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创作的大多数小说以女性为主人公或以女性视角来叙述,也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但其立场不是为了高扬女性主义大旗,而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试图破解整个人类如何救赎的问题。基于此,迟子建以《麦穗》等作品对传统观念、习俗等造成的女性不幸进行细致入微的揭示;以《秧歌》等作品对传统男权文化的女性贞洁观等进行解构;以《起舞》等作品对建构两性和谐关系、实现人类救赎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铁凝作为80年代女性作家的典型代表,其女性主义的观点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具体的呈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们自身的缺失注定了女性悲剧的一生。本文以《玫瑰门》为例,从表现、原因、意义三方面具体分析铁凝在作品中是如何虚化男性,从而体现对女性的观照,旨在说明这种“虚化”的作用以及对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学燕 《全国商情》2009,(16):140-141
芭芭拉·金索沃是美国70年代以后的畅销书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普通女性的生活,揭示了她们在男权社会诸多不平等中艰难的自我成长的历程.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解读她的代表作小说<柴藤>中的泰勒·格雷亚等主要女性人物,揭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反抗传统束缚的心声和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论《罗马热病》中深受男权意识禁锢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在其短篇小说《罗马热病》中描述了现已寡居的两位旧时闺中密友在罗马的邂逅.由此揭露双方隐瞒多年的秘情。作家通过潜意识行为动作与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层层推进地塑造了因嫉妒而丧失理智的女性形象.从而揭示了西方社会男权意识禁锢下女性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相似文献   

5.
《一小时的故事》以多视角叙述手法和重复叙事的叙事技巧揭示主题,反映了作家肖班的精湛写作艺术,使读者看到了美国男权社会中女性心底的彷徨、困惑和失落。  相似文献   

6.
姚紫是马华文坛中塑造较多女性形象的作家,其小说集《咖啡的诱惑》中收集了他的五篇作品,揭示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图景,也展现出作家对女性生存状况和女性命运的认识。论文分"女人与历史"、"女人与家国"、"孤独漂泊的女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探讨姚紫创作的的叙述选择、女性观及造成这种写作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男权思想仅仅体现在劳伦斯的后期作品中,其前期作品并无男权意识,其前期作品的主题是强大女性对男性的压迫以及备受压抑的男性屈辱与恐惧.劳伦斯的前期作品可诠释其前期作品女性统治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哈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创作了以苔丝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出这位男性作家的女性观。哈代热情地赞颂他笔下具有独立精神和真性情的新女性,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位作家女性观中所流露出的男权主义和宿命的悲哀,同时还有寄托在这些女性身上的叛逆和悲剧交织的迷惘。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简爱》以及《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都突破了以男性为中心人物的视野,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社会仍然以男性为主宰,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或者成为男权社会潜意识的迎合者,或者成为男性作家笔下无意识的依附者,这一切为女性主义在男权社会里步履艰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家世小说《荆刺鸟》中的女主人公梅吉的艺术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表现梅吉在角色扮演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辛酸,及其母亲、女儿的命运,以及她与上帝争夺男性的失败,探讨小说中所表达的女性把握自我命运的否定态度,以及西方文化中男权秩序对女性命运的主宰。  相似文献   

11.
方方的小说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也以女性生存主题及原生态的写实延续其风格。作品主要描写女性所处的阶层和日常生活写实的消费文化:社会上层女性的符号消费与个性消费区隔的写实;社会底层中扩展家庭女性的底层代理消费。她们有通常的男权社会所期待的女性消费,又不同于西方文化视阈中的代理消费,以女性视角对女性生存状态原生写实,正是方方小说的女性文化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论《一杯茶》的多重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一杯茶》构思巧妙,情节简单,却揭露了三个不同主题: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的压迫、阶级意识和人性的本质。前者为正主题,后二者为副主题。作家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这三个主题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它们相辅相成且融合成一个非常和谐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是继诗圣泰戈尔之后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而《千只鹤》是他得以获此殊荣的作品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解读作品中的五位女性的命运走向及其与两代父子间的情感纠葛来体味小说中不可化解的哀伤情愫,并追寻小说家在文中寄予的深刻的民族忧思。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肖班在《觉醒》中解构母性神话,揭露父权制意识形态下的母亲身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母性淡化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及母亲价值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女性小说《爱玛》被认为是女作家简·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成功的作品。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意识角度浅析爱玛形象,进一步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阐释出奥斯丁公开向男权社会提出抗议,反对女性做"房间里的天使"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硬汉"形象、关照男性世界而著称,有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忽略女性的男权主义作家。但是在他创作的多部短篇小说当中,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女性的身影,并且他对于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时他站在女性的一方,透过她们的视角来写作;而有时又会站在与女性对立的一方,表现出对女性的敌意和排斥。本文通过几部短篇小说来阐述他对于女性角色的态度,并试图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莫言的《红高粱》与铁凝的《棉花垛》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文章分析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玲子”等女性形象对女性历史、女性身体、女性言说的遮蔽及《棉花垛》中的“乔”、“小臭子”等女性形象对历史女性的还原,辨析了不同性别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女性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訏是一位对中国文坛具有重要意义的浪漫主义作家。在徐訏的系列作品中,塑造了无数个性格鲜明、深入人心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从人物特色、塑造手法、与其他小说女性形象的对比、着墨于女性形象之原因以及女性形象背后的含义等五大方面,以徐訏的成名作《鬼恋》为例,可以对徐訏笔下的女性形象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可借此解读这一时期徐訏笔下女性形象的深刻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关注的是作品中对女性意识、女性生存状态、女性发展等方面的描写、提炼。《马商的女儿》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玛贝尔进行分析,展现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D·H劳伦斯女性观的研究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把他看作女性主义的支持者或者是极端霸道的"男权主义"者,到一分为二地看其女性观的矛盾性及变化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劳伦斯家庭生活、时代背景和《儿子与情人》中不同花朵代表的三位女性复杂、矛盾的形象这两方面的分析,指出《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劳伦斯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