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现实需j之,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其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分析既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问题研究的不足,进而基于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视角,鼹出了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对三大地区人均GDP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我国同样成立;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停留在增加资本积累上,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不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2009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原因,分析了中国政府的相关应对措施,并提出需建立全面清晰的金融改革框架以应对影子银行相关的多重挑战,包括识别并重组困难影子银行,进一步放松对正规银行业的规制,协调运用政策工具应对风险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一次问卷调查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化国家审计问题研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是对此次问卷调查所作的概述,包括调查背景、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规模、调查实施、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调查结论等方面。调查发现:答卷者对中国国家审计的现行行政型定位和体制弊端有较为明确、一致的认识;改革现行审计体制是大多数答卷者的意见;改革观点极不统一,但相对而言,立法论更容易得到各方面比较一致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The complexity of managing European Union (EU) spending programmes is the subject of much comment but relatively little academic analysis. Us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tical framework drawn from the management, policy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fieldwork‐based case study examines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within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n constructing an agent focussed narrative of a specific reform episode, it contributes to a growing literature on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analys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and also to the lightly developed field of EU financi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6.
在近20年的发展时间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较好地完成了中央规定的各项支农政策目标,有效履行了政策性金融职能,自身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内生性发展。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农发行未来的职能定位及发展方向,需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和适应性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切入点,提出要突出政策性金融职能;强化市场化运作管理;继续深化各项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budget,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 economy and the public financial situation existing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eginning with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functions of the national budget during the Liberal, Corporatist and Republican periods, and how these have changed as a resul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socio-economic situation which have influenced economic policy. We focus particularly on the public accountancy reform of 1923-1924 which, in combination with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ntained some important innovations. The system that emerged is found to have been clearly connected with that of the previous period, the innovations being based on the tenets of liberal ideolog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centralisation of the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in 1923 is seen as the result of actions begun during an earlier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tional budget continued to carry out the functions of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se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Nevertheless, although the necessity was felt at this time to control the financial flows, it is only with the advent of the Republican State that the budget takes on an instrumental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economy.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s and the economy changed, with public finance becoming the hub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national budget developing a new function, with the use of government spending for macroeconomic purposes.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原有的职能定位与目前的运行状况已不能满足现实的经济需要和现代银行的标准,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着眼支持农业、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并从职能调整、业务拓展、资产整合、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出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进行改革的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的社会保障预算主要涉及老年保障制度、就业保险制度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等3项制度,其中,老年保障制度与就业保险制度采用政府公共预算,加拿大养老金计划则独立编制专项基金预算。由这两方面着手,文章对加拿大社会保障预算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析,并发现对中国有如下启示:政府应建立社会养老金制度,并将其支出纳入政府公共预算;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应进行严格精算,以保证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政府应大力促进基金的市场化投资,进而实现专项基金预算下的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马勇  吕琳 《金融研究》2022,499(1):1-18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多部门和多元宏观政策的DSGE模型,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反应规则及其协调组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货币政策可继续盯住通胀和产出的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可分别重点盯住产出稳定和债务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可重点关注以信贷利差和信贷波动为代表的关键金融变量;(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使用,能比任何单一政策工具都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反之,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将显著削弱彼此的调控效应,加大经济和金融波动,从而导致显著的社会福利损失;(3)从多种政策协调搭配产生“合力”的内在机制来看,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对产出、通胀、就业和债务等变量的稳定效应,对货币政策产生额外助力,而宏观审慎政策则主要通过稳定金融体系和降低金融风险对货币政策产生助力。上述结论表明,在多种经济金融政策并存的情况下,基于良好设定的政策规则,同时加强政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是确保多元政策产生积极合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Korean government implemented money market reform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iming to develop the repurchase agreement (RP, repo) market.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the reform and its effects on money marke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 strengthene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RP market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channel to it. The error correction model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the adjustments to the equilibrium occurred through the call rate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y were processed through the RP rate in later periods. The ability of the RP rate to inform market liquidity conditions has improved.  相似文献   

12.
"结构性减税"是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大宏观调控措施。作为一项与"税改"有着密切联系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的顺利实施必然在改革节奏、改革力度以及改革内容等方面对"税改"提出一系列内在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税改"却不能完全适应"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内在要求,存在着一系列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贯彻落实,亟需我们加大力度,从加快体制变革、完善体制设计、增加体制供给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现有的"税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应对金融冲击时的稳定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宏观审慎政策确实是通过金融稳定渠道发挥作用的,从而与货币政策侧重实体经济(产出和通胀)的稳定效应形成了有效互补;三是不论是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还是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较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这说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不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改变,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养老金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和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个人养老金的核心特征是个人主导和享受财税政策支持。从功能上看,个人养老金是养老金制度补充和收入补充,推动投资养老理念形成并促进资本市场完善。目前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政策在覆盖人群、税优设计和运行流程等方面存在问题,未来应统筹国家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重视政府作用的发挥,制定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相适应、公平有效的财税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并加强养老金融教育。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持续深入的发展,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存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能更好的促使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最终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小康及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改革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十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措施;改革开放的循序渐进;改革动力的由上而下;主要在机构调整上做文章;强化宏观调控;重供给,轻需求。市场化的前提是建立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环境;金融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着力扶持中小企业;改革与改良;改革的绩效不能高估,也不要低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被看作世界上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的国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劳保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渐瓦解,政府逐渐减少了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公立医院由原来的政府主导逐渐转变为"自负盈亏",造成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逐渐缺失。本文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方法为分析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政策及其改革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对涉及的主要公共政策的演变趋势和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性评估,以期对新医改进程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近年的审计实践,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确定的财税改革目标,提出应处理好转移支付审计与公共财政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依法行政的关系,以综合绩效审计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监督与服务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促进规划、计划与资金管理的结合,促进转移支付政策效益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邮政储蓄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差、政策性金融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们认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以中央农村金融改革的方针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的、竞争性、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采取全方位的政策措施来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金融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管理职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琴 《金融论坛》2006,11(2):36-40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既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课题,又涉及企业微观个体。在这一进程中,作为微观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产权变革;作为管理宏观经济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其角色和职能也对改革影响深远。本文从政府角色论的发展演变入手,逐一分析市场和政府、企业和政府的相互关系,通过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特殊性和行业特殊性以及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进而指出在其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政府应当在制定战略规划改革方案,支持财务重组和产权重组,规范推动公司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创建良好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应有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