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关系取代了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产生不公平的原因有供应链中各企业间沟通匮乏、契约不完善、程序不公平、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不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提出通过构建利益分配、信任、过程型、文化融合等公平机制促进供应链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供应链的瓦解是由于供应链利益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如何把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给各成员企业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问题。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地分析供应链相关利益分配的原则、机制和方法,解决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为供应链合作成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程承坪 《财贸研究》2011,22(3):129-135
为了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当适时地在公司制企业引入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摈弃股东至上模式。当前,应当让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收益,从微观上消除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化解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使效率与公平得到兼顾。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备受关注,保障港口发展的供应链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对制约港口供应链畅通运行的利益分配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从资源、绩效及风险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港口供应链参与企业间利益分配的问题,并提出供应链中各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5.
王贵生 《消费导刊》2009,(4):104-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仅凭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去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已远远不够,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角度出发,探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形成机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的认识,有利于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为企业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维持并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提供指导,保证整个供应链上合作伙伴关系良好运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集配中心的角度分析供应链中的企业合作利益分配问题,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制造商与集配商、供应商与集配商的信息共享激励监督机制,进一步协调了集配中心模式下供应链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7.
季冬 《商业科技》2007,(2X):294-294
本文从法的价值和税收的原则两个角度,在理论上分析效率和公平在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序列关系,说明税收已经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税法不应简单地进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口号式的安排,而应首先遵循公平价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解析,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定时期的国情,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方面给出了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港口经济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备受关注,保障港口发展的供应链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对制约港口供应链畅通运行的利益分配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从资源、绩效及风险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港口供应链参与企业间利益分配的问题,并提出供应链中各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加入供应链联盟的动因通常是获取超额收益,达到“1+1>2”的效果,因此利益分配成为供应链联盟内部的主要矛盾之一。供应链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是在供应链市场中占取有利地位的前提,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在供应链经营中的贡献得到回报的保障。文章以三级供应链为例,采用了因子分析法,算出基于技术能力的收益修正因子并对Shapley值进行修正,最终根据影响企业技术能力的因子对供应链联盟中企业提升技术能力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甘凯  王瑞  方咏 《商场现代化》2006,(18):124-125
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对供应链企业关系的研究中引入竞争合作理论,指出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是一种既包含竞争又存在合作的竞争合作关系;指明了竞争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利用竞争合作关系的不同对供应链竞争合作伙伴进行分类管理、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有效性,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企业之间即是利益合作关系,同时也是利益分配竞争关系。在保证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的前提下,如果协调好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应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中间产品的合理定价显然适应了这一要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结成战略同盟后原料价格如何合理确定的分析,达到既满足整体利益最大化,同时又在单个企业之间合理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罗希 《致富时代》2015,(2):111-112
企业收入分配所涉及的公平问题关系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基本利益,在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从企业收入公平分配的现状、原因、措施、以及衡量标准这几个问题出发,借鉴经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适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特点的收入分配改革思路,建立收入分配公平体系,为我国企业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集群式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居于产业集群环境的有利条件,从供应链内部选择合适的合作技术创新伙伴。本文从集群式供应链创新的来源、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合作方式与利益分配等角度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合作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企业之间即是利益合作关系,同时也是利益分配竞争关系.在保证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的前提下,如果协调好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应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中间产品的合理定价显然适应了这一要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结成战略同盟后原料价格如何合理确定的分析,达到既满足整体利益最大化,同时又在单个企业之间合理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产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流通渠道从以生产为龙头变为以零售企业为龙头,但是,零售在对渠道的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做法,效率不高。供应链管理是国外现代有关生产和流通渠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利益。本文批判的分析了我国工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从零售企业的角度探讨供应链管理实现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形成了多样化的利益分配格局,产生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协调利益矛盾的切入点是解决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实现财富增长的最大化和收入分配公平化两个原则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收入分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丁寅  洪跃  王俊杰 《中国市场》2013,(18):28-30
本文从两方面对集中采购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一方面运用数量折扣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分析集中采购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使用Sharply值法对所得利益进行了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考虑了集中采购供应链的特性,并对Sharply值法进行了修正,使分配更合理,从而使集中采购供应链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企业参与电子商务供应链是为了获取更多协同利益,各伙伴对利益分配的满意程度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从利益分配原则出发,构建并应用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法的价值和税收的原则两个角度,在理论上分析效率和公平在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序列关系,说明税收已经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税法不应简单地进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口号式的安排,而应首先遵循公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