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经济研究》2001,(12):3-10
农业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1世纪初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在农业发展的战略上作重大调整,加快实施关系我国农业发展全局的科教兴农,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村城镇化、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七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都市家庭农业:城市化危机、战略价值与支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家庭农业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城市食物供应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程度的大幅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助推了能源、食物和生态三大战略性危机。都市家庭农业以其多功能性在缓解这些危机方面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而推动我国都市家庭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以提供相关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企业为基石的具有高度集成性和便捷性的都市家庭农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及其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济全球化形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加入WTO,必将加快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因而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整是21世纪我国农业经济和贸易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高树兰 《经济论坛》2002,(3):23-23,28
目前,绝大多数乡村还没有正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农民仍以家庭自我保障为主,国家,集体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助。面对弱质的中国农业,面对占全国人口80%的中国农民,农村社会保障应该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应该看到,21世纪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农村21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全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千差万别。受地方财政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制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逐渐开放也将迅速提高国内农业的国际化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21世纪初应当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定位为就业和赢利,抛弃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强加在农业之上的那些既妨碍农业发展又妨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附加功能。为此,必须对我国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民进行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构建适应于市场农业发展的农业政策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业贸易保护体系建设始终是全球各国国家贸易政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完善我国农业贸易保护体系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完善我国农业贸易保护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贸易保护体系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春香 《生产力研究》2006,(10):169-170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文章在综述了国外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付子顺 《经济经纬》2003,(4):104-106
当前,我国存在着诸多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强调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相结合,必须重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内部规律和环境条件两方面的问题,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区域资源尽快转化为产品和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把农业率先推向21世纪,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农业生物产业竞争的加剧,各国纷纷构建自身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以应对挑战。首先分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对当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总体上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体多翼双力”的国家自主创新网络体系,并围绕自主创新环节具体构建了知识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制度保障、创新服务4个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