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风景独好,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为何"德国模式"能够胜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牛气十足的制造业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 如下三则小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德国制造": 一,帐篷的故事: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灾区陆续收到各国援助的帐篷等救灾物资.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民们相互打听住的是哪个国家的帐篷,而住德国帐篷的灾民往往引来周遭羡慕,因为德国的帐篷质量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不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德国人把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础。事实上,德国制造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给予技术工人们的高水平待遇。德国式资格从第42届技能大赛的颁奖台上走下来,美发项目银牌获得者中国选手胡已雪就隐约意识到,自己可能要出名了。果不其然,胡已雪回国后就惊喜地发现,她的名字和图片已经遍及各个报纸电台,各大网站。  相似文献   

3.
焦晶 《中外管理》2013,(10):36-45
德国对制造业的坚守换来的是危机中的—枝独秀和全球的艳慕目光。但其高端制造的形象和坚如磐石的实九显然不是仅仅靠坚守就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号称世界头号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生产的不少产品在不少人、包括我们中国人自己心中,却成了低价劣质的代名词。事实上,至少到目前为止的中国市场上,只要是低价格的产品,大多数是低质量的,有些便宜的产品甚至到了“一次性产品”的地步,而中国的一些轻工业产品出口到国外,比如在俄罗斯,在一些亚非拉国家的名声,出现了江河日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杨婧 《中国企业家》2008,316(10):84-87,10
庞玉良到德国东部,需要从法兰克福转机,再到目的地。如果遇到航班延误和机场滞留,他的心态多少和制伞具的人企盼雨天一样有点得意。庞玉良的如意算盘是,德国这些大机场越拥堵,帕希姆机场的机会就会越多。  相似文献   

6.
卫志民 《企业研究》2007,(11):12-12
"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人们首先会想到"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与"德国制造"不同。"中国制造"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多承担劳动密集使用的生产环节,而"德国制造"则多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或主要承担技术密集使用的生产环节或人力资本密集使用的研发环节。其实,这个差别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和创新体制不同的体现。任何国家都不是先天就是发达国家,不是先天就处于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德国也曾是欧洲的落后国家,"日本制造"、"韩国制造"也曾是产品不可靠的代名词。所以,中国今天生产低端产品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规律性的阶段,是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必经阶段,我们可以缩短它,而不可能超越它,因此,这个差别并不令我们特别担心。  相似文献   

7.
8.
《企业标准化》2013,(3):84-85
大众、奔驰、西门子、万宝龙、双立人……说起德国,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有很多。德国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人们可能众说纷纭。虽然世界各国对德国印象并不完全相同,但“制造业大国”肯定是答案之一。根据调查,中国37.3篇的网友对德国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气十足的工业制造业”。但实际上,一百多年前,“德国制造”的标牌却是英国人故意贬低德国商品的主意。“德国制造”历经一系列由劣到强的转变,造就了其百年之后掷地有声的质量品牌。  相似文献   

9.
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  相似文献   

10.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3,(10):68-69
中国市场暴增的奶粉需求让大洋彼岸的新西兰应接不暇并不是你在这里种下一颗种子,它就可以长成我们新西兰(产品)的模样。坐在新西兰最大食品检测机构Asure Ouality的办公室里,远道而来的中国参观者渐渐流露出失望神色。听他们的介绍,监管也并不比我们严格啊。一位参观者低声对同伴说。这样的声音被反馈到负责讲解的质量主管Barney耳中,他停下来转身说道:要知道,在新西兰,我的亲人在这里,我的社区认识我,如果我弄虚作假,只能卷铺盖卷滚蛋了,得去澳大利亚找工作了。但是,这位皮肤黝黑的印度裔主管对着参观者微微  相似文献   

11.
华雨 《上海质量》2014,(10):21-21
当默克尔从李克强手中接过那只精巧的"鲁班锁"时,一个信号经由两国总理的动作和笑容释放出来: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之间的合作,令人期待。传统和现代严丝合缝,铝合金代替了木头,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在这只"鲁班锁"中得到完美的统一。3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用德国机床制作了这一精美的物件。当它在外交场合由中国总理亲手赠予德国总理时,1000多年的故事和100多年的故事,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制造已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由1993年的3.5%上升为2006年的14%,中国因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造大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出路在哪中国制造是近年专家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谈论者有褒也有贬,无论是褒也好,贬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制造业的转型和今后制造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16.
17.
2006年10月30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圆满结束。与以往不同,本次广交会发生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期以“物美价廉”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在本次广交会中开始集体涨价!不少行业的涨价幅度甚至达到了10%到20%之多……由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制造”价格全线上扬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涨价,又将对中国的出口,乃至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标准化》2010,(10):29-29
中国号称世界制造中心,但中国人并不怎么喜欢制造这个词,于是,整个业界都在提一个口号: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意思是,我们中国企业,不应当是一个制造产品的加工机器,而应当是一个充满内涵的创造体系.于是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时间成了企业界的主旋律,制造似乎成了低人一等的名词.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科技》2010,(29):28-3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在22个工业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究竟要不要、能不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看,我国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且从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也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在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我国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制造中心,如何实现我们所选择的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一般来讲,讨论这个问题,需对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