  相似文献   

3.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专项粮食储备以来,对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如何管好用活粮食储备,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  相似文献   

4.
出口国的粮食储备管理 美国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年产量一般在3.3亿-3.8亿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出口量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50%。每年约有其总消费量40%左右的粮食进入储备。因此,美国的粮食出口和储备对世界粮食市场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江西作为粮食主产区,积极探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流通主体、国有粮食企业转制、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完善浙江粮食安全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以坚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前提,实行从追求区域内的产需平衡向市场化的供需平衡转变,从单一依靠国家计划和国家粮食部门的供应保障作用,向依靠发挥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双重作用转变,确保省内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有饭吃、吃好饭。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农业大省,属粮食产销平衡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省份,地方粮食储备尤显重要。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部署和要求,建成了“功能互补、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地方粮食储备新格局,使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去年以来该省统一开展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审计,暴露出该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缺陷漏洞,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发展眼光,未雨绸缪,筑牢粮食安全体系,保持粮食供需总量的平衡尤为重要。本文从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储备、生产加工、批发到零售市场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的完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粮食银行是面向农民开展的一项以存储、销售和加工粮食为主要经营业务,服务于农民的新型组织形式。粮食银行在农村有着深厚的发展背景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大课题。外汇储备转型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报告提出,外汇储备转型的重点是加强能力储备.建立兼有能力储备、外汇货币储备、外汇债券储备和战略物资储备的综合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1998年4月份中央决定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实行顺价销售,对粮食落实按定购基准价为保护价,敞开收购的政策。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把农民愿意出售粮食收购上来,发挥粮食部门主渠道作用,农业发展银行实行资金封闭式运营,需要多少资金,贷款多少,坚决不打白条。...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粮食银行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全国首家粮食银行在苏州正式挂牌运营之后.粮食银行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山东、江苏、浙江和湖北等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粮食银行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不同发展运作模式。我国粮食银行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熟于90年代,迄今有20多年的历史。因此.粮食银行在农村有着深厚的发展背景和社会基础.90年代之前的粮食银行虽然没有正式注册和认可.但以代农民保管、加工和兑换粮油为基本形式的雏形早已在农村生根发芽.早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今目的粮食银行运用银行理念来经营粮食.调节粮食供需关系,稳定粮价,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其构建仍然是在原有雏形基本功能上进一步延伸.逐渐深化和发展,日益趋向于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企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  相似文献   

15.
粮食流通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奕 《乡镇经济》2004,(2):15-17
粮食问题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的改革深入,我国粮食的供给问题得到解决,但粮食的流通体制问题却一直困绕着我国政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也就是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粮食流通体制,不仅是巩固改革成果的需要,更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一、粮食流通体制转变的理论分析粮食流通体制的转变过程实质上是制度的变迁过程。制度的变迁就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替…  相似文献   

16.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之一。总结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成都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市场粮价,减轻财政负担,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在粮食全面推向市场化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港北区国有粮食企业经几年的实践体会认为: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新型粮食购销体系,才能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为确保储备粮的质量良好,避免粮食陈化。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探索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本文就如何安全做好国家粮食质量和检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浅议。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率先进行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成功地实现了体制转轨。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市场供求稳定、国有粮食企业转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对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