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城镇无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全国已有部分省市对城镇无保障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养老补贴待遇,但是,不同省市采用补贴形式各不相同,补贴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北京市城镇无保障老人主要是通过福利养老金制度覆盖,对满足年龄条件的无保障老人,每人每月都可以领取230元财政补贴。那么,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无保障老人收入水平?本文提出了建立无保障老人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制度,并依据2007年北京市城镇无保障老人调查数据,构建北京市无保障老人养老保险收支模型,计算并预测了未来10年的养老保险收支情况,通过这一模式表明,政府财政补贴在适度提高的前提下,无保障老人养老待遇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且该模式运行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3.
针对中国目前关于个账户中“中人”的过渡养老金给付不规范的现状.本文利用保险精算学中生存年金理论得到过渡性养老金给付的精算模型。根据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模型并结合1990年全国人口生命表的数据,指出我国政策规定的关于个人账户中养老金发放标准存在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存在巨大差距,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备受质疑,由制度差异带来的阻碍人才流动等弊端日益凸显,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及其养老保障特殊性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并基于融入全国统一的养老金体系和保护公务员既得权益的考虑,给出了公务员养老金改革应采取“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测算分析了改革方案对个人和财政支出的影响以及在实施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企业基本养老金调整现状及调整方法的精算评估,得出在普遍增加相同金额的基础上,与个人上年养老金水平挂钩的待遇调整方法较优。本文以此为蓝本提出养老金调整通用模型,以Y省所有退休人员数据为基础,使用精算和系统仿真技术,模拟未来20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变化情况。使用分年龄组养老金偏幅(年龄组养老金标准差/年龄组平均养老金)和不同年龄组养老金偏幅(各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财规划来平衡一生的收支是有必要的,有几种工具,或许可以帮你实现各个短、中、长期的理财目标和终身理财规划,从而达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7.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精算技术,对当前两种主要调待方法进行评估:一是在普遍增加相同金额的基础上,与个人缴费年限挂钩的方法 ;二是在普遍增加相同金额的基础上,与个人上年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方法。通过单体精算评估分析,得出后者更优的结论。当前调整政策及现状分析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  相似文献   

8.
以城镇人口结构预测为基础构建精算模型,对多种情况下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进行测算并设计两种优化政策,研究不同的优化政策实施力度与延迟退休落实效果之间的关系,测算两种政策对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优化政策对于推进延迟退休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对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此,建议尽快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增加相关配套的激励性政策;针对财政收支状况和老龄化程度实施不同的收入端和支出端优化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的政策背景、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发达 国家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的基本制度,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现实状况,在借鉴国外先进经 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精算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 国家做法,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精算法治框架,以精算管理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和制度完善,强化 养老保险精算运行的基础保障,并合理划定财政责任,促使养老保险自求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确定了满足收支平衡的计发月数,然后在精算平衡的条件下为个人账户养老金设计了自动平衡机制,最后分析了收益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对养老金给付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后发现,本文的平衡策略能够根据死亡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变动对计发额度进行调整,这种调整策略不仅能够实现个人账户的动态平衡,而且具有内生性和稳定性。另外,现行的计发月数(139)过低,会造成收支失衡,维持收支基本平衡的计发月数应为男性218.54、女性241.39。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在1978年到2010年郑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基础上,拟合逻辑斯蒂(Logistic)阻滞增长工资模型,预测未来工资,从而建立了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模型,并就不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对未来替代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评价。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养老金替代率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预计到2045年前后将稳定,最后给出了防止替代率过度降低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养老金实行多元化投资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而养老金投资市政债是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实现其保值增值的一种新模式。在对我国养老金投资市政债的现实情况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基础上。借鉴基金投资的“四性”标准并参考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养老金投资市政债的可行性:运用期望——方差模型,选取CPl月增长率和人均工资月增长率作为目标收益率,得出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养老金投资市政债的最优比例;从建立政府评级体系、构建合理的投资机制、注重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养老基金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正因为其重要性,关于养老基金入市改革的争议也颇为激烈,政策的制定也颇为谨慎。2012年,随着广东改革试点的成立,拉开了养老金入市改革的序幕。文章即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运用战略制定时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养老金入市改革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权衡利弊,并结合国内社保基金改革,国外发达国家养老金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金的入市改革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问题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叠代模型对养老金调整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梳理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历程的基础上,依据上述养老金调整机制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养老金调整过程中存在调整时间与调整基数非同步变迁、调整比率确定方法的蜕化、特殊调整覆盖范围缺乏公平性等问题,并提出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精算公式、理性界定特殊调整对象的范围和制定规范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程序等措施优化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把延迟退休政策提上日程,民众开始担忧养老金是否会因“缴费期增加、领取期缩短”而减少。本文以受政策影响的“中人”职工为研究对象,参考基本养老金计发规则,运用精算现值法探讨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富的影响。模型研究表明,延迟退休会增加职工养老金财富,即使基本养老金增长率不高,但如果有较高的个人账户收益率和较高的工资增长率,养老金财富的增长效应也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增强。最后,本文建议应坚持做实个人账户,通过提高投资收益率来增加职工养老金财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养老金计发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金进行了改革,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主要也是总结了以往养老金的一些实际经验,并且吸取国外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方法,所以可以说,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发是我国社保制度的一个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金博轶 《保险研究》2016,(1):113-122
本文首先确定了满足收支平衡的计发月数,然后在精算平衡的条件下为个人账户养老金设计了自动平衡机制,最后分析了收益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对养老金给付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后发现,本文的平衡策略能够根据死亡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变动对计发额度进行调整,这种调整策略不仅能够实现个人账户的动态平衡,而且具有内生性和稳定性。另外,现行的计发月数(139)过低,会造成收支失衡,维持收支基本平衡的计发月数应为男性218.54、女性241.39。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定性地给出中国"养老金悖论"的基本定义后,运用模型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际实现的替代率进行测算,并将结果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揭示了"养老金悖论"的实质。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计发办法、新旧制度转换所形成的转轨成本、个人账户基金的增值率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养老金悖论"问题的成因。在实证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悖论,,问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迅猛的提升。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同时伴随着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远远低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因此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问题的严峻性也开始逐步的显现出来,其中人口的养老问题便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问题之一。开展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分析,完善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机制,是我国进行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发展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各省应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平均工资是社会保险制度重要的参数变量,对参保人员缴费水平,未来待遇水平和基金收支平衡等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精算模型的方式,可以分析平均工资统计口径调整对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