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在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基本上所有的人,他的至少2/3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是由人类创造的,与此同时,它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起居。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都与环境设计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人类在其所处的环境空间的质量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一个优质的空间环境,不仅需要有符合其自身需要的功能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和思想的元素在里面。这样,室内空间设计才能够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和进化,是设计者按照居住者或使用者的要求设计出来的,设计师运用其建筑美学原理并结合一些物质手段,创造出了符合人类各方面需求的环境空间。随着社交会的进步,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都被融入了室内设计,本文主要就几方面简单介绍现代办公用楼室内设计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陆峰  余超 《铜陵学院学报》2005,4(1):126-126
设计是客体的人对外界客体的观念的理解和把握、改变客体的设想以及运用多种手段达到预想目的的总和,是实现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美的物质手段。它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中心,以人们生活中所需的产品及环境等为主要对象,以开发想象为特征,融科学、技术、经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设计是提升人的生活质量的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4.
高雁 《经济月刊》2012,(3):84-8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环境问题的保护手段和政策有许多,如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管理政策、环境产业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等。随着全球间相互贸易更加频繁、金融合作更加深入,经济手段更加丰富,相关法律更加完善,各国越来越重视并依靠经济政策和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现状,人们寄希望于设计,通过设计从宏观上改善环境,创造一个精神充实且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社会环境。“设计”作为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桥梁,在创造理想的社会环境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室内设计”在现代和未来将走向城市与民众。“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就成21世纪的毋庸置疑的人类活动文化的终点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追求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而住宅小区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所以住宅小区的环境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开始追求与自然融合的精神享受,为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绿色小区”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浅谈一下住宅小区绿色建筑的设计运用。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经济手段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论环境经济手段沈满洪(杭州大学)可持续发展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而要真正实施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就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配合与配套。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手段在环...  相似文献   

8.
吴振铎 《技术经济》2001,20(9):10-12
新世纪来临之际,地球负载着60亿人口,在已过的二百余年之中,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手段开采掠夺地球资源,森林植被锐减,沙化土地激增,臭氧层受到破坏,大气与环境严重污染,水资源短缺,地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们急切地感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威胁。源于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需要人们改变传统观念,探索新的科学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开发生产无污染产品。以对全球子孙负责的精神,规划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主张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以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为基础,以全人类共同进步为中心,保护全球的环境。决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求得当代人的利益;决不能以损害别国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求得本国或本地区的利益;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谁能够率先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人们普遍向往的良好环境,谁就能率先抓住机遇赢得发展。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能建设是根本。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欲望的本质: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惠雄 《当代经济科学》1999,21(5):48-51,82
欲望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整个新古典经济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人的无限欲望与资源稀缺性这对矛盾基础上的。作者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只是把欲望当作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来论述,而对人类欲望的真正本质却缺乏深刻的认识。文章提出,人类欲望的本质是追求精神快乐而非表象化的物质财富,物质满足仅仅是获取精神快乐的一个必要手段。经济学应当追求更为广泛的目标。并不是物质越多,精神就越快乐。如何以较少的环境与资源牺牲来使人类接受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达到群己、物我、天人、劳逸之间的和谐,并使人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满足,是现代经济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需要加强环境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环保实践中,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强调道德手段的运用。加强环境道路建设,唤醒人们的生态危机感和环境道德意识,是基于转型期中国的现实国情所做出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治理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始终把外部性等同于生态环境问题,把外部性治理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外部性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不完全是外部性问题,主张在可持续发展中要区分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是外部性,而生态问题则不是外部性。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可以采用科斯手段与庇古手段,而对于生态问题的治理则要强化制度安排,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3.
袁有赋  宫昕璐 《时代经贸》2007,5(2X):12-13,15
和谐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除了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基本条件制约和影响外,还与社会文化环境和人们的伦理道德水准息息相关。而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环境条件下的社会伦理道德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们欲望的大小以及对欲望的约束手段的影响。如何将人们的欲望控制在理想的状态下,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环境监测与评价作为环境科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环境信息、评价环境质量的手段。可使人们了解环境污染情况,预报污染趋势,决定防治对策,评价治理效果。因此,环境监测与评价可为环境科学研究利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各种必要的监视利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小区园林景观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的。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满足居住条件的同时对居住环境以及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景观环境可以增进人们视觉的舒适感,满足居民心理及生理对室内外空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满足居住条件的同时对居住环境以及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景观环境可以增进人们视觉的舒适感,满足居民心理及生理对室内外空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80多年以前,经济学家首次提出通过征收“纠正税”(corrective taxes)使环境污染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来解决环境问题,从此拉开了人们尝试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序幕。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运行机理以及环境问题本质的深入研究,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在最近20年中,大量的market-based 环境政策应运而生,人们在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考虑尝试用适当的经济手段,从拯救濒危物种到治理地区范围内的烟雾问题,再到防止全球气候变化,都有了市场的印记。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有价值的。环境搞好了,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可以量化的经济价值,而且还会产生极大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形成一种强大的城市凝聚力。同时,城市凝聚力的增强,形成了环境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取向、人们精神的振奋和人心的凝结,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目益暴露出来,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城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森林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