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永靖 《活力》2014,(7):74-74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阻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赵本山就曾在在小品《卖拐》中将心理暗示的运用以艺术的夸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就会雪上加霜。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理暗示是一种心理反应现象,是指借助某种手段或周边环境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使个体在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情况下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思想、观点、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心理过程。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心理暗示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善学生的动作技能,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因而,应当深入分析心理暗示对高校网球教学的影响,探究心理暗示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本文首先对网球教学中心理暗示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球教学中开展心理暗示的前提和方法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通过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给孩子带来对事物的积极的认识和体验,而心理暗示又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带来影响的,因此张贴激励性的标语对于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同时它也从侧面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4.
心理暗示改变组织细胞促进将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在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那么,如果我们要采用心理暗示来影响孩子的话,就要做到比较自然,并且让孩子在无意中接受。  相似文献   

6.
鸟笼效应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每天,我们都会不断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暗示,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使人觉得郁闷不安。以下几种快乐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7.
心理暗示是近年来心理学中研究较多,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方法。选取处于康复期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个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心理暗示对康复期老年病人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股指期货推出后极强的(做空)心理暗示,A股市场从二季度开始相继进入中期调整,使看空的投资者可以借股指期货来获利。由于股指期货初期的参与者以散户为主,资金出于对新市场的敏感和谨慎态度,敢于隔夜持仓的交易并不多见,交易者大多选择盘中了结和当天收盘前出局。所以,即便行情出现较大幅度的连续下跌,  相似文献   

9.
暗示是一个把自己的意向传达给他人,并能引起他人反应的社会行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暗示不带有强制性,它只是诱发别人怎样去做,并不一定要求别人非要这样去做。暗示引伸到企业文化管理中则是强调通过创设暗示机制,以促进企业员工的思想共识、企业的整体形象、特别是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创设暗示机制“学会与他人生活”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对世纪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对人们生存模式的新要求。人与人之间知识资源共享的联动、合作,人与人协调共事,相互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人与人之间在共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心理暗示训练对运动员跳马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激发运动员训练的动机,提高运动员兴趣和效率,从而提高中运动员对跳马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潮商》2012,(1)
如果汉字也有表情,那么喜悦的宇一定是红色的,悲伤的字一定是黑色的。与2010年两相对照,你会蓦然发现:2011年,中国民企的“字”更多地会给人一种灰色的心理暗示,就像这个变动不定的年份。  相似文献   

12.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给孩子带来对事物的积极的认识和体验,而心理暗示又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带来影响的,因此张贴激励性的标语对于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同时它也从侧面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十条标语:一、时间在流逝二、一天过完不会再来三、今天不走,明天要跑四、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五、此时打盹,你将做梦;而此时学习,你将圆梦六、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七、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八、一天一个蛋,刀斧靠边站九、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十、心纳天地比海阔,志存高远凌绝巅  相似文献   

13.
九州 《中外管理》2011,(8):120-121
作为团队领导人,你的口头禅不仅是属于自己的标志性符号,更可能直接影响他人的心态感受和行为状态。事实上,口头禅也能成为一种领导力。正所谓"言由心生"。如果你的心里充满阳光和自信,那么你的口头禅也自然是正向和积极的。不要小视心理暗示,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好以下形式的口头禅,你一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它们的作用竟如此之大。而你的下属,更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韩少功在《暗示》中探索了新的小说形式,紧扣自己熟悉的民间生活,展现了自己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切,对民间社会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肖坦 《企业文明》2011,(4):74-75
关于"暗示",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1.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2.一种心理影响。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暗示是一种指使人,管理人、影响人、化育人的方法、技巧和手段,而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使用象征和隐喻的过程中,不断求解,创造出新的意义,超越了感性现实,获得了永恒的艺术价值。暗示和超越是象征和隐喻的生命符号。  相似文献   

17.
读心术     
一个人的肢体语言会暗示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想法、感觉。业务人员愈能“阅读”客户的肢体语言,就愈能掌握到面谈时的气氛,碰触到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生活之友     
心理暗示的作用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 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它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营销吸睛在楼市遇冷的2014,眼球效应被开发商越来越多的运用,不论是炙手可热的大牌明星,还是有深度有观点的专家学者,都成为了各大楼盘开盘时的常客。除此之外,开发商选择与楼盘气质匹配的明星,利用其良好的人气、口碑和公众形象,无疑是对购房者的一重一重心理暗示,明星与楼盘形象的重合,正在为开发商争取更多的信任及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运用设计的特殊教学手段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心理暗示,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