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没有思想就活不到未来,但有了思想也未必就能豁然开朗。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很彷徨,强调文化和思想的企业,在开始的时候,企业的生意并不一定会好,生意一旦不好,老板就会慌。周胜很清楚这一点,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慌张来自于对未来的不可知。从2003年到现在,艺之卉把外界的怀疑变成了一个又一  相似文献   

2.
CEO的TQ     
最近,我的朋友参加了一次有关3G创新应用的会议之后感叹说,原来如今的通信业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链条与边界空前混乱、模糊,一切都与他原先头脑中的产业地图相差很远了。这位朋友是国内最早琢磨互联网商业应用的人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曾最早在报纸上撰写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专栏,一些如今业界颇有分量的人士当年也曾是他的读者。这几年他潜心于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生意,对自己的生意领域思考得很透彻,对科技变革也一直十分关注,但仍然觉得这个商业世界变化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相似文献   

3.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7,(3):102-103
回头的新希望对于广东省新塘镇新丰制衣厂的老板郑晓应来说,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他的生意正好实现了一个轮回:从内销到外销又回到内销。1996年之前,郑晓应主要依靠生产中低档牛仔裤每年盈利几十万,“刚刚够温饱”,直到有个朋友介绍了一单几百万的外贸来料加工生意后,拿郑晓应的话来说才算是“发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与一个在变电站从事运行工作的朋友闲谈,当问及工作上的事情时,他显得特别高兴.他说他们变电站最近建了一个"温情厨房",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企业以人为本温暖的人文关怀.何谓"温情厨房"?笔者对这个新鲜名词倍感好奇.朋友说,那就是企业给每个变电站建设一个颇具现代电气化与人性化的家庭式的生活厨房,电磁炉、电饭锅、电冰箱、电热水器、消毒碗柜等等现代电气化家庭必备的厨房设备一应俱全.因此,让孤单枯燥寂寞的变电运行人员倍感企业对员工的悉心关怀.  相似文献   

5.
好时先生是美国20世纪的伟大企业家。他只上过4年学,15岁就到兰开斯特的一家糖果店当学徒,19岁得到姨妈的帮助在费城开始了自己的糖果生意。1897年,好时先生将焦糖生意以100万美元卖出,唯将制做巧克力的技术和牌照自己保留,他认为巧克力有更光明的前途。随后他在宾州的德利镇买下了一个农场,并且在那建立起了他自己的巧克力工厂。  相似文献   

6.
来自浙江温州的金先生到江苏常熟做服装生意已经有13年了。十多年来,卖的衣服不计其数,但始终都在一个9平方米的档口。去年初,他拥有了自己的女装品牌,就琢磨着要给自己的品牌找一个更好的平台。其实,他早就看好了常熟天虹服装城,紧挨着长途汽车站,与常熟服装城就隔着一条宽度不超过20米的马路,是人流物流聚集的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展壮大了,效益却降低了。作为威名服装连锁店的总经理,王威怎么也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只感觉到,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企业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多,他的指挥越来越不灵了,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企业的物流、财流、销售经营状况全都是一头雾水。如果碰上他出差,情况就更糟。由于无法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做出正确判断,许多生意被别人抢了先。正当王威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一位老同学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为了帮助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中小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北大方正集团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设计了一个“决胜之道——方正‘协作…  相似文献   

8.
一位朋友从巴黎旅行归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天,朋友漫步到法兰西剧院附近,远远地就看见了一个乞丐。那是一个典型的欧洲乞丐:金色的头发蓬乱擀毡,胡子拉碴,穿着厚厚的夹克和牛仔裤。只见他跪坐在足有双人床那么大的薄毯上,一样一样地放置他的家什:番茄酱、芥末酱、蛋黄酱、醋……还有许多种朋友叫不上名字的东西,但看上去多数是调料。发现有人在看他,乞丐抬头冲朋友友善地一笑,天真亲切,朋友大着胆子用英语跟他打了个招呼。他继续一笑,算是回答。于是,朋友得寸进尺地问他:"你有那么多东西了,还要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鲁著 《中国石化》2006,(10):85-85
一位爱好哲学的朋友说:“日头正午.是最辉煌的时候.也是西下的开始:”虽然说的是自然现象.不能与企业的发展进行简单的类比,但他的说法.还是不禁教我想起了巴尔扎克那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一个商人不想到破产.如同一个将军永远不准备吃败仗.  相似文献   

10.
看了这个题目,你不要以为黄鸣是个卖热水器的小商贩或经销商,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太阳王”。虽说热水器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产品,但黄鸣却卖出了名堂,其企业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商,他也因为这项生意而成为中国第一位、并且两次登上联合国讲坛的民营企业家。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也特意邀请黄鸣与她共进午餐……  相似文献   

