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央行政府连续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下,经过形势已有所好转,宏观调控也有一定成数,但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改善。这我们可以通过1999年货币信贷的执行情况和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有鉴于此,2000年以货币政策,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和新的规则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放松利率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准备金制度;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机制;进 相似文献
2.
3.
4.
利率风险是所有银行必须面对的最严峻的、潜在的、最具有破坏性的风险形式。市场利率的变化,不仅改变了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也影响了银行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频繁变化且难以预计,从而导致银行面临重新定价风险、收益变动风险和优质贷款客户选择权风险等。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金融衍生交易中的创新工具——利率互换,可以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和降低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5.
财政与货币政策历来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两种主要手段,一国政府往往通过自己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目标。对于这两种政策的有效性,也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回归方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这两种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定量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出有益的结论,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学者们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LWW规则,本文构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的稳健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在新规则中,我们考虑了汇率对长期目标通胀率的影响。为此,基于Ball(1999)的模型,我们构造出中国1993—2002年间的动态季度目标通胀率,避免了规则方程中目标通胀率为一恒定值的缺陷。从新规则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统计与计量特性,并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8.
9.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成熟,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内,股票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并未得到主动应对。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对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单纯以稳定人民币币值的货币政策不足以调控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应把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中来。 相似文献
10.
11.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可能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稳定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存在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且从利率市场化间接度量的维度来看,在考虑以直接效应来衡量的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上升;但是在考虑以价格约束效应来衡量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其效果并不明显。(2)从利率市场化直接度量的方法来看,直接引入虚拟变量的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得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变得明显;进一步从利率市场化综合度量的维度,引入整体的利率市场化指数的方法则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会上升。(3)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在不同类型银行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相似文献
13.
利率波动性是衡量利率变动整体效果的指标,从实证角度搞清楚利率波动性对失业的影响,并比较利率波动性和利率水平对失业影响的大小程度,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利率波动性对失业的影响是反向的,并且存在一个时滞效应,只有滞后两期的利率波动性才会显著地对当期失业产生影响,这一影响要大于当期利率水平对失业的影响。利率波动性可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监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方先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5(6):43
随着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有效性开始下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分析,基于其极大化经营利润的诉求,论证了利率走廊系统的运行条件及机制。研究认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竞争的市场、高效的实时清算系统等是利率走廊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在利率走廊系统运行过程中,当货币市场被注入过多流动性时,其可能转化成地板系统;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能够实现分别进行资金价格调控与资金数量调控,从而使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得到提高。由此论文从利率走廊系统的构建、中央银行的职责、商业银行的行为等方面,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ovinci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from 1978 to 2011 in China. We used the SVAR method to measure the magnitude and timing of each province's response to monetary policy shocks when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s of spillover effects among provinces. Then we also explored the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employ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provinces respond differently to monetary policy actions.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short run, the influence of spillover effects on a province's response is very important,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deposit transfers overtak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spillover effect. For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regional effects on monetary poli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est rate channel is rather weak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China.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can explain the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to some extent. Thus in China,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interest rate channel at the reg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本文分为4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其次以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为参照,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情况做一评估,指出当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再次着眼于"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形势,探索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方向;最后是本文小结。 相似文献
17.
从微观视角看我国汇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4):5-11
从企业融资方式与汇率稳定性、不同融资方式的企业对利率和汇率的敏感性的差异等微观视角看,根据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选择符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汇率政策是:短期内保持联系汇率不变,长期内要逐步实行浮动汇率政策。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8.
邓力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2,42(1):4-1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梳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伟大理论成就,并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本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领导下我国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立;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形成;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四是结合笔者的长期研究提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在均值意义上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利率对汇率的反馈机制有了一定的加强。实证检验证明,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的假设只在长期内存在,而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农贷市场,供给方垄断和总供给不足的双重约束造成了市场分割,而分割的市场状态进一步导致了"多重均衡利率"的存在:关系借贷一如既往地维持着名义上的零利率,而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式金融市场中的利率也是分别决定的。由于正规金融和非正式金融之间的高利差状态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以下两个结果:(1)高利率驱逐低利率导致"挤出效应";(2)寻租性的套利活动。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供给,从根本上缓解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