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零售业如雨后春笋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零售业专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各大零售企业的切肤之痛,人才缺失也成为零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零售业人才似乎遵循这样的“潜规则”:中资零售人才往外资零售跳,外资零售人才纷纷转行。  相似文献   

2.
商业聚焦     
外资零售巨头陷中国困境 沃尔玛“绿色猪肉事件”还未完全落幕,家乐福又传出诬陷顾客事件,这仅仅是全球排名前二位的外资零售巨头数不清的负面新闻中的“沦海一粟”。在本土市场的业绩大幅放缓之际,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不过,外资零售巨头的扩张之路却一直伴随着产品质量问题、价格体系不透明、诚信缺失等负面新闻。如何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保持业绩可持续增长,同时又兼顾社会责任,仍是外资零售巨头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3.
零售企业竞争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零售巨头在今明两年会在全国快速发展,我国零售企业目前正处在“激战前夜”。从博弈论的角度,运用豪泰林模型分析我国零售企业的边际成本劣势和空间位置优势。说明只要我国零售企业积极应对,注重成本控制,外资零售巨头的进入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我国零售服务业如何“与狼共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承东  陈强 《商业研究》2002,(2):98-101
入世后,中国零售服务业将在几年之内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逐渐进入中国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全球零售“巨 头”咄咄逼人的势头,我国零售服务业与国外大型商业集团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根据我国零售服务业对外开放现状 和我国零售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采取对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胡永铨 《商业研究》2002,(20):121-123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 ,是影响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态势和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因子。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剖析了外资零售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婧  方烨 《市场周刊》2004,(40):8-8
零售业向外资全面放开大限将至“今年12月11日,外商投资我国零售领域将取消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面临全面开放,自愿连锁成为国内零售连锁企业寻求做大做强之道的新形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11月15日接受记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朱青 《商界名家》2004,(8):39-43
随着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之日的临近,国内零售业的惊慌之声越发此起彼伏。今年夏天,在杭州举办的“2004年中国零售高峰论坛”活动中,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爆出“2005年国内本土零售业会全线败退”的惊人之语。当时,坐在会议台上的曾参加中国入世谈判的龙永图表现得异常激动,他把目光投向台下发问:“你们承认节节败退吗?承认的请举手!”台下默然。在这个时点,简单地批评政府对零售业“过度”开放,似乎已经没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关于中国零售业的警世危言,已引起本土零售业的重视。除了突围,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新民 《国际市场》2007,(12):10-12
外资零售连锁店加快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扩张。中国零售业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但是,诸如恶性竞争、外资零售企业的不规范经营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并尽快制定应对之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开放零售业以来,外资在国内商业领域中注入的比例逐年增多,但随着加入WTO后中国零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未来外资零售企业的在华动向令业内人士关注。特别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业企业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将会给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外资零售企业与零售商业在中国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12月11日履行加入WTO承诺而即将对外资放开的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国际石油巨头正“蓄势待发”,做好了抢占该市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许兆林  曾睿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3):32-36,53
我国零售业全方住对外开放已成为无法规避的选择,而且开放的步伐有加快之势,但外资的进入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总结: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现状;二、外资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启示;三、外资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尤磊 《现代商业》2007,(6S):14-17
2004年12月11日,对于中国零售百货业来说是一个时间上的分水岭,按照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零售业从这一天开始全面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外资零售巨头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相似文献   

13.
“把零售业视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受冲击最大的领域,认为过渡期结束、全面开放后中国零售行业将遭遇毁灭性打击,这种观点让我感到着急、担忧!”在近日举行的“2005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博骜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公开表示,外资在我国零售业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应被过高地估计。  相似文献   

14.
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对我国传统零售业初步形成了渗透和吞并之势。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于2004年12月11日前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中国零售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全面的生死挑战。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出路就在于通过战略扩张来实施规模化经营。从当前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可有以下几种。1.直营式战略扩张。零售企业利用自有资金,通过构建新的零售业分公…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5,(12):44-53
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能使外资零售企业获得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使现代零售行为变为“严密有序的互动有机系统”。从而与传统的“买进卖出”零售方式本质地区分开来。 其实,这就是中外零售企业最根本的不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至目前为止已经8年,在这8年间她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理财观念,一方面占领了中国部分零售市场,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中国的零售企业。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崛起,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解散。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零售企业虽没有退路且举步艰难,但一定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笔者试图借鉴“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从理财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国零售业兼并重组的浪潮此起彼伏、迭连袭来。截至12月初,国内零售市场出现的兼并重组案已不下21起,呈爆发性的增长。其中,中国华润创业有限公司(CRE)与乐购(TESCO)按照“八二占股”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将华润万家的2986家门店与乐购在华的134家门店和购物中心的业务整合起来,成为中国“入世”十余年来华资零售企业“强力整合”外资零售巨头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林华 《经贸世界》2004,(1):13-15
入世以来,外商大兵压境,一些外商做起了无本生意,用中国人的钱赚中国人的钱,因他们有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种种迹象表明,外资零售巨头“超国民待遇”将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9.
二、三线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众多零售企业的关注,外资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内资零售大腕如百联集团、华润万家纷纷抢占布局二、三级城市。由江西省商务厅和联商网共同主办的“润百·2010年联商网大会暨第七届中国零售业营销论坛”以“因商而联,开放融合”为主题,聚焦2010年零售业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李高朋 《商业时代》2004,(17):7-7,9
随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在企业设立形式、数量、地域、股权比例等方面限制的陆续取消.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速度加快,已落地生根的外资零售企业也加快了市场扩张的速度强势进入、这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关注我国零售企业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国零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提供借鉴就变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