11.
良性竞争     
一个朋友,是一家民营公司的总经理,这家公司全部由年轻人组成,从事电脑及软件业务。由于他们正确的市场方向选择,合理的管理方式,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原因,公司发展很快,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公司从十来个人发展到百多人,生意也红红火火。因为公司里都是年轻人的缘故,公司管理层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以各种方式加强大家相互的交流,每个人工作得都很愉快。 然而有一天这位总经理老兄对我说他遇  相似文献   

12.
望梅止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成语,“望梅”为什么会“止渴”呢?是因为人们情不自禁的进行联想,仿佛在极度干渴的情况下,“梅到”唾涌。探其根源,这也是由于人们有吃梅的经历才有止渴的回味,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梅子的味道,恐怕结果就将是熟视无睹。由此可见,联想是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的。曾经有这样一个发明的故事,一名记者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正在为打扫新近装修的房屋忙得不亦乐乎。记者到访时他正蹲在窗台上,不时用手中的玻璃片的断口处清理因油漆窗框滴落在玻璃上的油漆点,喀哧几下后断口就不锋利了,于是他在窗台上把玻璃再磕掉…  相似文献   

13.
上个月,遇见一位老朋友,一家企业的领导。他向我分享了许多他们公司成功的精益项目事例。眉宇之间,我能体会到那种卓越的精益领导人的自豪以及对精益的信念。与此同时,他又抛给我一个"难题":他总觉得在推行精益方面,员工的惰性很大;很多事情,都得他亲自推动才能执行到位。这位朋友的苦恼,我也是感同身受,也一直在思考,在摸索。  相似文献   

14.
眼下,不论是IT媒体,还是大众期刊,充斥于版面的是裁员、亏损、重组、破产等字眼!如果再问问身边IT企业的负责人:近来生意如何?相信许多人会唉声叹气:“难啊!” 有人说,现在是全球IT行业的“寒冬”,即“外因”导致企业业绩下滑,这叫“生不逢时”。 一位朋友在软件公司作市场部经理,他的观点是:现在全球IT行业面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一位陷入困境的企业家朋友约我商量,一见面他就叹气,真是一夜回到了85年(他是1985年开始创业的)。这位朋友的情况并非个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刺激了经济复苏,但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小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制造业,遭遇普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6.
瞬间4:在平安保险担任区域经理职务的黄昊在2007年的9月去温州出了趟差,当地分公司总经理开了辆崭新的奔驰600来接他,就在黄昊对当地员工的富裕程度惊讶万分的时候,那位分公司总经理却解释说,"这车是我下面一位‘老板业务员’的:这位保险经纪原来是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2007年觉得生意太难做了,就干脆把自己的公司卖了,然后每天在我们的保险公司准时上下班,而且每月超额完成任务——他有那么多老板朋友,随便一个电话就能卖出好几万元的保险,足够每月的业绩了!"据说,平安保险公司的温州分公司有不少这样的"老板业务员"。但是这也决非是温州的当地特色,在2007年,整个浙江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在掀起一股不小的民营老板"退役"潮。  相似文献   

17.
绍兴罗美芙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美东来自浙江温州,在绍兴从事面料生意已经十多年了.对于公司在中国轻纺城家纺行业的未来走向,他心里早已描摹定型:由布及衣,到床上用品,向终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在采访的过程中,卢美东直言不讳地说,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创新型人才,到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更离不开高端管理人才."机会由人创造,把握好市场机遇是一方面,然而更重要的是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强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江西新余见到柳汽用户吴有珠的时候,他刚刚从乡下的老家赶回来。在简单的寒暄之后,这个中年汉子开始向记者谈起他的用车经验。"背靠"资源丰富地区做煤沙生意吴有珠的生意主要是在新余和南昌之间拉煤和河沙。他向记者介绍,新余矿产资源丰富,特别盛产煤,每次他们都是开车到山上的煤矿去排队拉煤,然后运到180公里外的南昌去卖。"不光我做卖煤的生意,新余的很多车主都做着这样的生意。"吴有珠告诉记者,"其实,从新余到南昌一个往返,大约只需要12个小时,但是现在要排队等煤,所以一个月只能跑十二三个来回。"  相似文献   

19.
运送电缆生意养家糊口在安徽天长,有很多生产电缆的企业。车主王玉良的主要生意就是拉电缆到全国各地,偶尔也做一些零担货物的运输。"过去我经常去江苏,距离近,生意也不错。现在江苏治超抓得很厉害,超过50%的车罚1000元,超过100%的车罚2000元。我的车标准载重1.95吨,过去都可以拉4~5吨,现在已经不敢去江苏送货了,每次赚的钱还不够交罚款的。"王玉良有些沮丧地说,"现在除非要拉的货物不超载,我才敢去江苏。"在丢失了家门口生意的王玉良,现在开始以跑长途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意来源,河南、山西是他的目的地。"现在不能去江苏,只能靠跑长途赚钱了。"  相似文献   

20.
也许胡振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在他人生的前三十多年里,还只是一名教师。而就在他四十五岁那年,一个突然出现的想法闪过眼前,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灵机一动给他带来的不仅是一段五味陈杂的经历,更是一笔"蓝海"中的大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