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男 《财会月刊》2008,(3):I0003-I0003
人在社会交往中最讲究脸面,但在古代,“脸”与“面”大有区别,是不一样的。在古代,“脸”的最初意思指“颊”,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涂胭脂的地方,即颧骨部分。《韵会》解释说:“脸,目下颊上也。”梁简文帝《艳歌行》记载:“分妆间浅靥。绕脸博斜红。”白居易的《昭君怨》中有“眉销残黛脸销红”。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虫叫胭脂虫,有一种饮料叫“草莓星冰乐”,很少有人会将饮料与昆虫联系起来。近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星巴克连锁咖啡店为了减少使用人造色素,宣布改用胭脂虫提取物为“草莓星冰乐”饮品加色。有专家称,这种胭脂虫着色剂可能会引起哮喘者过敏。消息传出,让不少“星巴克”的忠实消费者惊出一身冷汗。“虫子也能做咖啡?”“胭脂虫到底是什么?”“胭脂虫着色剂真的安全吗?”面对众多疑问,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住《咏秦良玉》诗中赞誉凤凰山金音石:“兼长翰墨世俱钦,一袋征袍万里心。艳说胭脂鲜血代,谁知草檄有金音?”。明末抗清女英雄秦良玉草写军事檄文,发布文告等,都用凤凰山所产“金音石砚”。  相似文献   

4.
《上海小企业》2007,(9):22-23
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31年的上海氧化铁颜料厂,是一个地道的传统制造企业。在两种机制较量、企业生死存亡的时刻,是什么促使“一品”转变的呢?是技术创新。“一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传统老工业企业蜕变的过程:一个即将倒闭的老国有企业,通过“生存危机引发战略思考”,通过战略制定、实施,特别是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品牌、掌握了技术,使企业从传统的颜料制造业,转化为颜料产业现代服务业,使企业走出困境、走向国际,走上做大做强之路。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典文学泰斗曹雪芹的皇皇巨著《红楼梦》中人物老吃的“红餐”里有道菜叫“胭脂鸦片”,很多人对此费尽思量要推出这道菜,但难以说出个“子丑寅卯”。京苏菜特一级大师薛文龙特请教“厨王”胡长龄,又翻书琢磨,引经据典,最后到江南考察,原是江宁老鹅,缘在鹅肉一腌便显胭脂色。这道菜一经推出,便大受食客青睐,身价倍增。 无独有偶。南京建郊区内一家知青办的路边大排档,搬进室内起了“勿忘我”,精菜淡食,独特的宣传,充溢着质朴粗犷的情调,引得老知青纷纷驻足入店,细细品味往昔的磋跎岁月;一些如今事业有成的老知青甚至开…  相似文献   

6.
近日,和业内的一个朋友聊起温州鹿城区南塘5组团小区业主大会获得社团法人资格,对于该业主大会成为民事主体后行业规则的调整改变以及物业公司的应变处境,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在业主大会兔唇上涂抹了一层胭脂吗,何必大惊小怪?!笔者触动心境,想起一首古词:“我见他斜戴花枝,朱唇上不抹胭脂,似抹胭脂。  相似文献   

7.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女性使用化妆品已经成为传统、礼节和时尚。近几年,我国化妆品市场己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从传统单一化的红胭脂与红唇膏,发展到今天包括眼影、唇膏、粉底、胭脂、指甲油等在内的一系列绚丽彩妆。目前国内有30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比10年前几乎翻了10倍,全国销售的品牌也多达3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支蜡笔、第一支水彩颜料、第一支油画颜料、第一支丙烯颜料、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以独特“双马头”为标志,“马利”牌颜料的出现,为中国美术的历史赋予了太多色彩。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曾说:“马利发展的历史,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利的成长与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冲破西洋颜料霸权  相似文献   

9.
一0直以来,很多人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以为乳制品是外国舶来品。其实,据历史记载,早在2100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认识牛乳并饮用牛乳了。如2100年前《史记·匈奴传》中的“人食其肉,饮其汁”,即为饮马和牛的奶汁。1500年前《齐民要述》详细记载了用牛、羊乳制造干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有一块鲜为人知的税务告示碑,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年任江苏巡抚时在泰州所立。据《泰州地方志》记载,这里还拥有一座我国古代唯一以“税务”二字命名的桥梁,叫“税务桥”,有用“税”字命名的街巷。不仅如此,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用“税务”命名的商店,如税务烧饼店、税务包店、税务超市、税务小吃,乃至以“税务”命名的居委会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以溶胶为介质,用燃烧法(700℃)合成纳米陶瓷颜料,烧成温度比传统方法降低了500℃,而且将传统方法的二次煅烧改为一次烧成,生产过程无需球磨,大幅度减少了能耗。同时,原料离子混合更加均匀、高效,工艺流程紧凑,降低了合成颜料的成本,减少了色差。所合成的颜料发色高效、稳定,可直接加入釉料中,在高温煅烧后发色,  相似文献   

