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略低0.2个百分点。同时,投资、出口、消费增长也仍保持相对较好的势头。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出现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争议。我们认为,尽管GDP增长率仍然维持在强劲水平,但增长动力已然改观,中国经济处于未冷但已趋冷的转折点。景气巅峰已过、投资强势依旧、物价加速回落和企业利润缩减是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四大特点。如何尽量缓解经济景气的下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研究》2004,(9):64-64
比上年同月增长(%)1—7月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指标单位7月注∶1.工业增加值、居民收入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他价值量指标增长率均按现价计算。2.金融和证券数据为月末数。3.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为比年初增减数。(本表由国家统计局专供)一、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产品销售率二、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其中住宅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三、国内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县县以下四、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五…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当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1.实际GDP连续4年保持增长。到2005年的第4季度,美国经济已经历了17个季度的持续增长。2001年11月美国经济结束了3月以来的衰退,出现了正增长。到2005年第4季度,美国实际GDP比2001年第3季度增加了14%。2005年,美国实际GDP比2004年增长了3.5%,GDP的规模达到了12.735万亿美元。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1年至200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分别为0.8%、1.6%、2.7%、4.2%和3.5%。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国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意见纷呈,我们认为,三大经济周期的重叠使得目前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将得以维持,宏观经济的四大背离是有可能渐次化解的。对于投资增长和信贷扩张等现象均应慎重思考,而不应轻言过热。  相似文献   

5.
一、全面理解、执行“稳中求进”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的方针是非常正确和十分重要的。这一方针精辟地回答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今后一个相...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下降、失业增加和物价指数的连续下跌。目前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政策建议都是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力图通过调节总需求来改变当前的局面。本文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经过1993—1997年连续五年“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和1998—2002年连续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基本完成了经济发展的“紧缩—扩张”的周期。2002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平台调整的最后一年,也是新增长周期的第一年。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通过有关的数学模型推算和定性分析,我们预计2003年GDP增长率会达到8%以上,在8.1%—8.5%之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则保持在15%—20%之间,居民消费增长率达到9.0%—10.0%;外资出口则会在2002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或稍有降低,预计在15%—20%之间。一、投资快速增长的原…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继2003年出现复苏迹象后,2004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7.1%和9.5%;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3年增长25.8%和13.3%;价格水平也彻底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9%,是近年来物价水平上涨最快的一年。从以上宏观指标来看,总量和价格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近加多年来的平均水平,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9.
一、2006年和2007年经济形势1.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但速度出人意料。去年每个季度GDP增长都在10%以上,全年平均10.7%,今年一季度11.1%,而且上下波动不大,所以说是平稳快速增长。但增长速度出人意料。2005年末2006年初,普遍预计2006年经济呈下行趋势,第一季度10.4%的GDP增长就让各界十分吃惊,不过有人认为第一季度受春节等因素影响,应该看半年的情况,而第二季度GDP增长达到11.3%。今年几乎重复了去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4年持续繁荣基础上,国民经济今年以来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GDP增长10.3%,为近几年比较快的季度增速。即使今年后3个季度比一季度略有减速,全年GDP增长也有可能达到或接近10%的水平,实现连续5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从单项指标看,今年头4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16+7%,比去年全年加速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季度增长12.8%,4月份上升到13.6%。出口总额前4个月累计增长25.8%,比2003年的34.6%、2004年的35.4%和去年的28.4%明显减速;进口总额增长22.1%,比去年同期的17.6%加速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桁林 《经济学动态》2004,(7):14-117
2004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应邀到会参加研讨,主办方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影响金融正常运转的呆坏账问题并不可能短期内解决; 2、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迅速下降,结构性调整,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很重。  相似文献   

13.
马光远 《环境经济》2009,(12):64-64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前三季度GDP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GDP增长速度达8.9%。从对GDP的贡献看,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7.2%,而最终消费亦有所提升.达到了4%以上,而外贸对GDP的贡献依然为负.  相似文献   

14.
冯科 《新经济》2007,(11):46-48
从今年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消费、投资、外贸等领域的高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虽然9月CPI依然高于6%,达到6.2%,但相比8月,涨幅已减少0.3%,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7%。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经济运行的新问题、新情况较多,未来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从抑制通胀到保持平稳增长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增长速度为9.5%,比预期的要好。从生产、金融方面的指标看,中国经济继续高位回落,特别是企业盈利增长的下滑、外贸的大幅增长和投资的下滑,证明宏观调控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多数指标的增长速度还是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从更长远一点的视角看来,我们认为宏观经济进入相对平稳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走向相对均衡协调,但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病依然存在,各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加快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来完善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体制运行效率等。  相似文献   

18.
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 2011年的中国经济要防止两个倾向。第一是防止经济增长过快或过热。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都是多于快跑,在这时候更要警惕物价上升;第二是防止经济下降。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在2010年四季度出现新开工项目的负增长。这意味着投资在今年乃至以后对经济的拉动力在减弱。  相似文献   

19.
姚景源 《时代经贸》2011,(17):47-48
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 2011年的中国经济要防止两个倾向。第一是防止经济增长过快或过热。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都是多于快跑,在这时候更要警惕物价上升;第二是防止经济下降。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在2010年四季度出现新开工项目的负增长。这意味着投资在今年乃至以后对经济的拉动力在减弱。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5%,仍呈平衡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额,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形势继续向好,夏粮获得丰收,产量同比增长5.1%,投资与消费增长的协调性继续改善。根据对各种影响因素分析,预测下半年国民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增幅在9%,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增长平稳,CPI将温和上涨,全年增幅在3%以内,生产资料供求形势将缓解,价格涨幅有望回落,房地产价格涨幅继续回落,但不会出现大幅下降。这些资料表明,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实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