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奇清 《乡镇论坛》2011,(30):14-14
1994年.朱桂栀与丈夫从农村辗转到了北京。丈夫开出租车,她摆摊修鞋.孩子在北京上幼儿园。不久,丈夫出了事,她要带着儿子回老家。这时,善良的房东摸着孩子的头.低声地叹息道:“这么聪明的孩子.要是能留在北京读书,前途不可限量……”朱桂栀听了,决定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带着儿子留在北京。  相似文献   

2.
《辽宁经济统计》2006,(3):45-45
在人的耳蜗里,存在着1.5万到2万个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就不能再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而这种损伤多是不可逆的。所以,父母应该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周围的声音环境,保护孩子的听力。  相似文献   

3.
绑匪来电     
金凤 《乡镇论坛》2009,(30):30-31
夏日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家”。接通电话,一陌生的声音传来:“是XX吗?”我答“是”后,那声音突然变得很凶恶:“你给我听清楚,你丈母娘和孩子都在我手里,你马上筹10万元,不许报警,我就在你家里,只要看见警察或警车,立马儿撕票!”  相似文献   

4.
一直不知道他是怎么爱上她的。 他最喜欢像个孩子般趴在她怀里,脸颊紧贴着她的胸脯,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 “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这是她大一时写的诗,她从小就觉得自己的心跳特别快,有时候运动稍微剧烈些,心脏就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似的;即使渐渐长大,仍然是只要爬上两层楼,就仿佛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扑嘴扑腾。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学习理财应从孩提时就做起,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我开始教育孩子如何理财。当孩子知道钱的用途时,我就注意从细小处入手教他。让他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有时还让他自己去“挣”钱,使他逐步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6.
自己的选择     
裳迪 《财会月刊》2010,(10):I0026-I0026
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勤劳的家庭。桑博是这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只有8岁。每天早上上学前,桑博的母亲都会用甜美的声音叫醒桑博和他的哥哥姐姐:“早上好,孩子们。今天会是美好的一天。”  相似文献   

7.
只差一毛钱     
公交车上,售票员边报站名,边喊着乘客们买票。 一中年男人从衣兜里摸了半天,掏出1元钱,递给乘务员,低声说:“我到东直门。”  相似文献   

8.
柏婧 《河北企业》2006,(12):70-71
“和砷”发怒了:闺女你不能交洋男友 2001年秋天,王刚正在河北涿州拍摄电视剧《日落紫禁城》,在英国伦敦留学的女儿王婷婷打来越洋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娇羞而激动:“爸,我交了个英国男朋友。”王刚的心头一紧:“孩子,爸不反对你交男朋友,可你为什么要找个英国人呢?这多不合适呀。”“爸,彼得人很好,我们是真心相爱的。”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愈加重视。然而时F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做父母的,一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于严厉,另一方面又不去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有的父母整大忙于赚钱,没工夫辅导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孩子学习成绩门门都得考高分;有的父母经常聚集他人在家里“搓麻将”、“打扑克”,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却要求孩子不受于扰,专心学习;有的父母无心看书看报,无节制地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如果考不上好成绩,连少儿节目也不许看…·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这样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8,(5):89-89
“汤”(Soup)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喝汤时要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呷汤时则发出“丝丝”的声音,“丝丝”的声音和“SOUP”这个词的发音很相似。另一种说法是“Soup”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德文“Sop”。即一种浇有肉汤或浓汤的面包。  相似文献   

11.
人物     
《厂长经理之友》2013,(9):12-12
8月13日,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曾成杰案分析——中国民间金融与企业家生存环境研讨会”上,万科董事长王石透露薄熙来任重庆市委书记,曾邀请他前去见面,自己因不愿为“唱红打黑”背书,便选择了拒绝,他为自己当时没有前去告诉薄不同的声音而反省。更呼吁企业家注意反省当前环境,该发言时不要沉默,并与民间智  相似文献   

12.
秋安 《中外企业文化》2011,(9):I0041-I0041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关键是要会教育孩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告诫过父母们:“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平常人”就是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3.
解剖品牌力     
一、盲目超生——抚养无力,自乱阵脚 我国品牌超生现象严重,一个牌子打响了就借势多生几个,等“孩子”生下来后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个“孩子”老感冒,那个“孩子”经常咳嗽。“孩子”多了,奶水少了,加之企业缺少正确引导的能力,“孩子”便很难养活。结果造成品牌核心价值的严重缺失、虚脱、断链,为品牌发展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4.
大年三十晚,母亲一直在电视机前打盹,我们叫她去睡觉,她却说:“叫财门的孩子就要来了,我等等。”零点大钟响起时,三个小男孩的声音也在门外叫起来,母亲兴奋地一边开门一边把压岁钱和糖果放入小孩们的手中.一边得意地对我们说:“我就说他们一定会来的,这是上年的约定。”看着满心欢喜的母亲和孩子们,我明白是诚信让人快乐。  相似文献   

15.
爸爸叫打工     
卢仁强 《乡镇论坛》2008,(21):46-46
村里人问孩子:“爸爸呢?” “打工。” “这孩子真聪明。”村里人一笑而过,孩子接着玩。  相似文献   

16.
罗影 《英才》2008,(7):116-117
在北京新光天地的咖啡厅坐下,周围回荡着优雅的钢琴曲,杜聪拿出湿纸巾仔细擦了擦手,低声说道:“昨天还在四川。” 从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到奢侈品云集的北京高档商场,杜聪经常要经历这样落差极大的心理转换。  相似文献   

17.
《大众标准化》2009,(4):6-10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对这个小黄金周,您有什么特别的安排?您有意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个痛快吗?那可要注意游乐设施安全了!  相似文献   

18.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不同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才比评的声音,要洗耳恭听、倾耳细听,要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和反思,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动力,听出鞭策和警戒。  相似文献   

19.
演讲辞的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结合而成的。演讲辞的表达必须充分注意借助语音表情达意这一口头语体的特征。以往人们研究口头语作时,比较重视“上口”、“入耳”、“易懂”这些效果。上述三条,无疑是口语表达应该注意的。但是,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仅仅求  相似文献   

20.
“买房子,主要考虑到孩子将来能上好的学校”“孩子上学方便,学校就在附近”“孩子能上好学校,房子还能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