12.
布洛 《政策与管理》2008,(14):116-117
每当葡萄酒杯触到唇边,就有一种恍惚的感觉是在和“过往”对话,品尝葡萄酒就好像是欣赏沉淀在瓶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文学泰斗曹雪芹皇皇巨著《红楼梦》中人物爱吃的“红餐”里有道菜叫“胭脂鹅片”,很多人都极想再现这道菜,但难以说出个“子五寅卯”。京苏菜特一级大师薛文龙特请教“厨王”胡长龄,又翻书琢磨, 引经据典,最后到江南考察,原是江宁老鹅,缘在鹅肉一腌便显胭脂色。这道菜一经推出,便大受食客青睐,身价倍增。 无独有偶。南京建邺区内一家知青办的路边大排档,搬进室内起了名“勿忘我”,精菜淡食,独特的宣传,充溢着质朴粗犷的情调,引得老知青纷纷驻足入店,细细品味往昔的磋跎岁月;一些如今事业有成的老知青甚至开着轿车去…  相似文献   

14.
会计与文学艺术黄强一向被人们普遍误认为“古板”、“冷漠”、“严肃”的会计学者,其实也有多方面的兴趣。有关会计形象、会计人物、会计工作的描写,早已在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中有所记载。“孔子是第一个会计”经典著作“四书”中的《孟子》,是最早记载“会计”一词...  相似文献   

15.
邓倩 《秘书工作》2012,(7):40-40
在清华校园内,大礼堂以西、工字厅以北有一座自清亭,亭前立有一尊石碑,上面记载着此亭的来由,刻有“为清华园内古亭……”的字样(见附图)。此处是清华校园内一处重要景观。一段时间内,学校接到很多信件和来电,对此处“尻”字的用法提出异议,认为属于不规范用字,应写为“原”。  相似文献   

16.
“无色漂”并非完全无色,只不过是更接近无色和水中植物的颜色,如浅绿色、灰色等等。 笔者的“无色漂”是这样加工的,挤少许花青色国画颜料,滴几滴水,用牙签调匀。颜色浓淡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7.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常常与齐国的国王臣僚贵族们赛马,下的赌注很大,经常赛输。孙膑知道情况后,就对田忌说:“你只管下赌注,我包你取胜。”田忌听信了孙膑的话,就与齐王及臣僚们下了千金的赌注。赛马前,孙膑告诉田忌:“你用你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马,用你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  相似文献   

18.
2002年9月7日,郭某以960元的价格从该市某农机自选商场购买“维利”牌铡草机一台,回家用不到两小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新机器顿时嘎然而止,经仔细查看,发现该机刀片脱落,刀唇断裂,机架严重损坏。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郭某先后3次找经销商交涉,要求退货或重新换一台,但毫无结果,于10月8号愤而投诉到12315。  相似文献   

19.
王吴军 《乡镇论坛》2011,(36):48-48
在古代,哥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兄长。《旧唐书·王琚传》中记载道:“(唐)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唯有太平。”’这里唐玄宗说的“四哥”是指唐睿宗,他是唐玄宗的老爸,而唐玄宗却称他为“四哥”,可见,在当时父亲是可以称“哥”的。还有,在记载唐玄宗的儿子李琰的《棣王琰传》中写道:“(李琰说)唯三哥辨其无罪。”这里李琰所说的“三哥”,是他的老爸唐玄宗,  相似文献   

20.
趣说屏风     
雷辉志 《乡镇论坛》2014,(33):32-32
屏风,是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中国早在周代就有屏风,其开始是专门设计置于皇帝宝座后面,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当时称为“邸”或“康”。据《孔明堂位元》记载:“天子斧康南向而立”,“斧康”即画有斧纹的屏风。到了汉代《史记》亦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尝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之说,说明“戾”到汉代已称“屏风”。其形式也从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