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高功率激光装置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质量控制日益提高,设备的质量管控尤为重要。从设备的购置过程、设备使用前后的控制、计量量值溯源确认等方面,阐述高功率激光装置OAB实验室设备购置过程、设备使用过程控制、制定设备动态管理台账、登记计量确认表,更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由于建筑产品具有空间固定性、生产单件性、露天作业及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必然程序繁多、涉及面广,且协作关系复杂。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已越来越引起建筑业人士的重视。笔者通过几个大型工程施工项目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建立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总工,从项目质量监督部门到涉及质量管理的其他部门,从专职质量员到项目工长再到班组之间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特别要明确土建、安装与装修之间的质量保证关系,使质量管理不出现真空;要明确质量员与  相似文献   

3.
油品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就是将油品分析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性。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要求把握质量,如何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实验室分析工作开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煤制油工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问题上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研究油品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油品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室管理和油品分析工作的探索,了解工艺工况和油品质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析如何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备使用状况良好是单位正常运营的基础,良好的管理是发挥设备效能的前提.目前我国单位设备管理多实行单位领导分管下的专门管理部门负责制,这些部门一般只负责设备的购置,使用和后期管理仍然采取的是由生产使用部门、维修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各管一段"的分散性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组织和管理,不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探讨一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以运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达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相似文献   

5.
六、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也就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政部门设备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设备资产管理机制,规范固定资产计价和管理程序,加强设备资产购置处置的科学化管理,杜绝违规行为和提高管理实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7.
科研实验室仪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验室建设的发展以及设备购置经费投入的逐渐增加,如何管理好仪器设备,将其使用效益完全发挥出来,已成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实验室仪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企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产品质员的不断提高。高品质的产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产品的高质量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盛泽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是从抓质系管理入手一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保证了企业的全面发牌的。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公司是一家新兴的摩托车专业制造厂。结合专业化的生产特点,我们分别建立了配套部门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部门的质量保证体系、销售部门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三个体系相互联系,一环扣一环,最终构成产品质量证体系。1.配套供应质量保证体系没有高质量的零配件就没有…  相似文献   

9.
中油国际苏丹炼厂分析中心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分析方法的选择及方法确认、分析仪器及相关物资的准备、SOP的编写、分析人员的培训、取样及样品的接收保存和丢弃、分析结果的报告、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分析问题及采取纠正措施等方面完善地建立起了质量保证程序,并全面进行实施。通过质量保证程序在苏丹炼厂中心化验室的应用表明:实施效果明显,作用显著,是一个非常值得应用与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污水厂化验室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水质化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化验室的工作中,采用测定程序空白值、加标回收、平行测定等质量控制手段,从不同方面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质量保证体系是化验室内部实施质量管理的法规,覆盖了样品采集、检测过程、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全部质量控制要素,从而保证化验室所获得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建筑企业大型设备购置与租赁的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投资决策理论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面,临大型设备购置与租赁决策时,如何进行经济合理性测算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从企业效益出发,列举实例说明了大型设备购置与租赁方案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科研事业单位在设备购置和配置中存在的成本意识淡薄、重复购置、新增与闲置并存等问题,探索、建立一种单位内部设备资源自适应调控机制,在设备配置与管理上挖潜增效,实现“限制增量、用好存量”的效果,达到节约科研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促进单位长期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玩具世界》2008,(2):58-58
阿塞拜疆国家标准化、计量和专利局负责人拉米兹·哈桑诺夫日前宣布,鉴于发现中国生产的玩具存在质量问题,阿政府主管部门决定从2008年1月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玩具进行质量检查。该负责人称,为此已专门购置了用于检测玩具中化学成分的设备。  相似文献   

14.
从操作、检修、更新等方面采取措施,介绍设备更新管理经验,有效减少设备购置费用以及对设备的利旧和报废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设备计划、购置的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设备的计划、购置管理为设备的前期管理。购置设备应先做出计划。具体考虑因素包括: 1.必要性。购置设备应是因原设备报废淘汰需要更新,或是为增加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变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等,虽充分利用原有设备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考虑列入购置计划。 2、先进性。应选择型号新、技术先进和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6.
在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中,质量体系的意思是为实施质量管理由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质量体系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相比较,质量体系除了“软件”之外,还包括人力、设备等“硬件”,其含义更加全面、科学和规范化。为了避免混乱,应把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说法统一为质量体系。我们期望或要求在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中,按质量体系标准,结合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内外环境,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质量体系,使之更加完善、科学和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2008,(4):152
重庆市质监局和南川区、璧山县政府从各自职能优势出发,在实验室建设、检测设备购置、技术人员引进和培训等方面各展所长、广泛合作,协议共建国家有色金属及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壮大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西部地区有色金属及矿产品开采、加工、出口基地和鞋业航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质量革命在制造业取得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质量改进。然而,与其他部门不同的 是,建筑业建筑活动具有非连续性、分散性、流动性、多形式和单一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给 建筑部门实施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尽管质量保证在建筑业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因而采取的质量保 证措施也各具特色,在亚洲,新加坡和香港的建筑业质量保证措施独具特色。新加坡建筑质量保证体系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80年代初期,新加坡建筑业蓬勃发展,但随 之而来的问题是,建筑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短缺造成了建筑质量屡屡出现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据部分省市纤维检验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今年长江、黄河流域主要产棉区棉花质量普遍下降。除了气候原因造成棉花等级下降,高等级棉花明显减少外,棉花流通体制的混乱,普遍存在的对棉花质量问题的忽视,一些地方甚至掺杂使假成风等人为原因,也使今年新棉质量不容乐观,给本来就供应紧张的棉花资源又蒙上了一层阴影。造成棉花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收购加工单位质量保证能力普遍不足。自新棉花标准实施以来,多数收购加工企业执行新标准意识淡薄,检验人员普遍不执行新标准马克隆值检验。成包皮棉上不刷等级标识或标识不全的占很大比重。河北省纤维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该省真正具备收购加工质量保证的企业只占三分之一,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检验人员场地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对气田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旋转喷射泵新设备进行使用评价,提出分类随机抽样与“四维”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批量化、不同品牌、不同工艺条件下泵的评价工作,得出该泵可在气田水、废锅给水等介质增压输送中使用的结论。从工程能力、技术质量、运维消耗和综合效益等维度,比选出效能更好的旋转喷射泵,可用于指导该类泵的选型、购置与运行管理。是完善重点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