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01排名公司名称·南纺股份(5.35,-0.04,-0.74%)行业:商业贸易连续多年疯狂造假,南纺股份财务丑闻持续发酵,诚信遭到质疑。根据证监会[微博]《处罚决定书》显示,南纺股份为了能满足继续上市的条件,公司自2006年起连续虚构利润,20062010年分别虚构利润为3109万元、4223万元、1.52亿元、6053万元以及5864.12万元。  相似文献   

2.
林绮 《消费导刊》2014,(5):83-84
南纺股份造假事件的曝出再次将激发了公众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关注,上市公司舞弊案例频频发生,这些事件背后都有共同的因素推动:舞弊动机或压力,舞弊机会及舞弊借口。本文将以南纺股份为例,分析站在普通投资者角度应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风险警示信号,进而规避重大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3.
张炜 《商》2014,(26):9-9
连续5年亏损,连续5年财务造假,累计虚构利润3.44亿元,公司仅被处罚50万元。南纺股份(行情,问诊)5月17日公告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市场上引起热议。网上出现大量跟帖评论,普遍认为该处罚太轻,有悖于新国九条的精神。公告显示,南纺股份从2006年到2010年,分别虚构利润3109.15万元、4223.33万元、15199.83万元、6053.18万元和5864.12万元,占其披露利润的127.39%、151.22%、962.40%、382.43%和5590.73%。  相似文献   

4.
徐露 《致富时代》2010,(1):49-49
财务遣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该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形成的主要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笔者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若妤 《商》2013,(23):116-116,104
2012年创业板市场爆出湖南万福生科IPO财务信息造假案,引发社会关注。虚假的会计信息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为投资者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根据湖南万福生科IPO财务信息造假,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涉案方式,并据以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满天祺  徐永扬 《商》2014,(44):145-145
现如今,随着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方便了大众收集有效信息,但另一方面,财务信息的严重造假,财务诚信危机,严重扰乱了各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由于财务造假屡见不鲜,且手法层出不穷,给各国带来了无法计算的伤害与损失。本文在分析财务造假概念和动因的基础上,就当前我国财务造假行为的危害及其主要手段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最后给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归纳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主要途径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具体治理建议与策略,期望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管有所帮助。现阶段,财务造假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秩序。深入探究财务造假产生的真实原因,寻找解决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财务造假现象愈演愈烈。乐视创业板IPO涉嫌财务造假,将创业板IPO财务造假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如何有效抑制财务造假,改善证券市场的整体环境,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创业板IPO财务造假影响,分析创业板IPO财务造假的成因,剖析创业板IPO财务造假手段,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田郑德 《商场现代化》2005,(10X):175-175
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扰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减少了国家税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当前治理财务造假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形成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造假行为人受利益驱动,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频发不仅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而这些财务造假事件以农业上市公司最为突出,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有财务造假的动机和"便利"。本文从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入手,分析其财务造假动因及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并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期,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为基础,以存货异常、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存贷双高问题这三个方面为主要方向剖析了财务造假手段。再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审计机构的配合阐述了财务造假的动因,最后,由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出发,总结了财务造假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受到极大的损害,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因此,文章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与后果,期望对建立我国公司治理中财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和监管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监管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欣泰电气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首家因IPO上市财务造假而遭到退市处罚的上市公司,也是创业板第一只退市个股。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进行IPO上市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欣泰电气IPO上市财务造假事件,接着基于GONE理论对欣泰电气IPO造假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为预防IPO财务造假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一直备受关注,从已有文献分析来看,会计信息质量与内外部信息质量监督紧密相关。本文对万福生科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与其财务造假的案例展开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与内外部信息监督体制有重要关系,首先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与公司缺乏有效内控制度紧密相关;其次万福生科内部制衡监督机制也会导致大股东的掠夺动机改变从而财务造假完全失效;最后外部审计监督机制未能有效履行职责加剧了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15.
《商》2016,(6)
从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企业是财务造假的重灾区。财务造假通过一些手段使企业的各种财务问题和漏洞不被发现,从而使造假主体获得造假收益。财务造假会使投资者接受并相信错误的财务信息,从而误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影响资源配置,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使人民大众和国家利益受损。本论文通过对农业企业财务造假高发的原因的分析,结合行业现状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财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先有银广夏事件,再到绿大地事件,万福生科案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因财务造假而形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损辜负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信任与期待,还使得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A上市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法行为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华源制药因被爆出“财务造假”丑闻,当日下午被上海交易所紧急停牌;周益明利用财务造假挪用四川明星公司资金7.6个亿;众多的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ST。在经过琼民源、榆太白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引发的震荡之后,造价案件依然层出不穷。隐藏在财务造假背后的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然而诚信的缺失,是问题的根源。一直以来我们采取的防治财务造假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只有从根本上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防止财务造假。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月2日,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公告称其2008-2011年财务数据均存在“虚假记载,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成为创业板IPO财务造假第一股.从胜景山河到绿大地再到万福生科,IPO财务造假再度引发人们关注.本文在分析IPO财务造假动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相关案例揭示了IPO财务造假的基本手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同时企业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为企业发展与金融市场带来了许多危害.本文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作为案例,通过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析指出瑞幸咖啡基于缓解财务压力、高管道德品质缺失、财务造假手段隐蔽、内部控制缺陷、造假被发现的概率、造假受罚程度不够等风险因子进行财务造假,进而提出一些对策以给企业相关警示,进一步防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频发,屡禁不止,对投资者利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如何提前识别财务造假的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7年被处罚的造假上市公司为例,从业绩压力、财务造假可行性、业绩超出预期、是否接受过质疑或调查、大股东减持五个方面,对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期帮助金融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前识别公司财务造假的风险,降低因财务造假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