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而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根本保证。文章阐述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解决农民工问题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重庆市农民工管理服务的现状、问题和任务,提出了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侯秀 《魅力中国》2011,(8):99-99
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打工也成为一种趋势,农民工的未来养老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关注民生,解决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工营造美好的春天,是政府和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严思源 《老区建设》2009,(10):29-30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根治,原因有多方面,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仅依靠行政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顽症”,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是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探寻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彪 《乡镇经济》2007,(11):67-69
近年来,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的问题愈加严重。农民工就业歧视行为的存在,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因此,要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文章力图从政府、雇主以及农民工自身层面来寻求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凌静  牛玉兵 《西部论丛》2005,(10):38-40
当前,农民工权益保护正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学界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比较激进的,主张制定相应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另一种则相对温和,认为应通过对劳动法全面的或者对劳动法律中的一些具体方面,比如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修改来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不同解决路径的设计会直接影响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故有探讨之必要;而且这一探讨必须立足于对农民工问题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环境的细致分析,惟有如此构建的路径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小平 《发展》2008,(3):45-45
甘肃省农民工相关状况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农民工状况具有同一性,普遍表现为收入低、工作和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劳动条件较差、社会待遇较低、多以体力劳动为主、返乡型农民工居多的特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数量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来看,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2005年甘肃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2006年甘肃省政府出台的《甘肃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等,以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培训、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健全农民工维权机构、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受我省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以及国家宏观层次上社会制度改革进程和集体劳动权利、社会救济途径的匮乏,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道路还较为漫长。  相似文献   

7.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农民离开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社会上被称之为“农民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的农民身份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背离,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人们称之为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享受农民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对农民工进城后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改变农民工的城市"边缘人"地位,首先必须赋予农民工平等的社区参与权.但是,农民工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关系网络和市民心理方面的社会排斥是诸多因素中的更深层原因.因此,我们要改变农民工低度社区参与问题,首先要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社会排斥入手,同时也要从农民工自身解决他们城市融入问题.反社会排斥,构建农民工城市社区参与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享受农民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对农民工进城后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改变农民工的城市"边缘人"地位,首先必须赋予农民工平等的社区参与权.但是,农民工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关系网络和市民心理方面的社会排斥是诸多因素中的更深层原因.因此,我们要改变农民工低度社区参与问题,首先要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社会排斥人手,同时也要从农民工自身解决他们城市融入问题.反社会排斥,构建农民工城市社区参与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只有把农民工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之中,才能以其为媒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处。目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害的问题时有发生,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性排斥”普遍存在,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对农民工管理也仅具有单纯的防范性。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必须调整城市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使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农民工;必须构建开放的社区管理平台,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李绚 《发展》2009,(5):97-98
金融危机下,两千多万农民工面临失业,面临生存和发展。农民工问题不仅是农民工本身的问题,也是一项涉及数亿人的民生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农民工失业现状入手,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当前突出的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宏观因素,诸如:全球化、政府管理和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城镇化、加大教育培训等方面去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大,欠薪事件、农民工人格受辱、工伤得不到合理救治等问题屡屡出现,农民工权益受损以及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2006年,辽宁省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就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用工管理、就业服务和培训、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建筑业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该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明确指出,云南省要全面推行建筑农民工“平安卡”制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规范农民工人员流动、工资支付及用工管理。该省建筑业共吸纳省内外120万人就业,其中解决本地和外地70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各级政府都下了大力气来抓“清欠”工作。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法制,规范市场;二要转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三要大力发展专业劳务公司。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特区经济》2010,(9):138-140
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至少有三个问题是必须高度关注和需要特别重视的:一是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二是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陷的根源;三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缺陷问题的对策。文章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文章阐述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提出要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却没有给农民工以应有的回报,农民工在城镇始终处于边缘的尴尬地位。社会究竟应该怎么对待农民工?农民工的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农民工怎么扎根城市?这些问题是社会、政府需要主动解决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教授。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社会管理思路尚未摆脱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对进城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农民工的利益、诉求难以在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到制度化的表达,一些城市的社会治理仍沿用管制式管理的方式。必须认同进城农民工是城镇居民,按照公平对待、民主法治的原则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只有让农民工具备一技之长,他们才不用再为饭碗问题发愁。”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工”就必须实现向“技术工人”的转型,而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衡水市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对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重大,探讨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工群体成为塑造中国未来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