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世界》2007,(12):5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内涵丰富、新意十足。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相似文献   

2.
关于财产性收入的话题在国内已被热烈讨论了一年,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增加财产性收入本身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居民对于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障碍又给我们提出了难题,如何应对这些障碍来快速、稳健地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这是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要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公平合理的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毛箬 《财会通讯》2008,(4):10-12
从制度层面讲,我们应该着力于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构架,来增加更多普通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受访专家认为以下八方面有关政策方面的制度设计,都是我们亟需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消费率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而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增加民众收入的一个重要思路:创造条件让更多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要增加民众财产性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相应政策措施,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以来,"财产性收入"概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然而,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官方定义中,对"财产性收入"概念的认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这体现为在财产、租金、财产增值收益等多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据独特地位,是一种依赖于财产而存在的非劳动性收入,其本质特征在于"产权属性"。依据产权理论,从产权所包括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能出发,将"财产性收入"重新定义为"产权性收入",并厘清财产性收入与相关范畴的关系,进而化解有关财产性收入的一系列分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995~2007年间实体和虚拟经济冲击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人均GDP表示的实体经济冲击对全国和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具有更强的解释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人均流通市值对财产性收入波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城乡区域看,1995~2007年间实体和虚拟经济冲击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具有不同的门槛效应和不同的弹性.推动城市化、让更多居民分享资本市场发展成果和增加居民收入,是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毛箬 《财会通讯》2008,(4):12-15
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大陆股市开始活跃,沉寂多年的居民股票投资热情得到空前释放和增长。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约1.3亿户,总市值约26.26万亿元,其中总流通市值约8.3万亿元。可以说,近年来人们领略财产性收入的魅力首先就是来自股市的“赚钱效应”。  相似文献   

10.
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农村土地收益,但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即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缺失、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不完善以及审批制度低效,使得农民无法从土地中获得除农业收入以外的其他财产性收益,制约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因此,应该改革土地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征用机制、规范土地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长沙2013—2017年统计数据,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小,波动明显,地区差异大,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分别是红利收入、出租房屋财产性收入、利息收入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收入。政府应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建设等方面多给予农村居民引导和帮助,促其财产性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西部十二个省区市的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和结构的变化分析,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西部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命题,本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创造条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是前提条件,其核心是拥有对土地产权的自主处置权或交易权,使农民通过家庭承包而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与城市通过出让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起来;农民土地使用产权在市场中合法交易流转是充分条件.它主要包括两个领域或形式,即农业生产用地内部之间的交易流转和农用土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在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的前提下,真正"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得以形成,流转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至于农地转非交易流转,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在现有土地征用制度框架内,主要靠增加征地补偿费等行政手段来改进,本文阐释此路径不能很好解决问题;一是本文提出的路径,即打破现有征地制度框架,允许城乡土地产权平等进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靠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机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达到土地效率和利益公平的统一,这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内生、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8~2009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入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规模、组成、变化以及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采用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将每年的收入差距分解到各个收入成分的贡献,并发现与其他收入形式相比,财产性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是最高的,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也在迅速扩大,这一现象值得重视。本文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分析,发现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我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比较研究,寻找陕西在财产性收八方面的差距、不足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广大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薛薇 《数据》2008,(2):48-4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理念首次进入党的报告,引人瞩目,深得民心。人们期盼着更多财产性收入早日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7.
在为居民创造财产性收入的软硬环境建设方面,美国政府注重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家庭的财产性投资非常注重层次化。美国个人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等资产收益以及房屋租金收入。财产性收入是美国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仅次于薪资收入。据介绍,美国家庭投资分成两部分:保障性投资和积累性投资,而且他们往往是在进行保障性投资的基础上再去进行积累性投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完整的论述,提出许多新观点,其中"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其中的亮点之一。作为一种新提法,对这句话的含义要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国当前的经济生活来理解。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含义,尤其是针对目前群众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多方面创造条件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包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初次分配结构、推进制度创新,使群众财产性收入合法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郭田勇 《数据》2010,(12):1-1
年终岁末,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又到了资产盘点的时刻。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产性收入成为人们收入的一部分,百姓手中的闲钱多了,年底进行理财总结与规划的必要性更为凸显。而就在十年前,大多数居民都还不太熟悉理财这个名词,因为那时无论是国民经济收入还是居民个人收入.都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理财已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甚至已经进入全民理财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土地》2009,(3):29-3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他们所拥有的最直接、最能产生收入的财产无疑就是土地。所以,让广大农民依法获得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就成了保障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